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無障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無障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8-15

⊙【新竹市】無障礙環境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專題網>友善環境






打造「幸福友善」城市環境 竹市忠靈祠公廁無障礙坡道完工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14 11:33:59) 新竹市政府照顧高齡民眾及行動不便長者不遺餘力,致力營造「幸福友善」城市環境。民政處表示,忠靈祠園區幅員廣闊,每年清明節前夕、春祭及秋祭時節,皆有眾多長輩們前往忠靈祠探望已故親友,故公廁使用率大幅提升,市長高虹安為保障身障者權益,於去年向內政部役政司主動爭取70萬元經費,積極改善忠靈祠公廁外無障礙坡道,持續打造宜居好行的幸福城市。

高市長表示,市府團隊積極推動「新竹有愛、身心無礙」,落實身心障礙六大平權,包含「醫療平權、教育平權、交通平權、資訊平權、運動平權、文化平權」,從六大面向保障身障者權益。此次市府除了完成忠靈祠戶外公廁無障礙坡道外,竹市殯葬管理所亦針對轄管的殯葬設施進行盤點,檢視建築物是否符合無障礙規範,並將須強化的部份予以改善,讓長輩與身障者們享有嶄新的無障礙通道。

民政處表示,市民陳奶奶的老伴因去世後安置於忠靈祠,每年清明期間,家中晚輩一定會陪伴陳奶奶到忠靈祠祭拜陳爺爺。但陳奶奶因年事已高,長期需以輪椅代步,在戶外公廁無障礙坡道完工後,讓陳奶奶能更加方便使用公廁,對於市府的積極用心,奶奶的家人們都感同身受並肯定市府的貼心之舉。

民政處長施淑婷說明,忠靈祠主要為安置過世的英勇軍人或具榮民身份的退伍軍人,故祭祀民眾
多為年長的長輩,因此設置無障礙設施尤為重要。原忠靈祠戶外公廁無障礙坡道,因斜度尚未符合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市府立即積極著手改善,並於去年8月完工,提供舒適、安全及人本的無障礙環境造福市民,落實「幸福友善」施政目標。

竹市忠靈祠戶外公廁無障礙坡道

竹市忠靈祠戶外公廁無障礙坡道

竹市忠靈祠戶外公廁無障礙坡道

竹市忠靈祠戶外公廁無障礙坡道













((準備中))



2025-07-02

人本街道無障礙設計講習

 

人本街道無障礙設計講習-種子教師培育課程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bizupdates/16456

https://uthcs.utaipei.edu.tw/app/index.php



新竹市中光公園改造工程

 

竹市中光公園啟動改造!邱臣遠代理市長:落實無障礙、全齡共融 打造城市新亮點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02 15:34:50)   為了讓市民擁有更安全、更舒適且充滿活力的休憩場域,新竹市政府今(2)日於中光公園隆重舉行改造工程開工典禮,由代理市長邱臣遠偕同多位新竹市議員及在地里長共同為工程敲磚開工並祝禱工程順利。邱代理市長說,這次改善市府挹注1,100萬元經費,以「全齡共融」、「無障礙友善」與「提升使用者體驗」為核心,改造中光公園變得更美觀與現代化,成為全齡友善的公園新典範。

邱代理市長表示,中光公園位於南寮圖書館旁,是許多里民及市民朋友的休憩場所,然而部分設施老舊,且無障礙規劃仍有提升空間,為提升更好的休憩環境,市府啟動中光公園全面改造工程,包含「無障礙友善」、「行人空間與安全」、「景觀優化」、「休憩與遊憩設施」、「基礎建設改善」,除了讓公園變得更加賞心悅目,更要使其成為一個友善的場所。無論是推著嬰兒車的父母、行動不便的長者,或是活潑的孩子們,未來都能盡情享受優質的公園環境。

工務處說明,此次中光公園改造工程,聚焦多項關鍵措施,全方位提升公園的機能性與舒適度。首先,所有出入口將依照竹市道路規劃標準,全面設置無障礙坡道,確保行動不便者及推車族皆能暢行無阻,實現真正普及友善的使用環境。在景觀規劃上,工程將優化植栽配置,在欲保留的喬木處設置樹穴,以避免步道與樹根生長相互干擾;同時也將移除雜亂或生長狀況不佳的樹種,重新梳理公園內的植栽,為市民呈現更具層次感且宜人的綠意空間。

工務處指出,考量行人用路的安全,此工程將擴大步行空間,移除部分汽車停車位及原有水泥車阻,改為人行步道及出入口,並將人行道整體抬高,能更明確地分隔人行道與車道界線,提升通行安全。此外,休憩與遊憩設施將原有的木平台將改造為環繞遊戲場的座椅區,同時改善過去平台過於靠近步道所造成的壓迫感,營造出更開闊及舒適的休憩氛圍,既有的遊具也將更新為共融式遊具,公園內部也將改善排水系統,解決長期以來的積水問題,提供更完整且寬敞的環境。

