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連江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22站)

 

112-09-06。交通部視導連江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交通部9月6日召集內政部營建署、警政署、教育部及運輸研究所等單位,視導連江縣政府,展開「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22站,就人行車行空間改善、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行人及高齡友善示範區、路口停讓行人執法等聽取簡報及實地查證。

連江縣政府由陳冠人副縣長帶領團隊統籌分工,連江縣已就人行車行空間於111-112年提出改善工程,包括人行道拓寬、道路改善工程、危險路段手孔降挖工程,視導委員聽取簡報及對已提報營建署未來改善工程實地現勘,提供更細緻的做法與改善建議,並一致決議將進行完整的行人安全環境總健檢,提出短中長期改善規劃。
今天視導小組到現地視導介壽國中小前路口,針對校門口建議設置完整的交通設施、增設安全停等空間,建立行人安全步行系統。

連江縣雖是離島也是以觀光立縣,兼顧在地居民生活,同時積極辦理觀光活動,連江縣道路崎嶇、坡度陡,因此以鄉親的運動、就醫、交通及道路品質等行人通行空間串連為基礎,建構觀光設施的美好,讓民眾願意一來再來,提供鄉親、遊客及學子安全的交通環境及一條順、平、續進的人行通道,中央及地方政府間互相合作,首長有決心,基層才有決心,縣市政府營造行人友善環境,需各局處通力改善。

連江縣是「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最後一站,現階段專案視導結束是下一階段開始,各縣市政府將於112年12月31日前提出完整人行安全環境改善行動方案,全面訂出改善期程,分年、分期編列經費或爭取預算推動。


社論/人本交通 停讓文化 - 馬祖日報

每年9月是我國的交通安全月,今年交安月的主題是「人本交通-停讓文化」,口號是「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本縣在9月已進行多場跨機關聯合宣導活動,相關單位前進機場、港口、景點、校園等地,希望透過各項宣導活動提升鄉親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建構本縣以人為本的交通安全環境。

 馬祖的車流量雖不如台灣都會區,但馬祖地理上坡度陡、轉彎多,並且春季霧濃、冬季風大,道路交通視覺死角多,一不小心駕駛人將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同時馬祖村內停車不易,巷弄道路狹小,也增加交通意外發生的機會。因此在馬祖行駛車輛,千萬不要以為車少而鬆懈駕駛安全防護意識,反而更應該要隨時提高警覺,注意路況、車況,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今年交安月的主題是「人本交通-停讓文化」,這個主題提醒了我們,交通應該要以「人」當作中心進行延伸發展,而不是以「車」做為中心,「人」是交通系統中的最高價值。地區駕駛應要記住慢行和停讓的重要性,同時本縣行人也應要遵守交通規則,相互彼此尊重,透過停讓文化,落實人為本的價值,營造四鄉五島友善交通環境。

 今年交安月的口號是「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每一位汽機車駕駛人,下車後就是行人,因此我們應該要換位思考,重視行人安全,今天你停下來,明天別人也會為你停下來。地區汽機車駕駛應要慢、看、停,「慢」路口放慢速度,「看」注意周遭人車,「停」停讓行人通過,呼籲地區駕駛者重視行人優先的人本交通觀念,養成安全道路駕駛習慣。

 另外,本縣市是以觀光立縣,沒有安全,就沒有觀光,發展觀光的第一個前提就是要做好旅遊安全,由於多數散客島內移動的方式是租賃機車,因此提醒本縣機車租賃業者應該注意車輛狀況,為遊客把關車輛安全標準,是人本交通價值的展現。業者在機車出租前應確保車輛的安全標準,如煞車系統、燈光系統及輪胎胎紋等車況,避免車況因未達安全標準,而發生交通事故。

 回顧馬祖近三年道路交通事故,110年有49起、受傷59人,111年有58起、受傷77人,112年有57起、受傷72人,每一起交通事故都會造成財產損失,甚至是生命危害,因此本縣道路交通安全議題不能予以忽視,希望夠過全民重視人本交通、落實停讓文化,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讓本縣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更加安心。


