網頁

2025-07-03

【新竹市】道路交通安全〔相關訊息輯要〕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02 17:41:49)  新竹市政府今(2)日召開第24次交通改善小組會議,針對包括金城一路與金城一路35巷、寶山路與高峰路95巷路口等重點瓶頸路口改善計畫進行討論。會中專家學者提供專業與實務建議,市府亦依據委員意見調整相關方案。金城一路與金城一路35巷口通過改善方案,後續將擇日實施新號誌時制改善路口交通,並觀察車流狀況續予微調,以確保改善計畫更貼近實際需求,提升市區交通安全與順暢度。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06 17:09:09)  新竹市政府今(6)日召開第23次交通改善小組會議,針對多處路口的改善計畫進行討論,包括光復路與南大路、光復路與公園路、博愛街與博愛街5巷、安康街與安康街7、9、10巷,以及金城一路與金城一路35巷等重點路段。會議中,專家學者踴躍發言,提供專業與實務建議,市府亦依據委員意見調整相關方案。後續將舉辦地方說明會,廣納民眾意見,確保改善計畫更貼近實際需求,提升市區交通安全與順暢度。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5 15:36:15)   新竹市政府昨(24)日召開114年第2次「新竹市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由代理市長邱臣遠主持,會議中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榮譽退休教授暨竹市道安委員張新立向與會單位說明「我國道路交通安全問題之成因與對策」,並講解現今台灣交通事故的現況及趨勢,張委員據此分析交通事故的成因,並提出市府後續各項改善建議,以期建立未來優良的交通安全文化。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23 18:13:37)  新竹市政府年度第12次「新竹市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今(23)日由代理市長邱臣遠親自主持,會議中聽取標靶式科技執法專案報告及11月份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經統計11月份竹市交通死亡事故為0件,顯示交通改善作為持續有效。

針對每項道安問題,市府透過各局處、專家學者以及運輸業者等出席單位,共同討論集思廣益,評估審視每項作為,藉由詳細縝密討論分析,將竹市交通安全逐步改善,為竹市民眾打造安全好行的宜居環境。

邱臣遠代理市長表示,市府持續落實市長高虹安提出的「交通暢行」施政策略與願,在本年度事故分析中,總結竹市交通事故改善重點,並要求市府各局處對症下藥、精準改善,針對本年度發生較多事故的對象,例如高齡者,納入明年的重點宣導及事故防制對象,並建議各局處可參考道安委員在今年各場會議的寶貴意見,不只針對高齡者本人,更可以向高齡者的家人進行教育宣導,透過家庭的協助力量,一起向高齡者宣達交通安全觀念,共創幸福友善的交安環境。

邱代理市長在會議上,誠摯感謝各位委員與市府團隊一年來的參與,每位委員在會議上踴躍提供眾多寶貴的意見,督促市府團隊並給予專業指導。並高度肯定市府團隊對道安的執行效率,透過各局處協調,針對不同交通族群給予不同的防治方式,也提醒各局處務必更精準改善交通事故發生原因,期許明年竹市交安持續進步,市府團隊與各位委員繼續努力,一起守護竹市民眾的交通與道路安全,實踐人本交通。

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市府各局處透過道安五環政策,從各種面向多管齊下,市府團隊跨局處通力合作與努力,齊心改善交通環境以降低事故發生率,共同守護市民的用路安全。

此外,交通處已於12月4日獲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核定10案,總計3.8億元經費補助,用以改善竹市市區道路環境與人行空間,市府持續加緊努力,期盼相關交通改善工程能如期如質完工,提供市民朋友更優質、安全的道路環境與人行空間。

警察局表示,竹市府從過去執法經驗持續改良精進,本年度引進6處標靶式科技執法,無論成本、機動性及便利性都較固定式科技執法更具有優勢。檢視此6處執行成效後,宣導期後較宣導期降幅約有50%,判斷能有效降低民眾違規的情形,成效相當良好。

科技執法目的不是為了增加市府收入或績效,而是希望透過執法教育,讓民眾有正確的用路行為,進而減少交通事故,守護自己與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警局未來將持續加強向民眾宣導遵守交通規則,共同實現竹市友善行人的願景。