工務處說明,中光公園改造工程完工後,將以嶄新的面貌與市民朋友相見,未來將成為一個更具活力、更具包容性,並讓所有年齡層都能盡情享受的公園。


新竹市政府今日舉行中光公園改善工程開工典禮


邱臣遠代理市長偕同來賓祈福工程如質如期、順利完工。


邱臣遠代理市長致詞,盼打造全齡友善的公園環境。



2025-06-06

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考核

 

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考核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projectresults/16352


臺北市0226臺北市連獲4年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評比特優 成績居六都之冠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近年推動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評比,臺北市第4度蟬聯特優第一名獎項。昨(25)日建管處虞積學處長於市政會議獻獎,蔣萬安市長肯定建管處同仁的辛苦付出,連續4年獲得特優第一名,展現出臺北市在推動無障礙生活環境優化的努力及成效。

虞積學表示,現今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已是不可避免之趨勢,如何配合此一現象,加強社會的軟硬體設施,使生活機能趨向通用化、無障礙化,是須要積極面對並解決之課題。

建管處為推動無障礙業務,針對勘檢人員及審查人員辦理至少三個小時之實務講習,於113年培訓超過50名專業建築從業人員以共同執行本市公共建築物的無障礙設施勘檢達500件,並改善200餘處場所之無障礙室內外通路、出入口、昇降設備、樓梯及廁所盥洗室等,以符合各項無障礙設施標準,以利行動不便的市民朋友自主通行及使用各場所的無障礙設施,顯見臺北市無障礙生活環境改善有成。

從改善無障礙設施以符合法令標準,到提升路面防滑及設置沿街開放空間及騎樓整平,讓我們的市容更加人性化,使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溫度。


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考核 竹縣獲非六都第一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4 10:45:38) 


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考核 竹縣獲非六都第一

為友善長者、輪椅族及推嬰兒車家長通行,新竹縣政府分期、分區改善縣轄公共建築物的無障礙環境。由內政部辦理的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考核,新竹縣榮獲「特優」、非六都第一名的佳績,其中佔七成評分比重的「實地現場考核」獲得滿分肯定,成績亮眼!

工務處表示,竹縣從97年起推動新竹縣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環境分類、分期、分區改善執行計畫,並成立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改善及審查諮詢小組協助。

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考核,縣府分別提報了48新建及50件既有建築物,中央在此書面業務考核給予90.5分的佳評,其中新建的新竹縣竹東鎮中山國民小學,及既有建築物財團法人工業術研究院、平安護理之家及禾馨護理之家分別被抽中實地考評。

工務處指出,實地抽查項目包含無障礙通路、樓梯、昇降設備、廁所盥洗室、浴室、輪椅觀眾席位、停車空間、無障礙標誌以及騎樓整平情形等,新竹縣表現優異,獲得100分的好成績。

除了新建及既有建物,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考核還針對騎樓整平進行評比。縣府112年向內政部國土署爭取提升道路品質-推動騎樓整平計畫,完成竹東鎮東寧路三段101號轉至興農街2之6號及長春路一段262號至228號及長春路一段263號至191號等路段,在113年評比中,以便利進出、視覺引導、必要警示措施等亮點,也拿到滿分的肯定。

縣長楊文科關注身心障礙者通行便利,肯定縣府團隊的努力,期待新的一年再接再厲,打造竹縣成為竹縣宜居幸福城!


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考核 竹縣獲非六都第一


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考核 竹縣獲非六都第一


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考核 竹縣獲非六都第一


113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考核 竹縣獲非六都第一



2025-04-26

【內政部】無障礙道路考評計畫


2023-03-03民眾即日起至3/20止 可透過網路提報「建議受評路段」 各縣市票選前2名將進行實地考評

營建署表示,為督促各縣(市)政府積極改善市區道路及人行無障礙環境,將展開112年度全國市區道路養護與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其中,為擴大民眾參與道路考評,首度推動「建議受評路段」的提報機制,即日起至112年3月20日止開放民眾填表提報,3月21至31日止將進行公開票選,各縣市最高票的前兩名,將會由考評小組進行實地勘查,同時也會輔導各地方政府優先改善民眾關切的路段,以達到落實市區道路環境改善的政策目標。


營建署表示,過去為使考評制度及結果能貼近民眾生活,在直轄市已有推動秘密客探訪調查,實際至各直轄市受評街廓周邊針對居民及店家進行問卷調查,以獲得第一線民眾用路的感受,也可將相關意見提供給地方政府,作為道路改善措施的參考。

持續改善道路品質 建置友善路網及無障礙通行環境

營建署表示,112年度「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將分為「直轄市型」、「縣市型甲組」及「縣市型乙組」3個類組,以「政策作為」及「實際作為」二面向就市區道路養護與人行無障礙環境整合作為進行評估,並邀集地方政府、專家學者及身心障礙團體代表實地檢視與考評道路改善成效及是否符合不同族群的使用需求,以達國內市區道路養護品質提升及建置通行無礙用路環境的施政目標。

營建署強調,此考評成績除作為補助地方辦理相關計畫經費參考外,也將函知各地方首長,以加強督促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落實執行清查及改善工作,以提升市區道路服務品質及提供用路人尊嚴、安全、舒適、無障礙之人行環境。


