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文藻外語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文藻外語大學 http://www.wzu.edu.tw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04 09:53:43)  文藻外語大學USR計畫再傳捷報!教育部公布第四期(114-116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審查結果出爐,文藻共有2個計畫案通過,總計獲得525萬元補助,顯示文藻長期耕耘大學社會責任的成果備受肯定,才能於全國大專校院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通過教育部審查的兩件USR計畫分別為國際企業管理系教師廖俊芳主持的「文藻螺絲釘.鏈結世界心-科技送暖、永續傳情計畫」以及數位內容應用與管理系教師戴莉蓁主持的「SDGs-看見需要.千手扶學-與AI藝起開創的幸福實課計畫」,兩案均屬大學特色萌芽型計畫。

其中,「文藻螺絲釘.鏈結世界心-科技送暖、永續傳情計畫」,以培育跨域人才和深化在地關懷兩大核心任務,聚焦教育無疆界、醫療無障礙及產業永續化三大關鍵目標。該計畫的在地服務場域包含區域醫院及高雄蚵仔寮鄰近中小學與資源弱勢家庭,而國際服務場域則為長期合作的柬埔寨Green Umbrella NGO 組織及其國內偏鄉中小學校。

該計畫藉由AI和科技工具,設計多元且客製化的中英語線上學習教材與活動,提升學習者的興趣與效能。另外,透過研發外籍移工健康教育資源及外籍照護員培訓教材,支持高齡長照照護需求。

「SDGs-看見需要.千手扶學-與AI藝起開創的幸福實課計畫」利用AI與創新科技教學設計,協助解決國小低年級弱勢學童的學習困境。該計畫將逐步開發注音符號扶學機器人、藝術陪伴機器人、APP、AR繪本等,推動多元創新教學。

同時,以國小和非營利幼兒園為示範場域,導入差異化學習與創新科技,建立多元扶學模式,以提升弱勢學童的語言學習和自信,同時為他們創造更多教育機會。
 
文藻外語大學擁有多種語言的學習資源,於規劃社會責任實踐時,融合創校理念與學院特色,設定「在地化+區域化」、「外語能力+社會責任」、「人文關懷+跨足國際」三大方向。

文藻外大以厚實的外語專業知能為基礎,攜手社會各領域專業人才共同努力,讓社區走出台灣,並讓世界進入社區,打造台灣專屬的地方文化與社會力量。


文藻外大日前由莊慧玲校長(前排左二)率領林淑丹副校長(前排左三)及USR計畫執行團隊北上,進行USR計畫第二階段簡報審查,


「千手扶學計畫」藉由多元扶學機器人與藝術機器人和文藻學生團隊,持續進入社會責任實踐場域,進行多元學習扶助與藝術陪伴。本期亦規劃原住民藝術與文化,傳承與永續原住民藝術與文化。


「千手扶學計畫」」結合學生社團「好態度跨域志工服務隊」設計與規劃「注音符號遊戲闖關活動」,共設計有聽、說、讀、寫四大注音符號遊戲關卡,小一生在各關卡間盡情揮灑創意,玩得不亦樂乎。


溫暖白色巨塔的小螺絲釘文藻國際志工共創就醫無障礙USR社會實踐計畫

文藻外語大學 種子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文藻外語大學
萌芽
在地關懷
106
文藻外語大學
種子
永續環境







2025-07-02

人本街道黑客松—大專院校學生競賽

 

首屆「人本街道黑客松」頒獎 內政部國土署:青年創意無限 跨國共築人本幸福.永續街道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news/16466


內政部國土署舉辦首屆「人本街道黑客松-大專院校學生競賽」 3月12日線上說明會 邀請青年學子共創幸福永續街道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news/16170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為促進城市發展與實踐人本交通理念,去(113)年起陸續與22家大專院校簽署MOU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組成「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將人本街道觀念融入課程,並進行實作討論,卓有成效。