第12次「新竹市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由代理市長邱臣遠親自主持


邱代理市長感謝各位委員、市府團隊積極執行道安五環政策,逐步實踐竹市人本交通


邱代理市長感謝各位委員、市府團隊積極執行道安五環政策,逐步實踐竹市人本交通


邱代理市長感謝各位委員、市府團隊積極執行道安五環政策,逐步實踐竹市人本交通


竹市府推動「交通暢行」施政有成 邱臣遠代理市長:打通瓶頸路段 全力建構友善交通城市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18 16:54:44)  新竹市政府積極落實市長高虹安提出的「交通暢行」施政策略與願景,成立交通改善小組,邀請專家共同商議,推動通學步道建置、危險路口改善及安心路平計畫等多項措施,持續優化交通環境,迄今已逐步展現具體成果。

交通處表示,市府近2年來成功爭取中央補助,通學步道計畫案件數全國第一,成為縣市典範,今年再獲國土署6案補助約3億元,改善光復路一段、慈雲路、介壽路等路段行人及道路安全,更透過延長號誌運作時間、增設阻隔設施、強化路口照明等措施,有效提升道路安全並降低事故率,展現打造「駕駛放心、行人安心」城市的承諾。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市府每月定期召開交通改善小組會議,針對易肇事路口及交通瓶頸路段提出具體改善策略。例如「西大路地下道汽車禁止左右轉林森路(車流紓解率汽車增加13%、機車增加20%)」、「慈雲路上午尖峰號誌調整(埔頂路、埔頂二路等候時間減少60秒)」、「民生路步行環境改善計畫」短期內以標線改善北大路與民生路口行人穿越的安全性,中長期則推動騎樓順平計畫,改善全線步行環境。

北大路與民生路口的交通改善已於113年7月完成,成為交通優化的里程碑。此外,學府路與東光路口的改善方案也於11月實施,開放機車於東光路直接左轉進入光復路,有效解決待轉格溢流與壅塞問題。

交通處表示,交通改善小組至今已通過多數改善方案,包含「慈雲路廊交通改善案」、「西大路與南大路、食品路口交通改善案」、「介壽路沿線交通改善案」、「光復路一段交通改善案」、「武陵路與大雅路口」、「東光路與食品路口」、「中華路三段(中山路至育英路)」、「天府路與延平路口」等,均已完成設計,目前正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並加速辦理工程設計及發包。

市府將持續針對市區交通瓶頸及危險路口進行改善評估,並採滾動式檢討,確保改善成效,為市民提供更友善的交通環境,實現交通安全與順暢的目標。


代理市長邱臣遠視察。


代理市長邱臣遠視察。


全市路口交通號誌延長5至22時運作。


東光路取消機車兩段式左轉。


慈雲路、光復路一段及園區一路。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內政部〕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人本道路資訊網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2023馬路好行評選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2020馬路好行評選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內政部】無障礙道路考評計畫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綱要計畫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中央道路交通安全會報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院會議案【行政院】交通部「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2023-2027)」報告(112年8月17日)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部會報告【立法院】台灣適合步行嗎?從弱勢角度看公共通行權公聽會(106年3月30日)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院會議案【行政院】交通部「無障礙交通環境推動成果」報告(104年5月7日)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嘉南藥理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5 09:24:04)   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系畢業班同學,特別選在畢業前夕,結合「西港風‧敘事雲」USR計畫,選用西港區特色農產品——芝麻為主題,於13日舉辦「芝麻特色點心烘焙體驗」活動,邀請西港區長輩與該校國際專班的越南學生,一起在校內烘焙教室動手製做「芝麻黑糖糕」、「芝麻桃酥」、「芝麻瑪德蓮」及「芝麻黑糖磚」等,富含台灣風味的糕點,除了促進世代與跨文化交流外,也讓地方特色農產轉化為溫暖人心的甜點。


嘉藥學生與長輩開心製作芝麻點心

本次活動以芝麻為主題,搭配黑糖與堅果等食材,設計成適合長輩牙口的甜點,首先由餐旅系學生分小組進行教學,親自帶領長輩一步步操作,長輩彷彿回到當年上課的時光,活動現場氣氛溫馨熱絡,除了傳授製作技巧,也讓參與者感受世代交流間溫暖的連結。首次親手做點心的陳阿公開心地分享,黑糖糕我平常會吃,但加芝麻這種口味是第一次,自己做甜點、還能帶回去給家人吃,真的是有滿滿成就感。