2021-04-14暢行無礙通四方、行人行車皆安康

內政部營建署啟動110年度「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

依據「市區道路條例」第四條規定內政部為市區道路之中央主管機關,內政部營建署為督促各縣(市)政府積極改善市區道路及人行無障礙環境,除已訂定「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外,並將展開110年度全國市區道路養護與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積極督促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落實執行清查及改善工作,以提升市區道路服務品質及提供用路人尊嚴、安全、舒適、無障礙之人行環境。

加強督促 落實執行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是為提升各地方政府對市區道路養護及人行無障礙環境之總體營造觀念,考量市區道路人行環境之建置與管理績效考評範圍,由各縣(市)政府將鄰近之鄉鎮市區整合為一大區域,依縣(市)別行政區大小由各縣(市)自行劃分區域,直轄市型劃分為3區,縣市型劃分為2區,而省轄市及偏遠地區則全區受評;並分成「直轄市型」、「縣市型甲組」及「縣市型乙組」3個類組,以「政策作為」及「實際作為」二面向評估市區道路養護與人行無障礙環境整合作為表現,並以權重加總分數代表該縣(市)整體表現。

考評結果則以縣(市)為單位呈現,考評成績除作為補助地方辦理相關計畫經費參考外,考評成果將函知各地方首長加強督促,並於年底舉行頒獎典禮暨研討會,對考評優良地方政府頒發獎座或獎牌,同時邀請社福團體與優良地方代表從不同角度分享使用者導向需求及實際執行方法。

生活圈區域線與面 道路品質全面提升

內政部營建署指出,為使考評制度具全面及效率性,以評估各地方政府對於市區道路養護及人行環境工程之辦理成效與管理情形,鼓勵縣(市)政府積極作為,本(110)年度除金門縣及連江縣外,各縣(市)持續進行「街廓考評」,由原先各自獨立的「線」進化到「面」,期藉由此「步行生活圈區域」的概念;直轄市並納入秘密客問卷,實際至各直轄市受評街廓周邊針對居民及店家進行問卷調查,期能更貼近民眾的日常生活,令民眾更能深刻體會道路品質的全面提升,引導各地方政府未來能以不同的施政角度,改善全民的道路,並促使其成立專案小組,持續推動且落實改善市區道路環境。

內政部營建署強調,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民眾對於道路品質及無障礙通行環境的需求也日愈殷切,將持續辦理「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期使生活環境回歸人本,塑造人人通用之道路環境。同時內政部營建署也懇切呼籲社會大眾,除了各縣(市)政府應加強管理及改善外,更需全國人民發揮公德心及守法觀念,勿違規佔用人行道,共同營造「有愛無礙」之用路環境。此外,所有資訊將於「內政部營建署人本道路資訊網」公開,歡迎各界參考及提供意見。
 

 

  


人本道路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人本道路資訊網      https://myway.cpami.gov.tw/


內政部營建署人本道路資訊網     https://myway.cpami.gov.tw/





2022





人本道路資訊網     影片    https://myway.cpami.gov.tw/Video/video




2025-03-01

113年度「道路養護管理及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暨「共同管道建設考評計畫」

 

宜蘭縣政府再創道路維護暨人行環境佳績,獲全國第一殊榮 

宜蘭縣政府在道路維護管理方面再傳捷報,繼連續八年獲得交通部公路養護評鑑全國第一名後,今日更在內政部「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中,榮獲全國縣市型第一名殊榮。此外,宜蘭縣在「政策作為」及「街廓考評」等分項中均摘下第一名,並在「道路養護」及「交通工程」項目上獲得第二名的肯定。

在今日的縣務會議上,代理縣長林茂盛代表縣政府接受交通處的獻獎,並對交通處全體同仁的辛勞給予高度表揚。他特別感謝各鄉(鎮、市)公所的合作,並期許所有同仁繼續努力,攜手打造宜蘭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自林姿妙縣長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改善交通與人行安全,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環境永續發展」的理念,專注於提升道路品質並建立無障礙的生活環境。縣政府所推動的多項重要計畫,包括「宜蘭縣綠色廊道整體建構規劃」、「宜蘭景觀綱要計畫」及「道路景觀與人本環境改善綱要計畫」,不僅美化道路景觀,還大幅提升行人步行的舒適性,並融入綠意與人性化設計,讓宜蘭的交通空間更具宜居性。

此外,縣府亦配合內政部國土發展署及交通部公路局推動的「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與「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針對各鄉鎮重點道路進行盤點,積極改善人行設施、加強校園周邊安全及危險路口的改進,並結合中央與地方的力量,實現專業分工與合作,共同維護行人安全,打造更加友善與安全的道路環境,為宜蘭居民創造更優質的生活空間。


內政部公布113年道路無障礙及共同管道建設考評成果 劉世芳:中央持續攜手地方 提升國人通行品質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21)日出席113年度「道路養護管理及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暨「共同管道建設考評計畫」成果頒獎典禮。

劉世芳表示,為提升國內通行品質及行人通行安全,內政部自112年與交通部共同推動4年400億元「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透過工程改善等措施積極優化人行環境品質,迄今已核定補助地方政府456件,並在113年完成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及施行細則的研訂;另為肯定地方政府對道路周邊及人行環境改善工作的重視,這次考評獲選為優等、甲等的縣市,中央將在道路建設相關計畫,給予增額補助。劉世芳也期勉各縣市要持續精進及落實道路養護及人行無障礙環境暢通等工作,中央也會從經費支持、道路環境更新及法規面多管齊下,給予全力支持,整體提升國人通行安全。