今(114)年,為激發青年創意,將舉辦首屆「人本街道黑客松—大專院校學生競賽」,以「幸福.永續街道」為主軸,鼓勵學生運用創新思維與數據應用,提出具前瞻性與可行性的方案,打造更友善、安全與智慧的街道環境。競賽將於3月12日(星期三)下午2時30分於臉書「國土管理署好康報」舉辦線上徵件說明會,邀請全國大專院校學生踴躍參與。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說明,本次競賽徵件期自4月7日至5月2日止,設有「人本友善設計」、「綠色永續創新」及「智慧街道科技」三大議題,參賽資格為全國各大專院校學生,由2至4人組隊參加,鼓勵學生經由腦力激盪提出具備創新之行動策略,並至少使用一筆國土管理署開放資料,以強化提案作品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此外,為鼓勵學生參與,經競賽評比獲選為卓越團隊者,除有獎勵金外,還能獲得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交流資格,能與全球創新團隊分享成果,拓展臺灣人本安全環境推動量能及視野,共同實現「幸福•永續街道」的願景。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本競賽希望透過青年世代的創新思維與跨領域合作,推動人本街道優化,提升政府服務效能,讓城市街道成為更安全、宜居、包容與智慧的公共空間。誠摯邀請對城市規劃、環境永續及智慧街道有興趣的學生踴躍參與,共同攜手為臺灣的街道未來貢獻創意與行動。詳細競賽資訊與報名方式請見官方網站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人本道路資訊網_訊息與活動_內政部國土管理署「114年人本街道黑客松_大專院校_學生競賽」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





人本街道無障礙設計講習

 

人本街道無障礙設計講習-種子教師培育課程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bizupdates/16456

https://uthcs.utaipei.edu.tw/app/index.php



新竹市中光公園改造工程

 

竹市中光公園啟動改造!邱臣遠代理市長:落實無障礙、全齡共融 打造城市新亮點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02 15:34:50)   為了讓市民擁有更安全、更舒適且充滿活力的休憩場域,新竹市政府今(2)日於中光公園隆重舉行改造工程開工典禮,由代理市長邱臣遠偕同多位新竹市議員及在地里長共同為工程敲磚開工並祝禱工程順利。邱代理市長說,這次改善市府挹注1,100萬元經費,以「全齡共融」、「無障礙友善」與「提升使用者體驗」為核心,改造中光公園變得更美觀與現代化,成為全齡友善的公園新典範。

邱代理市長表示,中光公園位於南寮圖書館旁,是許多里民及市民朋友的休憩場所,然而部分設施老舊,且無障礙規劃仍有提升空間,為提升更好的休憩環境,市府啟動中光公園全面改造工程,包含「無障礙友善」、「行人空間與安全」、「景觀優化」、「休憩與遊憩設施」、「基礎建設改善」,除了讓公園變得更加賞心悅目,更要使其成為一個友善的場所。無論是推著嬰兒車的父母、行動不便的長者,或是活潑的孩子們,未來都能盡情享受優質的公園環境。

工務處說明,此次中光公園改造工程,聚焦多項關鍵措施,全方位提升公園的機能性與舒適度。首先,所有出入口將依照竹市道路規劃標準,全面設置無障礙坡道,確保行動不便者及推車族皆能暢行無阻,實現真正普及友善的使用環境。在景觀規劃上,工程將優化植栽配置,在欲保留的喬木處設置樹穴,以避免步道與樹根生長相互干擾;同時也將移除雜亂或生長狀況不佳的樹種,重新梳理公園內的植栽,為市民呈現更具層次感且宜人的綠意空間。

工務處指出,考量行人用路的安全,此工程將擴大步行空間,移除部分汽車停車位及原有水泥車阻,改為人行步道及出入口,並將人行道整體抬高,能更明確地分隔人行道與車道界線,提升通行安全。此外,休憩與遊憩設施將原有的木平台將改造為環繞遊戲場的座椅區,同時改善過去平台過於靠近步道所造成的壓迫感,營造出更開闊及舒適的休憩氛圍,既有的遊具也將更新為共融式遊具,公園內部也將改善排水系統,解決長期以來的積水問題,提供更完整且寬敞的環境。

工務處說明,中光公園改造工程完工後,將以嶄新的面貌與市民朋友相見,未來將成為一個更具活力、更具包容性,並讓所有年齡層都能盡情享受的公園。


新竹市政府今日舉行中光公園改善工程開工典禮


邱臣遠代理市長偕同來賓祈福工程如質如期、順利完工。


邱臣遠代理市長致詞,盼打造全齡友善的公園環境。



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內政部〕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內政部〕


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      https://www.drstreet.net/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臺」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ms=72544237BBE4C5F6&s=97A2ECA44C49FF00


「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第二梯次結果公布 內政部國土署:全民共同關心人本環境 協力合作效應逐漸擴散及深化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news/16424


