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2024-11-06〕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公聽會

113 年 11 月 6 日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 勞動部說明資料

勞動部>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02.pdf

一、超高齡人口結構變遷下,台灣是否在衛福、勞動、產業、科技、 金融、教育、數位、文化等各領域具有改變高齡政策思維的需求?

 (一)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 年)」報告顯示,我國工作年齡人口自104年達最高峰1,737 萬人即開始減少,113年工作年齡人口預估為1,617萬人, 至159年將減少為660萬人至750萬人;113年45-64歲占工作年齡人口之比率預估為44.8%,至159年占比將上升到49.4% 至55.9%,中高齡者將成為未來勞動市場之主力。

(二) 為因應降低工作年人口減少之衝擊,活化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人力資本,提升其勞動參與,為本部近年來重要工作之 一,「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以下簡稱中高齡就業專法)自109年12月4日起施行,為積極落實中高齡就業專法,提升中高齡者勞動參與,促進高齡者再就業,建構友善就業環境之目標,針對45歲以上之中高齡者及65歲以上高齡者,已規劃多項獎補助措施鼓勵雇主進用、支持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續留及重返職場,建構友善就業環境。

(三) 為結合跨部會資源強化推動,業於112年5月1日會商10部會訂定「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計畫(2023-2025年)」,採分齡分策略,並以穩定在職者就業、促進失業者重返職 場及支持退休後再就業等面向規劃多項措施,共同倡議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繼續工作及再就業。

(四) 本部持續關注當前勞動情勢調整相關法令,配合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中高齡就業專法部分條文,將推動部分工時工作模式及延緩退休納入就業促進計畫內涵,並擴大退休再就業準備措施的適用對象,及結合部會共同開發中高齡者與高齡者產業及就業機會。

二、原本高齡政策多屬衛福領域,新人口結構下的政策發展會否出現瓶頸?是否需要其他部會政策協力? 

(一) 為整合部會資源共同推動高齡政策,行政院已於110年9月 27日核定高齡社會白皮書,並於111年11月10日核定「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112-115年)」,邀集15個部會共同推動345項重要工作,投入逾1,200億元,並於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成立高齡社會白皮書專案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就高齡重要議題進行研商,期透過公、私協力、跨域合作回應高齡者的多元需求,促進整體社會的共融與永續發展。

(二) 各部會已配合前開行政院方案,積極落實推動高齡相關措施,從各面向全面保障高齡者權益,並持續關注與研商高齡重要政策議題,廣納各界意見精進與調整各項措施,故於政策執行尚無瓶頸或窒礙難行之處。另為強化推動中高齡政策,行政院刻正規劃新訂中高齡政策草案,整合14個部會資源推動辦理76項工作,以部會協力方式打造友善與具引導性的環境,支持中高齡者於社會中持續貢獻與回饋, 穩定社會發展;又本部業已依中高齡就業專法,設置「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推動小組」,其代表包含教育部、經濟部、衛生福利部、國家發展委員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等相關部會,就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及就業權益等事項進行研議、諮詢及協調。

三、行政院目前正透過政務委員督導委員會方式進行壯世代政策相關協調機制,是否有需要進一步立法強化運作方式? 

中高齡就業專法為促進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已就禁止年齡歧視、在職者穩定就業、促進失業者重返職場及支持退休後再就業等面向予以律定應辦理事項,並已結合跨部會推動各項專案計畫,建議應優先落實中高齡就業專法各項工作,持續滾動檢討精進中高齡就業專法法制及各項措施,同時透過多元管道加強推廣倡議,協助打造友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之友善職場環境。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 (書面報告)

衛生福利部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03.pdf

主席、各位委員女士、先生: 

今天 大院第 11 屆第 2 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舉行「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本部承邀列席報告,深感榮幸,敬請各位委員、專家學者及相關政府機關不吝惠予指教。 

本日公聽會各界關心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變遷,推動壯世代政策,涉及衛生福利業務部份,本部說明如下: 

