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4
2025-10-21
【臺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打造寵物友善公園」專案報告
台南市積極打造寵物友善公園,今年全市合計將有8座寵物公園,其中包括關廟區大潭埤旺萊公園、北區長興生態公園及安南區東和里公園等3座,將於11月陸續啟用,明(115)年則預計再新建5座寵物友善公園。
台南市長黃偉哲今(21)日於市政會議表示,打造寵物友善場域的政策將持續推動,盼讓台南成為寵物友善的指標城市。
黃偉哲表示,近三年來,台南市寵物公園從原本的1座成長到8座,不僅是數量的成長,也希望持續推動寵物友善的理念,提供毛小孩更好的服務。此外,動物收容方面,學甲多功能教育園區可望於明年完成,屆時可提供流浪犬隻更好的安身場域,牠們被認養的機會也會更多。
黃偉哲強調,由於市府推廣「以領養代替購買」,飼養毛小孩的家庭也日益增加,請農業局主動與動保、獸醫等民間團體聯繫,在現有寵物公園,籌設更多寵物運動與遊戲器材。並規劃年度或季度行銷活動,鼓勵外縣市家庭帶寵物旅遊造訪,讓台南成為寵物友善的指標城市。
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於今日市政會議專案報告指出,截至今年底合計將有8座寵物公園,包括:安平寵物運動公園、新營寵物運動公園、永康西灣里寵物友善公園 、東區竹篙厝寵物友善公園 、南區明和寵物友善公園、關廟區大潭埤旺萊公園(預計114年11月2日啟用)、北區長興生態公園(預計114年11月22日啟用)、安南區東和里公園(預計114年11月29日啟用)。
動保處表示,明(115)年預計再投入1,300萬元,新建5座寵物友善公園,分別為新市區公滯11、南區公兒S57公園、東區大智里寵愛公園、南區S34公園、東區崇賢公61。
動保處進一步指出,寵物友善公園提供飼主及毛孩獨立放風玩耍專區,同時也能提高民眾運動及小朋友玩樂安全性,避免不同群體間互相影響,讓大家都能安心自在地使用公園設施與空間。
動保處也呼籲,飼主攜帶犬隻外出時應善盡管理責任:進出公園遛狗時繫妥牽繩或有適當防護措施,並發揮公德心主動撿拾自家愛犬排遺,打造乾淨的動物友善城市。
114年10月21日第720次市政會議
動物防疫保護處「打造寵物友善公園」專案報告
2025-10-14
【臺南市】社會局「在社區共老共好-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專案報告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打造「長輩第二個家」 台南410處社區照顧據點六都第2
台南市目前有410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每千人高齡人口擁有的比例為六都第2。台南市政府社會局今(14)日於市政會議專案報告指出,關懷據點以「長輩第二個家」為目標,提供關懷訪視、餐飲服務、電話問安與健康促進等四大基礎服務,現已服務逾3萬6千名長者,成效顯著。
台南市長黃偉哲聽取簡報後提到,65歲以上人口的增加速度很快,在人口老化及少子化情形之下,人均扶養負擔將加重,因此政府勢必要更加做好高齡人口照顧服務。
黃偉哲指出,今(114)年7月丹娜絲風災後,災區的175處關懷據點,在10天內就全面恢復共餐與活動,展現社會局與第一線夥伴的努力成果。他期勉各據點除落實長者照顧外,也成為防災、防疫、防詐等宣導的重要據點。
社會局表示,截至今年9月,全市總人口有185萬人,65歲以上長者達37萬餘人,占比20.21%,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不同年齡層長者在身心理狀況上的差異,社區照顧據點成為高齡政策的重要支撐,提供在地化、多元化的服務模式。
台南市目前有410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其中有261個為C級巷弄長照站。根據《天下雜誌2025永續幸福城市大調查》,台南平均每千名長者擁有的照顧據點比例為六都第二。近三年服務人數穩定成長,讓長輩能在熟悉的社區中安心生活、獲得陪伴與學習機會。