「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第二梯次提案活動開跑 鼓勵民眾主動參與人行環境改善提案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為擴大民眾參與人行環境改善工作,去(113)年7月首次創辦「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透過自主提案及票選,找出民眾心目中最需要改善的人行道,並由中央投入資源輔導改善。第2梯次今(17)日正式開跑至5月18日止,平台延續前次提案程序簡便、操作簡單的特色,歡迎民眾及民間團體踴躍提案,共同關心周遭行走環境之安全暢通,並給予改善建議。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說明,第一梯次「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引發熱烈關注,共收到逾萬件提案,最終挑選出8處優先改善路段。

而為使入選案件能具體落實,中央協助擴大盤點道路周邊300公尺範圍內之人行環境、邀集專家學者召開現地輔導會議,並輔導地方政府進行細部設計規劃。而首批案件目前已有6處完成計畫核定,並全額補助改善經費,包括新北市淡水區學府路、桃園市楊梅區中興路、臺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一段、新竹縣竹東鎮東寧二路等。透過中央、地方政府、民眾與民間團體的多方合作模式,具體回應民眾對人行環境優化的關注與期待。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本次平台提案活動也特別邀請「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的22所大專院校學生共同投入參與,聚焦校園周邊學生活動頻率較高的路段,並結合學校人本街道課程,讓學生實際參與人行環境改善,期待透過更多人的投入與關心,讓改善效果能從點、線小區域範圍持續串聯,擴大至面的步行環境。

第二梯次提案活動時間長達10週,民眾能有充裕時間參與,盼經由平台發揮改變力量,共同打造符合各族群更友善、更安全的通行環境。同步也舉辦抽獎活動,只要完成指定任務者,就有機會抽中限量好禮。 

「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啟動 劉世芳:與全民攜手共創以人為本街道環境

內政部今(1)日與交通部、數位發展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各地方政府代表及道路安全議題相關團體聯合召開「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啟動推廣記者會,內政部長劉世芳、交通部次長林國顯親自出席參加。


劉世芳表示,「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的發起是由國土署「街道醫生」團隊於111年獲「2022總統盃黑客松」肯定卓越團體獎,並將提案內容進行具體實踐,落實以人為本政策的推動。

藉由此平台讓民眾有多一個管道可以直接參與道路改善,後續國土署也會公布分區得票數最高的前10案,並由中央全額補助進行改善;為使民眾充分掌握工程進度,相關執行進度各階段皆會公開。

劉世芳說明,內政部長期投入街道通行環境改善,迄今已完成無障礙空間串聯約619公里、改善道路品質長度906公里等,更於去(112)年單一年就完成902處路口改善。今(113)年開始接續投入4年400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透過補助經費挹注地方政府積極改善轄內行人通行密集區域或重要道路節點的通行安全,預計今年9月可優先完成400處路口。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吳宜蒨表示,很高興「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正式啟動,過往民眾在道路上常遇到的無障礙通道不連續、人行道設計不夠貼近用路人需求等問題,期待透過這個便民管道讓民眾輕鬆操作,就能有效的具體反應,此平台將成為民間與政府共同為人本交通努力的互動管道。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理事劉金鐘、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致詞時強調,希望不同族群的用路需求透過平台發揮改善及改變的力量,促使國內通行環境符合友善與安全;今日許多關心國內交通道路安全議題的團體共同出席,大家對於平台的啟動都表示相當振奮與期待,讓民眾能夠實際表達使用者的意見及參與道路、交通工程的改善。

內政部指出,「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即日起上線,平台提案程序簡便、操作簡單,歡迎民眾可至「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網站 ( https://www.drstreet.net/ ) 踴躍參與積極投票,相關提案方式可參閱「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使用手冊」(https://myway.cpami.gov.tw/)。國土署也同步舉辦抽獎活動,只要完成提案程序及活動要求的民眾,就有機會抽中限量好禮。