壹、前言 

臺灣於113年9月老人人口數達443萬3,600人,占總人口的18.94%,預計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政策如何兼顧整體社會發展與促進國人健康,是當前刻不容緩 的重要課題,支持我們的長者在晚年活得健康、快樂、 有尊嚴,是本部推動高齡政策的核心。

壯世代群體是社會上有工作能力、活力,且具積極性、創造力及生產消費能力的重要群體。本日公聽會各界關心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變遷,倡議推動壯世代政策,本部以促進國人健康與福祉,並兼顧整體社會發展與民眾需求為核心,落實執行各項重要健康福利政策。 

貳、本部重要工作 

一、為促進全民健康與福祉,本部積極完善健保服務體系,精進高齡醫學,推動精準醫療,增進民眾心理及口腔健康;促進中高齡健康,推動健康職場認證,辦理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以及針對30歲以上五癌篩檢(子宮 頸癌、乳癌、大腸癌、肺癌、口腔癌),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增進健康福祉。各項健康福利政策的推動,實踐本部「健康、幸福、公平、永續」核心價值,提供包括壯世代在內之各年齡層,全面及整合性的衛生福利服務。

二、為妥善因應超高齡社會到來,本部以社區為基礎,建構連續性照顧體系,推動心理健康促進,維護民眾身心健康,另提升社區營養服務,也將導入AI科技運用於民眾健康促進與相關醫療服務,以延長國人平均餘命、強化預防保健,並積極延緩失能與失智。此外,積極廣布社區據點促進及培力高齡者社會參與、擔任志工,成為社會重要資產與人力資源,持續創造社會價值,參與社會、經濟、文化、及公民事務。 

參、結語 

為妥善因應超高齡社會到來,行政院於110年9月27 日修正核定高齡社會白皮書,另於111年11月10日核定 「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112-115年)」,由15個部會協調分工,除推動345項重要工作,亦刻正協力以強化壯世代健康、鼓勵壯世代就業及人力妥善運用、發展適合壯世代之金融理財商品為重點,統合研擬及推動壯世代政策,透過公私協力、跨域合作,打造友善與具引導性的環境,支持壯世代於社會中持續貢獻與回饋,穩定社會發展。 

以上報告,敬請各位委員指教。謝謝。


立法院第 11 屆第 2 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

經濟部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04.pdf

一、 依我國國發會人口推估數據指出,將於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預計 2030 年超過 65 歲的高齡人口將達 556 萬人,故應有積極的政策思維,為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二、 行政院已於 111 年 11 月 10 日核定「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112 年至 115 年),結合衛福部、內政部及教育部等 15 個部會,投入 1,200 億元、推動 345 項工作。 

三、 行政院目前透過政務委員督導委員會方式進行壯世代政策相 關協調機制,規劃「壯世代社會參與促進方案(草案)」,結合勞動部、衛福部及金管會等 14 個部會,辦理 76 項工作項目,透過跨部會協力推動壯世代措施,並與「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整合與銜接,其中經濟部重點推動工作如下: 

(一) 引導產業發展 

透過輔導及補助廠商,運用智慧化科技,協助業者投入壯世代服務與產品之需求市場,並結合業者與在地青年投入地方 創生事業,共同提升在地經濟發展;透過國際展會推廣臺灣醫美健檢服務,推升大健康產業全球化布局和發展。 

(二) 推廣休閒運動產業 

開發 MIT 國產化電輔自行車及場域實證運行,提供運動愛好者多元的運動體驗,吸引壯世代參與,並帶動產業發展與經濟消費。

(三) 促進職場連結 

鼓勵企業應用業應用 AIoT、自動化等技術設備,提升工作效率並減輕工作負擔外,並整合運動社團打造友善職場環境;透過連鎖展店、辦理行銷活動時多僱用壯世代,並將「僱用中高年齡就業者及促進中高齡就業」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之 措施,納入輔導或補助計畫之遴選審查重點或加分項目。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之報告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05.pdf