劉世芳另表示,內政部近年來積極推動共同管道建設,以減少道路挖掘,降低施工過程對民眾的干擾,保持路面平整度與通行品質,推行迄今已累積相當成果,包括全國共同管道建設已規劃407處、管道長度約4,969公里,也挹注地方政府經費約達872億元,其中已建設完成的共同管道長度達2,791公里,今日也頒獎給113年度「共同管道建設考評計畫」優等的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等4縣市,未來中央會持續與地方合作,加速推動共同管道建設。

劉世芳強調,道路人行空間改善等基礎工程的推動,第一線與民眾說明溝通最辛苦也最重要,今天也頒發9位貢獻獎,感謝地方民意代表、里鄰長協助掌握民眾實際通行需求,在工程規劃及施作過程中積極溝通協調,讓改善工作得以順利推展,使國內的通行空間能夠更加安全及友善。

劉世芳指出,113年度考評成果及貢獻獎得主事蹟,已公布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人本道路資訊網 ( https://myway.nlma.gov.tw/ ),歡迎民眾線上瀏覽。
   

113年道路養護管理及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考評獲獎名單

組別/獎項

獲獎縣市

直轄市型組

優等

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高雄市

甲等

臺南市

縣市型甲組

甲等

新竹市、嘉義市

縣市型乙組

甲等

彰化縣、屏東縣、宜蘭縣、澎湖縣、金門縣

政策、街廓、道路養護、人行環境及交通工程等5類考評

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宜蘭縣、澎湖縣、新竹市、屏東縣、嘉義市、苗栗縣、連江縣、南投縣及新竹縣

進步獎

桃園市、新竹市、臺中市、彰化縣、嘉義市、高雄市、屏東縣、金門縣

貢獻獎

基隆市中正區港通里林里長政宏、臺北市大安區大學里吳里長沛璇、北投區振華里郭里長崇儀、士林區福林里江里長美珠,新北市樹林區南園里李里長培鈺,桃園市龜山區南美里黃里長雅蓉,臺中市西屯區西平里廖里長建森、西區公德里楊里長博文及豐原區社皮里涂里長力旋


2025-02-02

114年度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

 

10/15開放民眾共同參與無障礙環境改善提案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國土管理署為落實保障兒童、行動不便者、身心障礙者及高齡者通行權益,自10月15日起開放民眾提案,對象主要是針對全國都市計畫範圍內的市區道路及人行道,針對導盲設施、無障礙等使用率較高,但人行環境不佳的路段及路口進行提案及票選活動,促使地方政府重視市區道路服務品質及提供安全暢通的無障礙環境,並藉此提升民眾對於街道改善議題的關注度及凝聚街道永續安全意識。

國土管理署表示,為擴大民眾參與公共政策及落實人本環境的交通思維,自112年度起開放民眾共同參與無障礙環境的提案;以113年度為例,民眾提報受評路段件數為370件,投票約21,000人次,其中如桃園市、臺中市、南投縣等,直接將民眾提報之建議受評路段納入改善計畫,並完成人行道拓寬、鋪面更新、障礙物排除等設施改善;另臺北市、臺南市、雲林縣等,則以排除佔用、淨空騎樓等加強管理方式進行改善以確保無障礙通行空間之順暢。

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114年度「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預計分兩階段進行(https://forms.gle/2fQm7gKnb1KfQJhdA)。第一階段自113年10月15日上午9時起至10月29日下午5時止,開放民眾透過網路表單提報建議受評路段(以具有人行道之路段為優先);第二階段自10月30日上午9時起至11月8日下午5時止,針對提報之建議受評路段進行網路公開票選,歡迎民眾踴躍投票,為建置通行無礙且安全的無障礙用路環境共同努力。



2024-12-22

⊙【臺中市】無障礙環境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專題網>友善環境




▲「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督導」,針對各縣市建築物無障礙業務辦理書面考評外「業務考核」及「實地現場考核」等項目整體總(圖/都市發展局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每年均邀集專家學者及相關團體代表組成督導小組辦理「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督導」,除針對各縣市建築物無障礙業務辦理書面考評外,並對於新建與既有公共建築物的無障礙通路、樓梯、昇降設備、廁所盥洗室、浴室、輪椅觀眾席位、停車空間、無障礙標誌以及騎樓整平情形等項目進行實地抽查。臺中市在113年「業務考核」及「實地現場考核」等項目整體總成績,榮獲滿分,核列「特優」。

臺中市無障礙環境之推動成果

都發局表示,市府為落實人權平等理念、因應國內高齡社會趨勢,推動建置適合障礙者及高齡者行走的無障礙空間環境,每年定期由副市長主持召開「臺中市無障礙環境促進小組」,針對本市無障礙環境推動執行情形進行瞭解、檢視及建議,積極推動建置本市無障礙環境。

