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人本街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本街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7-02

人本街道黑客松—大專院校學生競賽

 

首屆「人本街道黑客松」頒獎 內政部國土署:青年創意無限 跨國共築人本幸福.永續街道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news/16466


內政部國土署舉辦首屆「人本街道黑客松-大專院校學生競賽」 3月12日線上說明會 邀請青年學子共創幸福永續街道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news/16170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為促進城市發展與實踐人本交通理念,去(113)年起陸續與22家大專院校簽署MOU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組成「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將人本街道觀念融入課程,並進行實作討論,卓有成效。

今(114)年,為激發青年創意,將舉辦首屆「人本街道黑客松—大專院校學生競賽」,以「幸福.永續街道」為主軸,鼓勵學生運用創新思維與數據應用,提出具前瞻性與可行性的方案,打造更友善、安全與智慧的街道環境。競賽將於3月12日(星期三)下午2時30分於臉書「國土管理署好康報」舉辦線上徵件說明會,邀請全國大專院校學生踴躍參與。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說明,本次競賽徵件期自4月7日至5月2日止,設有「人本友善設計」、「綠色永續創新」及「智慧街道科技」三大議題,參賽資格為全國各大專院校學生,由2至4人組隊參加,鼓勵學生經由腦力激盪提出具備創新之行動策略,並至少使用一筆國土管理署開放資料,以強化提案作品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此外,為鼓勵學生參與,經競賽評比獲選為卓越團隊者,除有獎勵金外,還能獲得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交流資格,能與全球創新團隊分享成果,拓展臺灣人本安全環境推動量能及視野,共同實現「幸福•永續街道」的願景。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本競賽希望透過青年世代的創新思維與跨領域合作,推動人本街道優化,提升政府服務效能,讓城市街道成為更安全、宜居、包容與智慧的公共空間。誠摯邀請對城市規劃、環境永續及智慧街道有興趣的學生踴躍參與,共同攜手為臺灣的街道未來貢獻創意與行動。詳細競賽資訊與報名方式請見官方網站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人本道路資訊網_訊息與活動_內政部國土管理署「114年人本街道黑客松_大專院校_學生競賽」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





人本街道無障礙設計講習

 

人本街道無障礙設計講習-種子教師培育課程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bizupdates/16456

https://uthcs.utaipei.edu.tw/app/index.php



2025-01-31

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13 14:56:07)  中國文化大學1 月7日正式與國土管理署簽署「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合作備忘錄(MOU),與20所國內外大學加入合作聯盟,展開跨域合作,共同推動台灣人本街道安全環境的改善與創新。


中國文化大學攜手國土管理署及國內外20所大學,簽署「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合作備忘錄,齊心推動台灣人本街道安全環境的改善與創新。

中國文化大學由王淑音副校長代表出席此次盛會。王淑音副校長說,未來將由景觀學系參與相關計畫,深入社區實地觀察,針對在地交通規劃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並結合跨領域專業知識,提供道路安全改善的實質建議與具體優化行動,期望以實務合作提升道路安全與公共空間品質。

王淑音表示,參與「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的合作,落實文化大學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的教育理念,景觀學系未來將以人本街道設計為核心,結合校內跨域專業知識,如空間規劃、交通工程及社區營造,進一步落實人本街道的設計精神。

景觀系張琪如主任說,未來合作案將深入社區的實地研究,學生與設計師親自觀察與挖掘當地交通規劃問題,並以創新的方式提出解決方案,同時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地方社區帶來安全、友善且具永續性的道路環境。

此次「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特別邀請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加入,強調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經驗分享,積極推動台灣人本街道設計邁向國際化。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表示,未來將與聯盟成員校合作,開設人本街道主題的多元通識課程,培養兼具學術與實務能力的專業設計師,並舉辦研討會、學術交流及試辦計畫,進一步促進臺灣在交通規劃及公共安全領域的發展。