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女士、先生: 

今天 大院第11屆第2會期 貴委員會舉行「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 承 貴委員會邀請提出報告,至感榮幸,敬請各位委員指教。 

一、為因應超高齡人口結構變遷,促使金融業者改變對高齡族群之態度思維,保障 其金融權益,本會已研議相關金融措施,包括: 

(一) 金融監理去標籤化 檢討現行以「年齡」(標籤)做為市場管理劃分之標準,調適既有金融規範,研議納入彈性且符合多元族群面向之規範及措施,避免「高齡歧視」疑慮。目前具體作為如下: 

1.中華民國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已於 本(113)年 9 月完成「期貨商開戶徵信作業管理及提供高齡客戶金融服務自律規則」修正,刪除 70 歲以上期貨交易人無法開戶之資格條件及交易限制,並同步要求依風險管理原則落實認識客戶(KYC)評估,採取適當控管措施,避免不當銷售,以維護高齡者權益。 

2.本會業於本年 8 月間函請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研議修正所定「銀行業公平對待高齡客戶自 律規範」,以消除對高齡客戶不合理之差別對待。 

3.檢討證券相關規定,改以客戶適合度、商品適合度為不推介或不主動推介高風險商品之規範依據,避免以客戶年齡為判斷依據,落實認識客戶 (KYC)與瞭解商品(KYP)等,以保障高齡者權益及防免不當銷售。 

(二) 鼓勵金融業者提出可活用資產之商品或服務,滿足高齡者財務規劃需求 

1.發展「整合型全方位安養信託」,並持續創新開發不同類型的信託商品: 

(1)資產整合型信託:協助客戶整合不同型態的資產,放進同一信託 (例如:結合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保險金等),透過資產配置與投資運用,提升資產效益, 並兼顧資產規劃目的。 

(2)功能整合型信託:依據客戶需求,將各種功能之服務放進同一信託契約,例如可同時兼顧自身安養、不動產管理、財富傳承及照顧下一代等不同需求,提供服務類型的整合。 

2.鼓勵銀行業推動商業型不動產逆向 抵押貸款:鼓勵銀行在適當風險控管下,持續推動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並關注市場運作情形,給予適度協助,以促進業務發展,滿足高齡客戶之金融需求。 

3.保單活化:開放保險業得協助保戶進 行功能性契約轉換,將既有保險資產依自身保障需求重新分配,以補足自身醫療照護需求或提升其退休後所得替代率。 

4.督導集保公司持續精進及推動「退休準備平台」:該平台篩選出長期投資之基金商品,且透過平台定期定額買基金免手續費,讓每位國人以較低成本安心理財。

(三)促進上市櫃公司推動高齡政策 

1.上市櫃公司應每年參考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下稱 GRI)發布之準則編製永續報告書,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將於相關宣導會中,說明 GRI 準則之重大主題涵蓋高齡議題相關揭露項目,俾利公司瞭解。 

2.透過公司治理評鑑強化推動上市櫃 公司高齡政策:公司治理評鑑指標已有與高齡政策相關指標,證券交易所並蒐集企業對高齡化友善作為及促進高齡經濟活動相關作為,納入公司治理評鑑參考範例,以鼓勵上市櫃公司推動高齡措施。

(四)持續督促金融業者落實高齡客戶權益保障,提升金融服務品質 

1.督導金融業相關公會持續精進相關 自律規範,以協助金融業者得按其業務經營特性及客戶屬性,建立妥適之高齡客戶協助措施。 

2.鼓勵金融業優化高齡友善措施與服務,並督促金融業者持續強化高齡金融消費者保護政策。 

3.精進公平待客評核機制,113 年起進一步新增將受評業者解決改善高齡者等數位落差之措施/成效納為加分項目,落實普惠金融。 

二、結語 

本會將持續因應高齡者需求,促請金融業者開發相關金融商品及服務,以建構安全與發展並進之金融市場。

以上報告,敬請各位委員惠予指教與持,並祝各位委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書面報告 

教育部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06.pdf

主席、各位委員、女士、先生:大家好! 