都發局指出本市每年編列預算辦理既有公共建築物清查、檢查列管,並通知場所改善,亦委託臺中市建築師公會辦理多場相關無障礙法令說明會,加強輔導民眾辦理改善。另針對新建公共建築物依規辦理無障礙勘檢,要求起造人確實依規檢討無障礙設施設備之建置。為提升勘檢小組效能,每年辦理勘檢實務講習,邀請相關無障礙法令領域專家學者擔任講師,透過現場實例及法規講解,讓勘檢小組成員及相關單位能更深入瞭解無障礙環境需求,加強小組對於無障礙空間的觀念及勘檢應注意事項,並瞭解行動不便者日常生活上的需求,提升新、增建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環境的便利性。另針對轄內各類既有公共建築物部分,組成「臺中市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改善諮詢審查小組」,協助受限建築物構造或設備,設置無障礙設備及設施確有困難者,個案審查諮詢及指導替代改善計畫,有效改善無障礙環境。


▲都市發展局輔導轄內各類既有公共建築物,設身處地了解各場所改善無障礙之困境(圖/都市發展局提供)

分年分期改善,逐步打造友善希望城市

都發局進一步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無障礙生活環境改善,從新建建築物、既有公共建築物再到騎樓整平,串連城市的無障礙空間,不僅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也滿足高齡化社會及不同群族群的需求;本局積極輔導轄內各類既有公共建築物,設身處地了解各場所改善無障礙之困境,共同討論及協助場所指引最合適的改善方向,長期推動及輔導改善讓許多民眾收獲實質效益,愈來愈多場所自發性地進行無障礙改善,逐步建構安全便利的無障礙環境,成為一個以「人」為本的無障礙友善模範宜居城市。

此外,臺中市政府為鼓勵集合住宅針對改善室外通路、避難層坡道、昇降設備增設無障礙設施,每年度編列預算提供最高總工程經費45%的補助,歡迎有意願的社區踴躍洽住宅發展工程處(04-22289111轉69512洪先生)提出申請。 

2024-12-19

海洋委員會「海洋有愛 親海無礙」政策推動現況及未來規劃報告

 

「海洋有愛 親海無礙」政策推動現況及未來規劃〔院會議案〕 


卓揆:積極推動「海洋有愛 親海無礙」政策 全面提升「平權」的親海環境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9)日於行政院會聽取海洋委員會「『海洋有愛 親海無礙』政策推動現況及未來規劃」報告後表示,臺灣是海洋國家,大海賦予臺灣的是開放、自由及多元的性格,因此全面提升長者及身障者「平權」的親海環境,是展現臺灣社會文明的價值。

卓院長感謝海洋委員會看見長者、身障者在行動上的真實需要,提高長者、身障者及陪伴者親近海洋的幸福感,為臺灣社會創造良善的循環。他請海洋委員會依照規劃偕同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穩健推動「親海無礙」的相關工作,在辦理各項活動、工作規劃時,以安全第一的原則,周全考慮各族群的需要,創造更多感動的時刻。

海委會 新聞稿PDF


導入平權觀念 海洋委員會推動「海洋無障礙」政策 保障不同群體親海權益 友善享受海洋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20 09:04:31)  海洋委員會於今(19)日在行政院會進行「『海洋有愛 親海無礙』政策推動現況及未來規劃」報告,提出以平權為核心的「海洋無障礙」政策,旨在讓身心障礙者、銀髮族等群體也能平等享有親海基本權益。行政院長卓榮泰表達對該政策的支持,並強調辦理相關活動及工作規劃以安全為優先,周全考量各族群需求,確保每一位國人都能安全且在友善的環境中享受海洋。


管碧玲表示,「海洋無障礙」政策以平權為核心價值,藉由舉辦親海活動,讓身心障礙朋友及銀髮族等群體都有機會享受海洋的美好。未來更將建構海洋無障礙產業鏈,以適宜的活動場域串連相關的遊憩服務、個人裝備、輔助設施的研發生產及無障礙旅遊等,為需求群體提供更全面且安全的親海環境。

管碧玲指出,海委會於109年發布「海域遊憩活動規劃管理指引原則」,提供各海域主管機關劃定活動適當範圍及制定自治規範、公告或採取相關管理措施;此外,國家海洋研究院推出的「Go 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APP」則提供充分的海域遊憩景點及風險資訊,讓大眾在從事海域活動前做好風險評估與準備。管碧玲強調,海委會在推動海洋遊憩及安全等相關政策不遺餘力,盼未來行銷經費能夠到位,以強化宣傳力道,讓更多民眾受益於便民利民的政策。

於19日院會中,行政院長卓榮泰肯定該政策導入平權觀念,致力滿足不同族群的親海權益,並強調每一位國人都應公平地享受海洋的美好,無論是親海活動或是無障礙基礎設施都應妥善呼應身心障礙夥伴的需求,政府各部門及地方政府都要共同合作,持續打造友善共融的親海環境。此外,新北市、桃園市及台南市等縣市政府代表亦對於親海無礙政策皆表示支持,並提出希望由中央研擬親海活動的指引,再由地方因地制宜研擬規範,進一步保障民眾親海安全。