西港長輩開心做點心滿載而歸回家

來自越南國際專班的學生表示,因為越南曾經是法國殖民地,瑪德蓮在越南很常見,但芝麻口味還是第一次嘗試,覺得很特別也很好吃,能與台灣長輩一起做點心,是一段很難忘的經驗。餐旅系黃同學說到,能在畢業前能夠參與這樣的活動,與長輩還有外籍同學一起動手做點心,從教學到互動都是難得的經驗,也讓我重新體會到餐旅專業的價值與溫度。


西港區長輩與嘉藥餐旅系同學跨世代交流製作芝麻系列點心

智慧生活學院院長薛雅明表示,此次「芝麻特色點心烘焙體驗」不僅是烘焙實作課程的延伸,更融合USR計畫精神,讓學生運用專業所學,與地方資源連結,促進不同文化與世代的交流。他強調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連結與社會參與,未來嘉藥也將持續結合課程與地方發展,推動在地特色產業轉型與創新,實踐大學在地關懷與社會責任的核心價值。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6 13:57:17)  教育部日前公布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申請案結果,嘉南藥理大學再度展現卓越實力,五件申請案全數通過,彰顯多年來深耕地方的堅持與成果。這是嘉藥繼獲得「2024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福祉共生組楷模獎」及「2023USR社會參與跨校共學南區聯展-最佳人氣獎」後,再度獲得教育部與各界的高度肯定。


嘉藥USR計畫再創佳績 五案全數通過

全國僅有三間大學與六間科技大學達到五件申請案全數通過的最高件數上限,嘉藥名列其中。本次不僅延續上期計畫成果,取得2件深耕型及3件萌芽型計畫,補助經費增加40%,獲得超過2千萬元以上的補助,再次展現校方對地方需求的深入了解與高度實踐力。


二仁溪環境生態教育踏查

嘉藥自106年度起投入USR計畫,至今已邁入第9年。多年來學校持續運用大學端專業知識與技術資源,深化地方社區營造與環境永續推動模式,本次通過的深耕型計畫包括「嘉藥攜手阿蓮:傳承共榮✕永續城鄉」,聚焦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永續安南:生態社區×環境教育×綠色產業的深耕發展」,專注於環境永續與生態教育。

萌芽型計畫中,以「二仁溪流域後現代城鎮漣漪翻轉策略:擴散河海聚落振興力量」促進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活酪大內健康藥營-推動大內智慧農業與醫療」結合在地農業產品與醫藥技術,提升地方經濟效益;「西港風•敘事雲:智慧科技永續西港生活文化」,以智慧科技推動西港文化的永續發展。


帶領銀髮族結合越南生促進世代交流

副校長張翊峰表示,嘉南藥理大學USR計畫能全面通過,是全校師生多年來努力的成果,也是地方社區與民眾對學校信任的體現。未來嘉藥也將持續透過USR計畫,整合校內資源,深化區域產學鏈結,服務地方社區,發揮大學的社會責任影響力,為在地創造更多價值。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嘉南藥理大學 http://www.cnu.edu.tw


樂活官田菱香之采菱巡鄉

嘉南藥理大學 種子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嘉南藥理大學
種子
在地關懷




2025-07-02

新竹市中光公園改造工程

 

竹市中光公園啟動改造!邱臣遠代理市長:落實無障礙、全齡共融 打造城市新亮點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02 15:34:50)   為了讓市民擁有更安全、更舒適且充滿活力的休憩場域,新竹市政府今(2)日於中光公園隆重舉行改造工程開工典禮,由代理市長邱臣遠偕同多位新竹市議員及在地里長共同為工程敲磚開工並祝禱工程順利。邱代理市長說,這次改善市府挹注1,100萬元經費,以「全齡共融」、「無障礙友善」與「提升使用者體驗」為核心,改造中光公園變得更美觀與現代化,成為全齡友善的公園新典範。

邱代理市長表示,中光公園位於南寮圖書館旁,是許多里民及市民朋友的休憩場所,然而部分設施老舊,且無障礙規劃仍有提升空間,為提升更好的休憩環境,市府啟動中光公園全面改造工程,包含「無障礙友善」、「行人空間與安全」、「景觀優化」、「休憩與遊憩設施」、「基礎建設改善」,除了讓公園變得更加賞心悅目,更要使其成為一個友善的場所。無論是推著嬰兒車的父母、行動不便的長者,或是活潑的孩子們,未來都能盡情享受優質的公園環境。