今天大院第 11 屆第 2 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舉行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承邀列席,至感榮幸。 

壹、前言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 113 年 9 月,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達 443 萬 3,600 人,占全國人口 18.94%;55 歲以上的壯世代人口則達 796 萬 7,106 人,占總人口 34.04%。面對超高齡社會趨勢,壯世代對教育與技能培訓需求持續提升。為此,本部依據「老人福利法」與「終身學習法」制定多項計畫,主要係針對 55 歲以上民眾,透過在地社區、退休人力資源及專業輔導團隊的協助,提供多元種類的學習途徑,豐富壯世代的生活體驗。此外,本部規劃將試辦「第三人生大學」,以幫助壯世代發揮所長,實現充實的第三人生。

貳、討論題綱本部意見 

以下就討論題綱擬具本部意見說明如下: 

(一) 有關超高齡人口結構變遷下,在教育領域是否具有改變 高齡政策思維之需求一節,本部已因應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快速增加之趨勢,於 110 年 2 月發布「第 2 期高齡教育中程發展計畫」,連結衛生福利部等 13 個部會、地方政府及本部各相關機關單位共同推動推動高齡學習活動,擴充高齡學習機會,後續並將持續研議強化高齡 科技素養、推動年齡平權教育及鼓勵代間學習及辦理退休準備教育等相關重要趨勢納入未來推動重點,除翻轉社會對於高齡者的刻板印象,並協助高齡者適應科技高度發展之社會。此外,依據「終身學習法」推動各項樂齡學習計畫,普及壯世代終身學習機會及整合各類資源。 

(二) 有關高齡政策多屬衛福領域,是否需要其他部會政策協力一節,行政院於 110 年 9 月 27 日修正公布「高齡社 會白皮書」,並於 111 年 11 月 10 日發布「因應超高齡 社會對策方案(112-115 年)」,由衛生福利部結合 15 個部會之跨部會資源,從諸多領域推動 345 項工作內容,共同支持高齡者能繼續維持充滿活力的生活型態。本部亦配合推動其中 27 項具體措施及 66 項工作內容。

(三) 有關行政院目前透過政務委員督導委員會方式進行壯世代政策相關協調機制,是否有需要進一步立法強化運作方式一節,本部業研擬提出壯世代措施,包含壯世代運動休閒活動之規劃、推廣及促進;充實壯世代數位學習資源;建構壯世代學習多元學習體系;促進高齡教育專業化等。本部將持續依「終身學習法」推動壯世代相關措施,未來將持續與勞動部等相關部會共同合作推動壯世代政策。 

參、結語 

 感謝委員會關注超高齡社會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的議題,本部在教育體制層面已依「終身學習法」規定,致力結合中央、地方及民間團體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積極擴增 55 歲以上族群多元學習管道及強化壯世代學習推動的專業及活化運用各類資源。本部已針對壯世代終身學習進行相關規範及規劃相關政策(如第三人生大學),並積極爭取逐年增編預算,完善學習資源與環境,未來將持續依行政院壯世代政策與相關部會共同合作推動。 

以上說明,敬請各位委員惠予指教。謝謝!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 公聽會 書面資料

文化部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07.pdf

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女士、先生: 

今天應邀列席貴委員會,就貴委員會舉行「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與會討論,深感榮幸。

茲就大院所提公聽會議程提綱,報告本部業務推動情況,敬請各位委員指教。 

一、秉持文化平權精神,促進壯世代文化參與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壯世代已經成為我 國人口組成的重要群體,如何透過各個層面的措 施,讓壯世代族群成為健康又獨立自主的幸福個體,是當代重要的課題。 