為促進平權,鼓勵身心障礙朋友走出戶外,體驗各類海洋活動,海委會今年攜手基隆市、雲林縣、臺東縣政府及高雄市政府,於全國辦理「海洋有愛 親海無礙」親海體驗系列活動,總計舉辦30場次,吸引469位身障朋友及其家人參與,活動過程及參與者的回饋意見都讓人為之動容。無障礙親海活動不僅讓需求者及陪伴者勇敢跨出第一步,也喚起社會對相關議題的關注與支持。


管碧玲主任委員為活動參與者遞槳啟航


管碧玲主任委員示範下水輔具操作


參與者結伴同行,戒護人員安全守護


活動參與者與管主委擁抱


70歲的參與者第一次觸碰到海水











2024-11-18

教育部「校園好行,愛零距離」無障礙環境宣導影片


校園學習無礙 淡江力挺教育部拍攝無障礙環境宣導片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118 11:48:30)  淡江大學的無障礙設施設計周全,今年3月教育部「校園好行,愛零距離」無障礙環境宣導影片中,該校淡水校園內的各類無障礙設施之設計標準和改善規範頻頻出現其中,不僅加深了觀看者的無障礙意識,同時充分呈現淡江友善校園的精神。影片網址:https://youtu.be/l9DfjKEDLvw?si=db9OPzKzlmwsq7wE

教育部「校園好行,愛零距離」無障礙環境宣導影片,以淡江大學淡水校園為場景進行拍攝。(圖/截自「校園好行,愛零距離」影片)

蕭瑞祥總務長表示,淡江致力營造友善的校園環境,朝「有愛無礙」的目標邁進,「我們每學期均會舉辦無障礙設施相關會議如身心障礙學生暨家長座談會,及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等,提供學生及家長們反映需求的機會,學校也會據此朝更人性化的方向改善。」蕭瑞祥特別提醒,如有任何無障礙需求或建議,皆可透過各部門窗口進行反映,並由總務處具備專業證照的同仁負責統籌與改善,以確保每個需求都能得到周全。

總務處節能與空間組黃錦桐組長說明,該校淡水校園無障礙設施多元且廣布於各棟建築中,除了影片中呈現的求助鈴設置、出入口引導標誌、無障礙停車位、電梯及高度適中的無障礙規劃外,另有無障礙坡道、寬敞通道、防滑地面、導盲設施、友善廁所及樓梯扶手等。他特別強調,「校內所有設施的高度、寬度及尺寸均符合教育部無障礙設施標準,以確保使用者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例如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有蓮廳即配備升降式講台,並設置平坦通道,方便輪椅及身心障礙者通行。」

淡江大學近期將獲教育部補助320萬元,並聘請專業建築師進行整體評估,在寒假期間協助該校進行守謙國際會議中心及工學大樓相關設施的改善,包括優化樓梯扶手、踏階及標示等細節;視聽教育館的無障礙設施也將持續更新,包括增設樓梯扶手、提高欄杆高度及完善無障礙廁所等;同時拆除靠近水源街出口處的鐵門,進一步提升通行便利性。蕭瑞祥表示,完善的無障礙設施不僅能提升校園友善度,更是吸引學生就讀的重要特色之一,「總務處會持續努力,讓淡江成為友善校園的代名詞。」

淡江大學絕大多數建築均設置無障礙坡道,以利行動不便人士進出。(圖/淡江大學提供)

淡江大學無障礙設施,協助行動不便學生在校園中移動學習。(圖/淡江大學提供)




2024-10-31

伊甸基金會第十一屆無障礙生活節


伊甸基金會     https://www.eden.org.tw/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穿梭時空回到1982 伊甸第十一屆無障礙生活節等你解謎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22 10:43:42)  為讓民眾了解無障礙生活的重要性,伊甸基金會第十一屆無障礙生活節台北場情境體驗展,將於遠東百貨信義店A13四樓盛大舉行。今(21)日舉行開展記者會,邀請公益大使黃鐙輝,與伊甸喜樂合唱團團員林昊恩,進行蒙眼穿衣大挑戰,體驗「選擇匱乏」時的感受。眾人雖手忙腳亂,但在大家的幫忙下,黃鐙輝終於順利完成,也為無障礙生活節拉開序幕。

黃鐙輝與伊甸喜樂合唱團昊恩,在一陣手忙腳亂下,順利完成蒙眼穿衣大挑戰。


今年32歲的林昊恩,因為早產,出生時神經萎縮導致視力接近全盲,即便接受過幾次手術仍回天乏術。父母親的觀念保守,擔心昊恩受到傷害,平時鮮少讓他出門,所以他從不覺得自己不同,直到進入幼兒園時,才發現自己是同學眼中最「特別」的一個。

32歲的昊恩,站在舞台上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期盼社會大眾給予身心障礙朋友多點鼓勵與關懷。


求學階段是他最黑暗的時期,曾被許多學校拒收,即使順利入學,也遭到同學排擠,使得他在小學畢業前,常常都是自己一個人。直到國中,到台北啟明學校就讀,是人生重要的轉捩點。老師發現昊恩很有唱歌天分,於是鼓勵他參加比賽,但因為無法閱讀,加上排擠的陰影仍在,所以極度缺乏自信。