除了基本照顧服務外,關懷據點也推動多元課程,包括樂齡桌遊、體適能活動、高齡數位學習與文康課程。並與大專院校合作,如成功大學與北區長勝里「高齡版戰鼓」、南台科大與中西區的「樂齡悠活館」、青銀共學文化節慶活動等,均獲長輩熱烈回響。
社會局強調,未來將以「點、線、面」三管齊下的策略,持續盤整據點、串聯多元服務,並強化在地防災應變能力,打造更完善的社區照顧網絡,讓長者在熟悉的社區中「共老、共好」。
114年10月14日第719次市政會議
2025-10-05
2025-10-03
任務編組【行政院】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
任務編組
主持食安會報 卓揆:完善農藥風險及基因編輯食品管理 確保國人食的安全
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33e7e76e-efdf-4b1a-bd0e-a58ce4c18765
2025-10-01
【臺中市】社會局「銀得幸福-營造長輩新好生活」專案報告
台中獲「慢老城市」評比全國第一!黃副市長:多項友善措施讓「變老」也很美好
超高齡社會來臨,台中市政府致力於讓市民從容面對老化人生。根據今年最新公布的《天下雜誌》「慢老城市調查」評比,台中多項高齡照護政策受肯定,排名全國第一!台中市政府今(30)日舉行市政會議,副市長黃國榮指出,市府十分重視長者照顧,多項考核台中都名列前茅,從日常陪伴、健康照護、社會參與等面向著手,建立完整的長者支持系統,希望大家多多利用各項資源。
社會局長廖靜芝今日以「銀得幸福 - 營造長輩新好生活」為題進行專案報告,廖局長表示,台中市率先於108年恢復老人健保補助,總經費從7.9億元成長到28.49億元,長者無須申請即可主動進行審查及核發,大幅減輕家庭負擔。敬老愛心卡更提供每月1,000點補助,為六都最高,因應台鐵調漲,補助金額也從原本的30元提升至45元;台中市的敬老愛心卡辦卡率已達九成,更於今年開放65歲以上永久居留證在台中的外籍長者使用,讓敬老福利不分國籍與族群。
廖局長表示,市府在社區照護資源方面積極布建關懷據點,從107年356處成長至今年預計530處,服務人數達5.1萬人,經費提升至3.39億元。特別的是,台中市首創在公寓大廈設立據點,目前全國共有五處,其中四處便設於台中,為長者提供「下樓就是教室、鄰居就是同學」的便利學習環境,社會局與都發局未來也將合作推動更多社區型據點佈建。
此外,台中的長照預算與機構數量均為全國第一,從107年25億元增長至今年近百億元,照顧據點數從782處提升至1,946處,涵蓋率明顯高於全國平均。目前台中設有十家失智共照中心與48處失智據點,北屯、后里、豐原等地亦將陸續啟用與新建綜合長照機構,將提供逾千床位,擴大照護量能。市府也提供長者健康檢查、口腔保健、視力與聽力輔具補助等多項服務,並透過健身俱樂部、健康促進站等措施推動「養肌防老」等活動。
社會局指出,市府針對樂齡教育推動的「長青學苑」備受長者歡迎,課程涵蓋語文、歌唱、資訊、樂器、舞蹈等17大類,補助班數從107年786班擴增至今年1230班,年年成長,其中有超過一半為70歲以上學員,最年長者已達103歲,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今年敬老月系列活動也已熱烈展開,預計將有超過48萬名長者領取敬老禮金,目前匯款比例已逼近五成,市府也結合800家在地商家推出敬老優惠,營造尊長敬老的社會氛圍。台中百歲人瑞人數接近500人,顯示高齡人口持續增加,市府也提供每人每月6,000元敬老禮金,另在阿公阿嬤活力秀、據點運動會、據點長者及志工表揚活動、祖父母節及金鑽婚紀念表揚等活動上,市府也積極辦理,肯定長輩的智慧與貢獻。
黃副市長強調,台中市政府十分重視長者照顧,提供許多社福措施及活動等資源給老年人,其中許多項目不僅促進健康,同時兼顧了娛樂性,大家也可以多多將資訊告訴長者,讓他們知道有這些資源可以使用。市府也將深化在地照顧,擴大社會參與,讓「變老」成為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第688次市政會議專案報告(114年9月30日)
社會局「銀得幸福-營造長輩新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