對於壯世代的文化需求,本部秉持文化平權理念,強化其社群及文化活動的參與,平衡壯世代心靈健康,並結合數位科技運用,促進社會連結,提升壯世代的幸福感與滿足感。 

本部希望透過多元化的藝文活動,增進跨世代間的理解與互動,降低壯世代之文化近用障礙,發揮壯世代具備之智慧才能,讓壯世代擴展文化社交圈,增進與社會的連結與互動。

二、推動壯世代共融藝文發展政策 

本部推動壯世代共融參與之藝文活動,鼓勵文化產業發展適合壯世代之文化體驗方案,並善用壯世代累積之專業及智能,協力推動文化事務,相關計畫說明如下: 

(一) 提升壯世代數位閱讀體驗 

本部擴大數位出版產業補助,修正「數位補助作業要點」,新增補助平台升級及優化項目, 除充實電子書數量,同步提升數位閱讀體驗,期能透過載具普及化,豐富壯世代數位閱讀之質與量。 

(二) 推動壯世代文化科技及藝術共融活動 

本部辦理「藝文社交互動體驗與藝術療癒應用推動計畫」,引導花蓮文創園區,結合沉浸式科技等應用,發展符合壯世代所需之藝文社交方案;研發藝術輔療課程,投入衛星市鎮之樂齡照護及共融藝術活動。

(三) 運用壯世代智慧推動在地文化發展 

本部透過活化社區組織經營,善用科技連結跨域資源,擴大應用在地知識,營造社區共學體驗環境,鼓勵壯世代協力提供共創能量,厚植地方多元文化價值,推動公民社會共融共好。

(四) 厚植中壯世代藝術家國際能量 

本部推動「文化黑潮-中壯世代藝術家國際展覽補助計畫」,鼓勵民間專業藝術組織建立品 牌及國際合作網絡,推介臺灣之中壯世代藝術家的創作,至國內外專業展覽空間展出或藝術節參展。 

三、配合行政院跨部會平台推動高齡資源整合 

行政院業已設立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會議等跨部會協調機制及平台,本部亦持續配合辦理政策研商及跨部會資源整合相關事宜,俾透過跨部會的協作持續推進,有效地應對臺灣人口結構變遷帶來的挑戰,強化社會永續發展,營造友善高齡的環境。

四、結語 

對於壯世代的政策與產業發展,本部期盼透過推動共融式的藝文活動,促進壯世代在文化傳承與智慧共享方面的貢獻,並透過各種藝術形式的參與,協同壯世代深入學習、傳承本國傳統文化、藝術價值與人生智慧,進一步推動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扶植。懇請大院委員不吝指導,謝謝!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 書面報告  

數位發展部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08.pdf

主席、各位委員及與會嘉賓: 

今天應邀列席「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發部)謹就涉及本部業務「高齡科技計畫」、「數位平權」相關業務工作向各位報告:

一、配合行政院推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 

因應我國邁向超高齡化社會議題及推動高齡科技產業發展,行政院 112 年 9 月核定「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本部於 113 年起配合推動該計畫項下「擴大數位賦能」主軸,主責「高齡科技產業數位賦能推動銀髮世代社會連結計畫」,以數位科技賦能照顧者(Help the helpers),減輕照顧者負擔,並邀集教育部、衞福部、文化部等跨部會與企業高齡相關生態系共同合作,建構一站式高齡學習社交資源平台「樂齡好 幫手 AgePass」。透過平台推廣,串接公私部門等服務資源, 以數位化引導壯世代終身學習與參與社交互動。 

二、數位平權 

隨著臺灣邁入高齡社會,資訊科技與社會環境快速發展,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有必要瞭解資深公民的數位服務需求,保障每位國民都能享受數位科技帶來的便利。數發部協 助推動數位平權相關工作如下:

(一)定期辦理數位近用調查 

為了解我國國民數位近用情形,數發部每年辦理數 位近用調查作業。每隔 4-5 年則以民眾上網率不足五成之縣市為對象,針對其 60 歲以上之本國籍資深公民進行調查,期望發掘現行資深公民在數位近用上所面臨問題及現象,此調查結果將提供各部會制定政策參考。