今日出席記者會的貴賓,包含內政部長劉世芳、交通部次長林國顯、立法委員洪申翰、立法委員林月琴、國家發展委員會專門委員邱智斌、數位發展部科長黃翔偉、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國土管理署都市基礎工程組長蔡亦強、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吳宜蒨、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理事劉金鐘、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等道路安全議題相關團體與學界代表,臺南市政府副市長趙卿惠、臺北市政府秘書長李泰興、桃園市政府秘書長溫代欣、基隆市政府秘書長方定安、新竹縣政府秘書長李安妤、新竹市政府秘書長張治祥、苗栗縣政府秘書長陳斌山、彰化縣政府秘書長陳逸玲、澎湖縣政府秘書長蔡淇賢、新北市政府局長祝惠美、臺中市政府局長陳大田、雲林縣政府副局長廖政彥、高雄市政府副處長邱哲明、花蓮縣政府副處長張志豪、宜蘭縣政府參議王明輝、嘉義市政府參議林建宏、屏東縣政府參議王榮愷、南投縣政府秘書許振揚、嘉義縣政府秘書林豐洲、臺東縣政府科長劉大魁等各縣市政府代表、積極推動街道改善的新北市板橋區赤里長林文傑等人共同參與。


重要政策【行政院】推動長照3.0-實現「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願景〔114-07-01〕

 

重要政策【行政院】

推動長照3.0-實現「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願景114-07-01

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fcf4a012-8aca-4dae-b868-3a848fcaafe7

資料來源:衛福部


因應我國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與失能人口持續上升,政府在推動「長照2.0」計畫下,已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延伸前端初級預防功能,預防保健、活力老化、延緩失能失智,並向後端提供多目標社區式支持服務,也提供民眾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喘息服務等支持,深受國人肯定。

為持續前瞻性地應對未來長照服務需求與多元化挑戰,並落實打造「健康臺灣」的施政目標,長照十年計畫3.0(以下簡稱長照3.0)將於115年上路,在2.0以社區為基礎、以人為本、連續照顧的原則下,擬定8大目標為推動主軸,持續普及照護資源、強化家庭支持及完善專業銜接,建構以居家、社區、機構及醫療體系為基礎,並整合社會福利資源之連續性照護服務模式,以達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之願景。


相關連結










2025-07-01

公路節60週年

 

中華民國道路協會   公路節 

https://www.tcrf.org.tw/viewact.php?n=81


嘉義縣公車處榮獲無障礙服務優等獎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公路界齊聚公路節60週年慶祝活動 交通部長親臨祝賀表揚公路界傑出人士

為因應日益發展的道路交通需求,政府著手制定《公路法》,並於民國49年7月1日正式施行。這部法規不僅規範了公路的設計、經營、營運與管理,更是臺灣邁向現代交通體系的重要里程碑,在民國54年內政部核定以公路法的施行日訂為公路節,今年適逢公路節60周年,特別於114年7月1日舉辦「公路節60週年慶祝活動」表揚16位公路基層人員及78個機關團體,感謝過去攜手協力為臺灣建設做出貢獻。

慶祝活動由中華民國道路協會、交通部公路局主辦、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協辦,邀請了超過300位產、官、學界貴賓共同參與。交通部長陳世凱親自蒞臨,陳部長表示:「臺灣的公路系統,不僅帶動民生運輸與產業物流,支撐起臺灣經濟的發展,也在偏鄉服務、觀光串聯等面向,發揮著不可取代的角色。

今年適逢公路節60週年,特別要感謝無數公路人默默地耕耘,才能累積出今日如此豐碩的成果,要向所有曾投入公路建設的夥伴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謝意。陳部長並指示面對新時代的挑戰,交通部將持續以「人本、安全、永續、均衡」為核心價值,結合地方需求,深化政策執行與科技應用,打造全民共享、全域通行的智慧交通網絡,讓國人不論身處何地,皆能安心出發、平安到達,共享優質交通生活。」

公路局陳文瑞局長,同時也是本屆中華民國道路協會理事長,以主辦身分表示,今年的公路節主題為「承先啟後六十年,公路永續再向前」,不僅是對過去一甲子公路建設成就的回顧,也象徵著擘劃未來的決心。藉由活動的表揚與成果展示,希望激勵更多公部門與民間夥伴,一起投入交通建設,共創更有韌性、具創新力的交通運輸。

本次大會特別表彰在公路工程、運輸與監理領域具有傑出貢獻的機關團體與個人,頒發「公路建設卓越獎」、「公路建設傑出獎」、「傑出基層主管獎」及「運輸監理類獎項」等獎項,並特別安排道路協會青年營成果分享,以呼應承先啟後的公路精神。

透過慶祝活動,期盼更多公路人員及單位持續精進,攜手開創更便捷、更安全、更永續的公路未來。齊心努力打造台灣公路永續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