老師透過點字,訓練他理解、閱讀樂譜,也用反覆聽歌曲的方式,幫助他熟悉旋律。在不斷練習下,他能牢記歌詞,更憑著獨特嗓音,是許多音樂比賽的常勝軍,成為校園風雲人物,對自己也有了信心。一心以音樂為志業,高中畢業之後,有幸通過甄選,正式加入伊甸喜樂合唱團,要用歌聲激勵人心。

昊恩成為合唱團團員已經8年了,現在是團中的靈魂人物,能落落大方地站在舞台上表演,也不見絲毫緊張。雖然近乎全盲,但音樂為他開啟遼闊的視野,時常跟著團員到世界各地巡迴,認識不同文化。昊恩說,可以唱歌給大家聽,傳遞對生命的喜愛,是非常幸福的事,希望大家知道,只要有適當的支持、友善的對待,身心障礙者就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我是一名視障者,我更是一名音樂家!」昊恩充滿自信地說。

在馬來西亞巡迴表演中,昊恩分享自身的故事,期盼能夠鼓勵更多視障朋友走出來。


時常帶給大家歡樂,也用精湛演技詮釋不同人生的藝人黃鐙輝,此次受邀擔任活動公益大使,搶先體驗各項關卡。黃鐙輝說,自小家境貧窮,很能了解身心障礙朋友所面臨的「選擇困境」,在自己有能力時,希望能站出來呼籲大家換位思考,相信「理解」與「包容」,會是身心障礙朋友面對困難時,前行的動力。

伊甸副執行長曹儉表示,伊甸自2014年起,於全台辦理「無障礙生活節」,透過障礙環境體驗,讓社會大眾參與改變的起點。今年台北場活動以「穿越時空,回到1982年」為主題,設計情境式的解謎遊戲,讓民眾感受當時身心障礙朋友,因為資訊落差、政策不完善,以及環境障礙等影響,在就學、就醫、就業,甚至是外出時,面臨「選擇匱乏」的困境。

伊甸第十一屆無障礙生活節順利開展,情境解謎歡迎民眾來挑戰。


曹儉表示,了解並尊重多元,是讓社會更友善、平等的第一步。邀請大家跟著伊甸腳步,搭上時光機,用感官找尋藏在時間裡的答案,讓每個有需要的人都能被支持,走向平權的無障礙生活。活動自即日起至11月7日止,於遠百信義A13 4樓舉行,免費入場,歡迎大家前來觀展。詳情請搜尋「2024無障礙生活節」或上伊甸官網。




2024-06-06

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考核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https://www.nlma.gov.tw/


112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考核

111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考核

110年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考核 


109年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考核

108年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考核

107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成果報告書

106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考核

105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考核

104年度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

103年度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

102年度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

101年度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及騎樓整平示範計畫業務督導

100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

99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

98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

97年度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


2024-03-09

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

 

2023-12-18公園無障礙督導成績揭曉 國土管理署署長頒獎表揚績優縣市

國土管理署於今(18)日下午,假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國際會議廳,舉辦「112年都市公園無障礙督導頒獎典禮暨研討會」,表揚推動公園無障礙環境改善績優縣市及分享執行成果。本次頒獎結果分別由臺北市政府、臺中市政府榮獲「特優」等級;新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臺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彰化縣政府,及花蓮縣政府獲得「優等」肯定。

提升無障礙設施與服務水準,保障無障礙通行權益及使用

國土管理署表示,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改善如今已成為民眾與公民團體重點關心議題。為配合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落實保障兒童、行動不便者或身心障礙者及高齡者通行及使用公園權益,本署自103年起推動「都市公園綠地無障礙督導計畫」,已持續辦理達10年。本計畫以2年為1期,並邀請身心障礙者擔任考評委員,從公園出入口、通路、設施設備之可及近用、標誌等各面向,對全國22縣市政府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改善與公園維護作為實施定期督導考核,對於歷次考評表現績優縣市,將請其繼續保持,至於部分尚可努力提升之縣市,將持續協助促其落實公園無障礙環境改善工作。

表揚績優縣市及邀請專家學者專題演講與優良成果分享

國土管理署吳欣修署長於會中親自為考評績優的8個縣市頒發獎狀,以表彰及鼓勵其繼續努力。同時為進一步促成我國公園綠地環境優化,達成人本無礙城市與環境永續目標,典禮後併同辦理研討會,以邁向公園2.0—人行無礙·共融同樂·城市淨零為主題,邀請專家學者與績優縣市進行專題演講與優良成果分享。期望今日與會之各縣市政府,及所屬(鄉、鎮、市、區)從事都市公園規劃設計管理維護人員,都能更加深化公園人本無礙淨零韌性環境之建置目標、做法及實務知能,共同探討全國公園綠地未來環境改善推動方向。


112年都市公園無障礙督導頒獎典禮暨研討會 

https://myway.cpami.gov.tw/Activity/paperActivity/ActivityCont/104.html


2023-03-09112年度都市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考評於3/2正式啟動

營建署表示,為持續推動都市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建置工作,以每2年為1期,辦理各直轄市、縣(市)考評作業。延續111年督導行程,於今(112)年3月2日起,前往雲林縣、彰化縣、花蓮縣、宜蘭縣、嘉義縣、新竹縣、苗栗縣及臺東縣等8縣進行都市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考評與現地抽查作業,待完成全部考評作業後,即召開檢討會議,預計112年9月對外公布考評結果。