(二)明定網站無障礙規範

為確保資深公民能輕鬆瀏覽網站,數發部接軌 W3C 國際標準,已訂定我國網站無障礙規範,作為機關建置網站之參考,以便其提升網站內容的可讀性與可操作性,包括針對視覺、操作等問題提出的多項可及性設計指引,例如替代文字、可辨識、充足時間、可讀性等,以確保不同族群的使用便利。 

三、結語 

承上,本部所推動業務「數位平權」、「普及壯世代終身學習」已呼應壯世代政策之需求。隨著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以及面臨資訊科技與社會環境快速發展,希冀在制定政策時先瞭解資深公民的數位服務需求,俾利推動高齡政策與保障每位國民享受數位科技之權利。 

以上報告,敬請 指教。 

謝謝各位委員聆聽與指教。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09.pdf

主席、各位委員先進:大家好! 

感謝貴委員會邀請本會列席大院第 11 屆第 2 會期 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舉行「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本會謹提出簡要報告,敬請指教。 

壹、背景說明 

我國總人口於 2020 年開始負成長, 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預期 2025 年將超過 20%, 進入超高齡社會。 為回應高齡者之多元需求,行政院於 2021 年核定修正「高齡社會白皮書」,揭示以自主、自立、 共融、永續四大發展願景擘劃高齡政策藍圖;行政院並於 2023 年推動「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 (112-115 年)」,結合衛生福利部等 15 個部會及地方行政量能,分 4 年投入 1,200 億元,從產業發展、科技運用、健康活力促進、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再運用等面向,透過公私協力、跨域合作機制,共同營造友善高齡社會。其內容覆蓋壯世代範圍。

貳、行政院刻由政務委員督導跨部會研提方案 

行政院業責成陳政務委員時中督導,透過跨部會專案會議進行研商,並由勞動部擔任幕僚機關,彙整教育部、經濟部、文化部、衛生福利部、 交通部、經濟部等 14 個部會資源,提出「壯世代社會參與促進方案」(草案)。 「壯世代社會參與促進方案」(草案),聚焦壯世代發揮潛能、鼓勵參與產業及就業為主,規劃以「增進壯世代健康與自主」、「提升壯世代社會連結」、「促進世代和諧共融」、「建構壯世代友善 及安全環境」及「強化社會永續發展」5 大策略目標,由各權責部會協力合作推動。預計將提報 113 年 11 月 12 日行政院卓院長兼召集人主持之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第 35 次委員會議討論。 

參、結語 

行政院透過卓院長主持之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以及陳政務委員時中督導的專案跨部會協調機制,由勞動部彙整相關部會資源,推動 「壯世代社會參與促進方案」(草案);建議循行政院現有跨部會機制推動壯世代相關政策。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 書面報告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10.pdf

針對「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議題,國科會 意見如下: 

一、壯世代擁有豐富經驗與活力,協助其在健康餘命期間,實現自我價值,並積極參與社會,將可轉化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資產。 

二、國科會跨部會推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透過建置整合性平台,提供多元化的數位學習資源、智慧照護服務及健康復能方案,鼓勵高齡者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提升生活品質。衛福部「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透過提供多元化的健康促進服務,協助高齡者維持身心健康,積極參與社會生活,與美國 MIT Age Lab 規劃方向相符,其研究成果不僅有助於改善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更能延續他們的社會價值,為社會帶來正向的影響。 

三、國科會將持續關注壯世代議題,將配合國家與壯世代相關之政策推動,於業務職掌範疇內與相關部會協作,強化壯世代研究資源之應用與發展。


「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 書面報告

農業部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11.pdf

壹、前言 

立法院第 11 屆第 2 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訂於 113 年 11 月 6 日辦理「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請列席單位擬具書面資料,爰遵照辦理提出本報告。 