工務處說明,此次中光公園改造工程,聚焦多項關鍵措施,全方位提升公園的機能性與舒適度。首先,所有出入口將依照竹市道路規劃標準,全面設置無障礙坡道,確保行動不便者及推車族皆能暢行無阻,實現真正普及友善的使用環境。在景觀規劃上,工程將優化植栽配置,在欲保留的喬木處設置樹穴,以避免步道與樹根生長相互干擾;同時也將移除雜亂或生長狀況不佳的樹種,重新梳理公園內的植栽,為市民呈現更具層次感且宜人的綠意空間。

工務處指出,考量行人用路的安全,此工程將擴大步行空間,移除部分汽車停車位及原有水泥車阻,改為人行步道及出入口,並將人行道整體抬高,能更明確地分隔人行道與車道界線,提升通行安全。此外,休憩與遊憩設施將原有的木平台將改造為環繞遊戲場的座椅區,同時改善過去平台過於靠近步道所造成的壓迫感,營造出更開闊及舒適的休憩氛圍,既有的遊具也將更新為共融式遊具,公園內部也將改善排水系統,解決長期以來的積水問題,提供更完整且寬敞的環境。

工務處說明,中光公園改造工程完工後,將以嶄新的面貌與市民朋友相見,未來將成為一個更具活力、更具包容性,並讓所有年齡層都能盡情享受的公園。


新竹市政府今日舉行中光公園改善工程開工典禮


邱臣遠代理市長偕同來賓祈福工程如質如期、順利完工。


邱臣遠代理市長致詞,盼打造全齡友善的公園環境。



2025-07-01

公路節60週年

 

中華民國道路協會   公路節 

https://www.tcrf.org.tw/viewact.php?n=81


嘉義縣公車處榮獲無障礙服務優等獎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公路界齊聚公路節60週年慶祝活動 交通部長親臨祝賀表揚公路界傑出人士

為因應日益發展的道路交通需求,政府著手制定《公路法》,並於民國49年7月1日正式施行。這部法規不僅規範了公路的設計、經營、營運與管理,更是臺灣邁向現代交通體系的重要里程碑,在民國54年內政部核定以公路法的施行日訂為公路節,今年適逢公路節60周年,特別於114年7月1日舉辦「公路節60週年慶祝活動」表揚16位公路基層人員及78個機關團體,感謝過去攜手協力為臺灣建設做出貢獻。

慶祝活動由中華民國道路協會、交通部公路局主辦、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協辦,邀請了超過300位產、官、學界貴賓共同參與。交通部長陳世凱親自蒞臨,陳部長表示:「臺灣的公路系統,不僅帶動民生運輸與產業物流,支撐起臺灣經濟的發展,也在偏鄉服務、觀光串聯等面向,發揮著不可取代的角色。

今年適逢公路節60週年,特別要感謝無數公路人默默地耕耘,才能累積出今日如此豐碩的成果,要向所有曾投入公路建設的夥伴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謝意。陳部長並指示面對新時代的挑戰,交通部將持續以「人本、安全、永續、均衡」為核心價值,結合地方需求,深化政策執行與科技應用,打造全民共享、全域通行的智慧交通網絡,讓國人不論身處何地,皆能安心出發、平安到達,共享優質交通生活。」

公路局陳文瑞局長,同時也是本屆中華民國道路協會理事長,以主辦身分表示,今年的公路節主題為「承先啟後六十年,公路永續再向前」,不僅是對過去一甲子公路建設成就的回顧,也象徵著擘劃未來的決心。藉由活動的表揚與成果展示,希望激勵更多公部門與民間夥伴,一起投入交通建設,共創更有韌性、具創新力的交通運輸。

本次大會特別表彰在公路工程、運輸與監理領域具有傑出貢獻的機關團體與個人,頒發「公路建設卓越獎」、「公路建設傑出獎」、「傑出基層主管獎」及「運輸監理類獎項」等獎項,並特別安排道路協會青年營成果分享,以呼應承先啟後的公路精神。

透過慶祝活動,期盼更多公路人員及單位持續精進,攜手開創更便捷、更安全、更永續的公路未來。齊心努力打造台灣公路永續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