王淑音副校長(左)、景觀系張琪如主任(右)出席簽約典禮。

此次簽署儀式吸引包括多所國內外大學校長及代表共襄盛舉,展現教育界對於推動人本街道安全設計的高度重視。中國文化大學將持續扮演關鍵角色,學術與實務的結合,為台灣人本街道安全環境建置貢獻力量。

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積極致力培養兼具專業知識與創新能力的景觀設計專才。學系以「人文關懷、永續發展與創新實踐」為核心理念,結合自然環境、文化資產與都市規劃,以設計提升人類居住環境的品質,而文大景觀系畢業生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多在景觀規劃設計公司、建築事務所、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或學術機構中發揮所長。隨著永續發展與城市更新議題的日益重要,景觀設計專才的需求日增,景觀學系畢業生在國內外就業市場上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次簽署儀式吸引包括多所國內外大學校長及代表共襄盛舉,展現教育界對於推動人本街道安全設計的高度重視。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9 13:58:16)  國土管理署於1月7日舉辦「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以下簡稱本聯盟)MOU簽署記者會,宣布東華大學正式加入該聯盟,並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共同締結跨國合作夥伴關係。此舉標誌著東華大學積極參與臺灣人本安全環境的建設,並與國內外大學及專業領域密切合作,致力於提升社會公共安全及道路安全。

簽署儀式中,國土管理署吳欣修署長與來自14所國內大學的代表一同見證,東華大學校長徐輝明與總務長何俐眞也出席此次盛會,與其他學校共同承諾,推動「人本街道」理念的實踐,並展開跨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至今,已有22所大學參與本聯盟,展現出大專院校在推動人本街道設計與安全環境建設上的堅定決心。

吳欣修署長表示,「建立安全、安心的道路環境需要多領域的專業知識,透過本聯盟的成立,將進行跨域合作,並藉由國際交流與合作,將德國等國際經驗引進臺灣,增強推動人本街道的成效。」吳署長指出,未來本聯盟將開設多元通識課程,將「人本街道」核心精神與設計理念引入課堂,並培育具備學術與實務專業知識的「人本街道設計師」,在實踐中完善臺灣的安全環境建設。

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強調,東華大學一直以來致力於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的結合,並積極參與國內外的合作與交流,這次加入「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是學校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部分。透過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及其他夥伴的合作,東華大學將為學校師生提供更豐富的學術資源,並積極參與實地的道路安全改善計畫,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並促進臺灣各地的社區安全。

東華大學未來將與地方政府合作,讓學生能夠深入社區,瞭解並解決當地的交通規劃問題。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與學術交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協助改善道路安全,並推動「人、車、大眾運輸」的友善安全通行空間。


「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MOU簽署 合影。


東華大學校長、總務長與國土署署長合影。



國土管理署今(7)日舉辦「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以下簡稱本聯盟)MOU簽署記者會。署長吳欣修攜手國內中央警察大學、臺北藝術大學、弘光科技大學、屏東大學、臺北商業大學、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大同大學、輔仁大學、東華大學、國立體育大學、中原大學、義守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共14所學校;以及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共同完成簽署儀式,截至目前為止,本聯盟已累積22所學校共同參與。
 

吳署長表示,建立一個安全、安心的道路環境涉及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包括空間規劃、工程技術、交通規則、正確用路及駕駛習慣、道路安全等,因此與大專院校成立聯盟,展開跨域合作及國際交流是項重要任務。除繼續拓展北、中、南大專院各校積極參與外,本聯盟更邀請到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共同加入,未來將借鏡國際經驗,透過研討會、專案研究、學術交換與試辦計畫等方式,以增加臺灣人本安全環境推動量能。

吳署長指出,為使各專業學生在課堂中就能學習到人本街道核心精神與設計理念,本聯盟後續預計開設以「人本街道」為主題的多元通識課程,推動跨領域的人本街道安全教育,並培育兼具學術與實務專業知識的「人本街道設計師」,一起實踐臺灣人本安全環境建置工作。