貳、超高齡人口結構變遷下,農業領域對於高齡政策思維 

為因應我國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農漁村人口結構更長期以高齡為主,本部係以農村高齡人口為農村重要人力資源,運用農業資源及綠色元素,輔導農漁村推動高齡者身心健康服務。本部自 109 年 至 113 年累計輔導 131 家農漁會;111 至 113 年累計輔導 208 個農村社區成立綠色照顧站。本計畫旨在促進農村高齡者青銀共學及世代共融,達成在地健康老化的願景,並協助農村青年學習農業技術及文化傳承,安心留鄉從農。 

政府為照顧老年農民生活,自 84 年 5 月起發放老年農民福利津貼(簡稱老農津貼),以照顧老年農民生活,並自 110 年開辦農民退休儲金(簡稱農退儲金),鼓勵農民儲蓄養老,增進農民退休生活保障,安定農村社會並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因應從農人口的轉型,本部著力推動培育青年農民(簡稱青農) 投入農業政策,期藉由提供多元的誘因及保障,降低從農門檻,導入創新思維及輔導模式,提升務農正面形象,讓年輕人務農有尊嚴,提高務農社會觀感,青年安心留鄉從農,達成每年培育 3,000 名新農民目標之政策,促進農業的永續發展,並緩和農村人口老化及流失 的現象。

參、農漁村高齡政策發展 

為提升農村高齡者生活品質,從 76 年開始調查農村高齡者需求; 自 90 年起輔導偏鄉農會辦理農村社區生活服務中心,提供電話問安 及健康諮詢等服務;於 99 年陸續輔導農會辦理高齡創新學習班,以 活躍老化的精神鼓勵多元學習;於 104 年引導農村婦女透過家政班體系辦理高齡者共食互助,惟早期農村高齡照顧多偏向單點式服務。 依據 107 年第 6 次全國農業會議結論「幸福主軸-完善農民經濟保障,打造宜業宜居新農村」,爰在農漁村利用農業多功能契機,結合農業資源及綠色元素,自 109 年開始辦理綠色照顧政策,進而對農漁村高齡者提供全面的服務,持續擴展全國各地農漁會開辦綠色照顧站點。 

本部為因應農村高齡者照顧的需求,目前與行政院各部會之間,積極加強跨部會資源合作,如下說明:

一、與衛福部合作:透過綠色照顧站協助宣導高齡相關政策,推廣高齡者均衡營養及質地調整飲食觀念,建置農村血壓管理網絡計畫,並與社區關懷據點及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建立高齡政策的溝通聯繫管道。 

二、與教育部合作:透過高齡教育中程發展計畫,協助拓展多元化高齡學習管道,加強推動高齡者移地學習,鼓勵導入青壯年人力促進代間互動及建構全齡友善生活學習環境。 

三、與勞動部合作:透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計畫,協助鼓勵農村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強化綠色照顧站之駐點服務,並協助跨世代農民與青農之農村文化傳承合作。

肆、壯世代政策持續推動 

為回應高齡者之多元需求,本部依據行政院核定之「高齡社會白皮書」,遵循自主、自立、共融、永續四大發展願景進行相關政策的研擬。同時配合勞動部彙整研議提出「壯世代社會參與促進方案 (草案)」,其中「提升壯世代社會連結」面向,涉及本部策略共 2 項,分別為「推動中壯年農業職業訓練」及「鼓勵青壯年參與地方創生」。 

本部現行針對青壯農跨域從農共 3 項輔導機制,包括: 

一、建立在地青農交流服務平臺,讓超過 45 歲以上農民持續參與青農聯誼會活動,增進農業傳承及產業經營之交流。 

二、中壯年及跨域從農者以分群分級農業專業訓練班進行培育,建構技術輔導及農事交流傳承的良好訓練場域。 

三、推動青壯年農民從農貸款,調降壯農貸款利率為 1.415%,以扶植青壯年農民持續從農。

綜上,本部刻正積極推動農村高齡者照顧及培育青年農民投入農業等相關政策,並結合跨部會各項專案計畫,且同時關注當前壯世代社會參與需求,滾動調整青壯農跨域從農輔導機制,以因應我國從農人口老化及農業發展之變遷。 