提升無障礙設施 打造友善公園環境

營建署指出,本次督導重點包含公園出入口淨空、通路平整、廁所無障礙及兒童遊戲場可及性,強調要保障各族群使用權利,提升無障礙設施與設備的安全性及服務品質,打造友善公園環境,讓民眾可以享有安全、舒適、全齡適宜的遊憩空間。

定期公布考評成績 督促地方持續精進改善

營建署最後表示,為確保兒童、行動不便者或身心障礙者及高齡者權益,除定期公布考評成績外,也會辦理相關研習課程,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管理單位進行經驗與技術交流分享,同時也會依據實務狀況與法規面進行滾動檢討,以協助地方政府落實都市公園綠地無障礙設施清查與改善工作,讓民眾得以共享舒適無礙的公園環境。


2022-01-09內政部無障礙考評公佈 中市府蟬聯全國「優等」佳績

台中市政府持續優化台中公園綠地環境,積極參與內政部營建署二年一期「109及110年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督導計畫」,再次榮獲全國「優等」榮譽!建設局參與此次考評,特別導入「台中美樂地計畫」共融公園、陽光公廁及人本無障礙環境理念,現地查核時委員針對台中市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維護、無障礙導覽地圖設置及貼心友善空間營造給予高度肯定,建設局將秉持人本友善理念,實踐幸福宜居的美好城市願景。

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內政部營建署針對全台公園綠地定期辦理無障礙環境督考,於前(109)年7月辦理6都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實務作為」(現地查核)、9月辦理「政策作為」審查。其中,此次現地查核地點為大雅區「二和公園」、北屯區「三分埔公園」及南屯區「文心森林公園」,委員就各公園出入口、通路、設置設施設備的可及性等項目進行考評,對於台中的公園設置無障礙導覽平面圖、輪椅輔具充電區、陡坡協助鈴、公廁QR code反映使用滿意度等貼心設計表示讚許;「政策作為」審查會議中,對於台中未來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營造也提出專業建議。

陳局長進一步表示,台中市再次榮獲公園綠地無障礙考評「優等」,建設局期望透過「台中美樂地計畫」加強深化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的友善營造及串聯,滿足高齡化、親子、身障者等多元族群需求,同時吸取此次考評委員提供的專業建議;每年定期辦理公園無障礙環境建置講習及教育訓練,與其他縣市相互交流,並透過「工程美學手冊」、「台中美樂地計畫指引手冊」等標準化與政策成果,朝「特優」級別為目標努力。






2021-12-08營建署考評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 臺北及桃園市獲特優,新北、臺中及臺南獲優等肯定 

營建署辦理「109年及110年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督導計畫」經過政策與實務兩項考評,本次由臺北市及桃園市並列「特優」,新北市、臺中市及臺南市分別獲得「優等」肯定。 

營建署表示,全國公園綠地約4千餘處,為提供友善且無障礙遊憩活動空間供民眾使用,訂有「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督導計畫」,從公園出入口、通路、標誌及設施設備等面向進行考評,並邀請身心障礙者擔任考評委員,共同參與全國實地抽查督導工作,以協助地方政府落實無障礙環境的清查及改善工作。 

提升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品質,需要你我共同參與 

營建署進一步說明,自103年迄今,已勘檢全國超過256處公園,也指出常見的缺失包含「出入口路阻障礙」、「通路不平整或坡度過陡」、「階梯未設警示提醒」、「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防護不足」、「無障礙廁所未符規範」及「未設地圖或告示牌」等,除逐案列管要求改善外,營建署網站亦設有單一通報窗口https://www.cpami.gov.tw/最新消息/業務新訊/17742-都市公園綠地出入口路阻障礙通報列管窗口.html,期盼透過全民參與及監督,來提升國內公園綠地無障礙環境整體品質。 

營建署強調,隨著臺灣人口結構改變,已邁入高齡化社會,考量不同年齡層與族群日常對公園綠地的休憩需求,更顯示出無障礙環境建置的重要性。目前各地方政府及所屬公園綠地管理單位已將無障礙環境建置觀念,結合相關公共建設逐步落實。此外,營建會持續在技術面及法規面進行滾動式檢討與精進,讓民眾能享有無礙且友善的公共活動場域。

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設有明確管理告示及無障礙通路

桃園市埔頂公園設有無障礙通道環境及友善座位供民眾休憩使用


2020-11-07 內政部推公園綠地無障礙 邀全民共同來監督





2020-06-22營建署109年度全國公園無障礙環境考評七月開跑

 

2019-09-18本期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督考成績揭曉,927日頒獎表揚及舉辦研討會

 

2019-05-01營建署108年都市公園無障礙督考開跑

 

2018-11-28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自主檢核方式概述

2018-11-21歡迎參與研討會 共同推動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建置

2018-06-27親子同遊 老年樂活 從推動都市公園無障礙做起

 

2017-09-13本期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督考成績揭曉

2017-06-21營建署辦理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督考 落實無障礙遊憩生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