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07 16:42:37)
在日出破曉之前,團隊合作划著獨木舟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
佛大USR海洋心動力 佛光大學、海安2號店與慈心有機基金會共同實踐「無痕海洋」 聯合國大會於2017年通過第A/RES/71/279號決議,將每年6月27日定為「微型、小型及中型企業日」(Micr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ay),以喚起全球對中小型企業在促進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中的重要角色的關注與支持。臺灣的中小微企業在總體經濟中如同遍佈全身的毛細血管,支撐著各行各業的運作,也反映出推動經濟增長和創新方面的關鍵作用力(SDG 8)。
佛光大學永續發展辦公室執行長周鴻騰副教授日前執行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邀請東澳海安二號店的教練群、羅東社區大學廖中孚老師與慈心有機基金會夥伴,共同實踐「無痕海洋」是一場結合冒險、療癒與海洋保育的海上獨木舟運動。在日出破曉之前,全員在東澳海安二號店教練群與廖中孚老師的專業指引下出航。團隊合作划著獨木舟穿越擁有萬年歷史的東澳最大海蝕洞,並造訪東澳外海的烏岩角,此乃中央山脈北端的起點,地勢壯麗,海拔僅60公尺。划行於東澳岩壁海域,參與者一邊欣賞雄偉壯闊的海蝕地形與斷崖,一邊遙望無際的蔚藍海洋,更有幸目睹夜光藻(渦鞭毛藻)在海浪擾動下散發出的夢幻藍光。登上烏岩角沙灘後,大家或在岸上休息聽海風,或下水體驗漂浪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

佛光大學執行大學社會責任USR「無痕海洋」計畫。
慈心基金會吳雪美課長肯定本USR計畫核心精神在於實踐「無痕海洋」理念,減少人為活動對自然生態的干擾,並學習認識與愛護海洋。全員在活動最後進行淨灘行動,並由教練群「背水肺、清海廢」,揹起水肺潛入海中,清理塑膠袋、塑膠瓶、漁網殘骸等廢棄物,將垃圾帶回岸上,以實際行動響應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SDG14)。本活動有助於提升了參與者的身心健康,也深化了對海洋環境永續利用的認識,促進了單位間的合作夥伴關係(SDG 17),為未來更多「互助共好」的專案合作奠定基礎(SDG 8)。
周鴻騰副教授闡述,佛光大學USR計畫積極展現了大學、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合作推動永續旅遊與海洋環境保育中的重要性。支持東澳海安二號店教練群實踐了「背水肺、清海廢」的使命,展現了微小型企業在推動海洋體驗經濟與保育中的積極角色(MSMEs)。他們在活動空檔化身無償志工,揹起水肺潛入海中,清理海洋廢棄物,為環境永續利用貢獻心力。佛光大學推動有意義的無痕海洋冒險療癒活動,結合了挑戰與探索,讓參與者在自然中找到自我激勵的力量,同時也為保育海洋永續性注入了更多正向動力。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6 14:59:52) 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回饋社會」的辦學初衷,佛光大學一向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以善盡社會責任、提升永續發展教育,並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核心使命。為實現這些目標,學校全力爭取教育部USR計畫支持,透過校內整合、培訓、計畫書撰寫與修訂、提案簡報等多重努力,成果顯著。教育部於113年12月31日公布114-116年度(3年期)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審查結果,佛光大學共有三項計畫成功獲核定,每年將獲得高達775萬元的經費補助,累計核定金額達2,325萬元,創下歷史新高!

賀!佛光大學榮獲教育部第四期USR計畫,經費創新高。
其中,由賴宗福研發長主持之「大學社會責任納入校務發展規劃(校級計畫)」榮獲200萬/年,由高宜淓教授主持之「宜蘭淺山產業生態永續發展跨領域人才共培計畫(個案計畫)」榮獲275萬/年,由呂萬安教授主持之「樂活宜蘭:身心靈健康與療癒人才培育計畫(個案計畫)」榮獲300萬/年。
佛大為推動USR,由研究發展處統籌,成立「社會實踐與永續發展中心」,設置「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委員會」,據以建置完善的校務支持機制,並藉由各項計畫推展「地方治理」、「社區服務」、「在地關懷」、「教育延伸」以及「企業合作」等五個層面之USR目標,以期打造佛光大學成為面向社會之永續型大學。在校務支持措施,本校提供教師「產業實務納入課程」、「USR(社會實踐)納入課程」、「USR對話社群」、「跨校USR交流社群」、「USR跨域協同教學」、「未獲外部資源之計畫」等補助方案,全力支持教師推展大學社會責任。此外,就學生部分,則提供「USR計畫」、「至產業深度服務」及「自主學習社群」等補助措施,鼓勵學生投入相關計畫,藉以深化永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
本校同時有兩個個案計畫獲得審查委員的青睞,其中,「宜蘭淺山產業生態永續發展跨領域人才共培計畫」為第三期(112-113年度)計畫的進階,「樂活宜蘭:身心靈健康與療癒人才培育計畫」則為首次入選之計畫,充分將本校欲發展之身心靈健康專業領域特色透過USR計畫來推動。
賴宗福研發長表示,這幾年來,我們從校務支持系統的建立做起,透過多元師生獎補助方案,提供有意投入USR計畫進行地方需求盤點作業,並積極規劃人才培育以及在地連結措施,累計至今的豐富成果,讓本校榮獲教育部核定經費再創新高,我們將持續以「在地的佛光」做為深耕蘭陽的目標。
佛大趙涵㨗校長十分肯定校內教師的投入,進而期許全校師生都可以充分利用蘭陽平原做為教學與學習場域,以及透過「在地實踐」學程設置,培養在地專業實踐的人才,藉以善盡大學的功能與社會責任,讓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自然形成佛光大學組織文化。
佛光大學共有三項計畫成功獲核定,每年將獲得高達775萬元的經費補助。
年度
|
學校名稱
|
計畫名稱
|
計畫類別
|
議題類別
|
106
|
佛光大學
|
|
種子
|
在地關懷
|
106
|
佛光大學
|
|
種子
|
在地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