伍、結論 

為因應我國農漁村人口結構的轉型,本部聚焦於運用在地多元人力資源,持續擴展推動綠色照顧,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的服務,並提供多元輔導措施,積極落實培育青農投入農業,將持續滾動精進青壯農跨域從農輔導機制,同時配合跨部會相關法規、政策及計畫合作,使農村高齡者能在地健康老化與自立自主,青年能安心留鄉 從農,並增進不同世代之間的交流及合作,以達復育世代共好幸福農村。


壯世代政策及與產業發展

交通部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06/812.pdf

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應邀列席貴委員會,就交通部主管重要業務提出報告,親聆各位委員的指教,謹表示感謝之意。 

為推廣樂齡旅遊,本署著重於推動中高齡及無障礙旅遊路線, 建置長者更友善之旅遊環境,更可擴大服務身心障礙者、婦女、 兒童等客群,提高國家風景區據點之可及性,營造更舒適友善的空間,提昇旅遊品質,使全民都能輕鬆享受優質的旅遊環境。 

以下謹就施政重點工作提出簡要報告。 

壹、就本部觀光署目前推動之樂齡旅遊,執行情形說明如下: 

一、為引導旅行業推出優質樂齡旅遊商品或服務(含餐食、 住宿、旅遊目的地體驗、購物、文化等),觀光署業打造「凰金(Golden Years)」樂齡旅遊品牌,以鼓勵樂齡 者出遊,並吸引國外樂齡族來臺旅遊,該旅遊品牌行程亦可適合全齡遊客參與。

二、「凰金(Golden Years)」樂齡旅遊品牌之推動措施,包括遊程認證及推廣宣傳兩大方向: 

(一)遊程認證作業: 

1. 輔導旅行業者取得凰金遊程證明標章,具客觀公正性,合格遊程將獲得證明標章,並於認證網站公告。 

2. 為利旅行業者申請,觀光署已於 113 年 5 月 31 日 前舉辦 5 場覆蓋全臺北、中、南區之教育訓練暨說明會,參與旅行業者(包括經營 inbound、國旅旅行業),計 374 人。 

3. 另建置遊程認證專區平台,除方便旅行社申請外,亦提供予民眾查詢已取得認證標章之遊程。 

(二)遊程推廣宣傳: 

1. 於 113 年 8 月 2-4 日參加第一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及 11 月 22-24 日樂‧無齡博覽會,藉由參加全國性大型樂齡相關博覽會,提升已認證之遊程知名度。 

2. 舉辦媒體遊程體驗活動,邀請主流媒體和網紅參與,提升曝光度。 

三、後續將持續辦理觀光產業人才培訓,透過職前及在職訓練與職務再設計鼓勵更多壯世代投入觀光產業行列,以促進國際及國內全齡旅遊。

貳、就本署目前推動針對「參與地方創生觀光旅遊」,執行情形如下: 

一、有關本署組織任務係為積極完備所有族群及不同世 代之旅遊環境,建立全齡友善,讓旅客能夠享受輕鬆、安全的旅遊體驗,故無侷限於特定族群。有關旨揭草案第十二條之壯世代旅遊行銷品牌、媒合在地組織與產業合作促成壯世代旅遊規劃等內容,本署將配合各部會推出之適合壯世代旅遊相關計畫,轉請業者進行整體遊程規劃。 

二、旨揭草案第十四條,有關地方創生計畫,係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辦,負責統籌規劃地方創生公共建設,以及協調整合部會相關資源,以強化地方創生所需之城鎮機能及環境整備基礎建設,支持地方創生產業發展,加速地方創生之推動。本署係配合國發會統籌,針對各事業提案涉觀光部分,協助旅遊環境整備之基礎建設、辦理觀光活動等,以促進觀光產業發展,進而擴大及鼓勵全民參與。後續配合旨揭草案第十四條,持續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媒合機制,持續整備旅遊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