吳署長進一步表示,本聯盟會與縣市政府合作,讓人本街道設計師及學生可以深入社區,發掘在地交通規劃問題,並讓各專業知識能夠相互合作,為道路安全改善提供實質建議及具體優化行動,從生活中實踐理論,完善「人、車及大眾運輸」友善安全通行空間、環境,及落實提升民眾公共安全意識之目標。

今日出席貴賓,包括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德國在臺協會教育暨科技組組長金力安、中央警察大學校長楊源明、臺北藝術大學校長陳愷璜、弘光科技大學校長黃月桂、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臺北商業大學校長任立中、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校長吳淑芳、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東華大學校長徐輝明、體育大學校長邱炳坤、中原大學院長趙家麟、義守大學院長林國良、朝陽科技大學副校長徐松圻、中國文化大學副校長王淑音、臺北市立大學校長邱英浩、宜蘭大學副校長謝昌衛、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武東星、台南藝術大學校長邱上嘉等共同參與。


暨南大學加入「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 推動安全友善街道環境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12 16:21:35)

暨大與嘉義大學、宜蘭大學、高雄大學、台東大學、南藝大攜手加入「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推動安全友善街道環境。

暨大校長武東星強調,將人本交通的理念落實到學術、社會及實務層面,暨大責無旁貸。


為了創造更加安全、友善的街道環境,並且培育跨領域的「人本街道」設計師,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推出了「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並積極與大專院校合作。日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率先簽署了合作備忘錄(MOU),與宜蘭大學、嘉義大學、高雄大學、臺東大學及臺南藝術大學等六所大學共同加入這個聯盟,攜手合作推動人本街道的設計與實踐。

這項合作計畫的核心目的是透過學校與政府的跨界合作,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本街道設計師」,並結合學術與實務,推動國內街道的改善計畫,擴大社會對行人安全的守護。通過學校、政府與產業的合作,這些設計師未來可以在進行道路規劃時,根據不同區域的用路需求,提供實質的評估與分析,讓各領域專業知識能夠協同合作,從而創建出更加友善且安全的交通環境。

人本街道的設計不僅涉及道路工程規劃,還包括用路習慣、駕駛行為、交通安全教育等多重領域的專業知識。這正是此次「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的重點所在:透過跨校、跨領域的合作,將不同專業的力量結合,協同設計符合人行安全的交通環境。在這個聯盟內,大專院校的學生將有機會參與到社區的交通規劃與設計工作,並能根據學習過程中的反饋,解決當地的交通問題。

由於國土署對此計畫寄予厚望,希望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讓人本街道的設計理念在全國各縣市得到推廣。透過聯盟內部的協作與實務經驗的交流,將逐步實現從單一示範點到全面推廣的人本街道改善。這不僅能夠提升街道設計的安全性與友善度,也有助於保障各族群的道路使用權益,讓街道成為更具包容性的公共空間。

暨大校長武東星表示,這樣合作計畫將由國土署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暨大則會研議納入相關的專業課程,並進行社區實作,這也是大學社會責任具體實踐的一種。學生不但能學習到交通規劃的理論知識,還能親自參與到實際的街道改善課題上,將所學應用於解決社區中的人本交通問題。這樣社會參與的學習模式不只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也能讓學生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提出適切的建議,進一步優化交通環境。

暨大學務長蕭霖強調,學生族群是街道使用者中的重要群體。每年有許多學生因交通事故而受傷或喪命,因此讓學生參與人本街道的設計過程,一方面能提高他們對街道環境的關注,同時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學生的參與可以讓政府和公路機關實地掌握街道使用者的真實需求,從而推動更有效的交通政策與改善措施。同時,將人本交通的理念落實到學術、社會及實務層面,對未來交通規劃、街道設計以及行人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長遠的影響,因此,參與這個推展聯盟,暨大當然是責無旁貸。

暨大於學生主辦的追焦日進行人本街道的交通安全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