社論/打造高齡友善行人示範區 - 馬祖日報

為改善全國各縣市行人安全環境,交通部召集內政部營建署、警政署、教育部及運輸研究所等單位組成專案視導小組巡迴全國,日前在馬祖最後一站的視導行程中親身體驗馬祖特殊地形的道路型式與人行道配置,建議應針對地區特性來進行整體改善評估,希望能讓地小島散的連江縣成為全國友善行人的示範區。

 根據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的統計顯示,2022年台灣有394位行人因為交通事故死亡、1萬6千餘人受傷,平均每天有近47位行人在道路上傷亡。近期台灣本島發生數起車子不禮讓行人造成的傷亡意外,讓國內交通與道路設計再度成為民眾關注焦點。

 從媒體報導得知,各縣市政府在規劃道路人行道或騎樓管理時都有不同程度的在地特色,有的是因應當地民眾的長期習慣需求,有的是配合地形做特殊規劃等,但早期便宜行事的作法如今都被用放大鏡檢視,不少縣市道路交通主管機關也因為社會輿論的重視而有了改革動作。

 事實上內政部早在110年部務會報通過修正標準,明定市區道路均應留設人行道,希望提高人行道的普及率;另也增訂新闢及改善的人行道,原則不劃設機車格位,以停車彎型式設置來替代,還給行人一個安全的通行環境。交通部與內政部也針對全國道路安全進行總體檢。近年來馬祖地區爭取不少營建署道路生活圈計畫用以改善道路,其中人行道列為必要項目,而且寬度不得少於1.5公尺,相較於馬祖早期的道路建設,現在對人行道要求是越來越高。

 道安委員會召集人沈慧虹表示,馬祖地區交通狀況一直相對安全單純,但不表示沒有改善空間,希望透過通盤檢討,由中央、地方通力合作,務實改善基礎設施。馬祖各鄉基本上車流量並不大,道路因地形而起伏甚大,路肩人行道的規劃考量要比台灣本島要複雜許多。人行道因陡坡必須有止滑功能,又大部份路段係開挖山坡而來,人行道護欄也是必要設施。人行道在規劃及建設時包括功能及景觀面都要納入,在建設經費上自然會比較高。

 除了道路人行道外,馬祖應立即推動改革的是各村社區的騎樓人行道管理工作,諸如人口較多的南竿介壽、馬港社區、北竿塘岐、坂里社區等,騎樓人行道順暢度不足,民眾隨意堆置雜物造成行人不便,這些需要公部門及民眾鄉親共同來努力才能澈底改善。馬祖全區都是觀光區,遊客與住民的活動空間重疊,營造友善人行空間就是營造友善旅遊環境,中央有經費、地方有想法,就能聯手打造高齡友善行人示範區。


交通部行人安全改善視導小組抵馬視察 - 馬祖日報


交通部組成行人安全改善視導小組6日抵達連江縣政府,並實地前往介壽國中小現勘。(圖/文:馮紹夫)


【記者馮紹夫報導】為改善全國各縣市行人安全環境,交通部召集內政部營建署、警政署、教育部及運輸研究所等單位組成專案視導小組巡迴全國,昨天最後一站來到連江縣,就人行車行空間改善、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行人及高齡友善示範區、路口停讓行人執法等聽取簡報及實地現勘。

道安委員會召集人沈慧虹表示,連江縣交通狀況一直相對安全單純,但不表示沒有改善空間。沈慧虹說,透過這次通盤檢討,由中央、地方通力合作,務實改善基礎設施,透過車輛減速計畫、高齡友善行人示範區等規劃,共同營造馬祖交通友善的旅遊環境。

會議6日上午9時30分在縣府3樓會議室召開,是馬祖第一次針對行人道路安全檢視進行會議。縣府由副縣長陳冠人率團隊,包括交旅局、教育處、警察局、工務處、公車處等單位均出席會議。

各單位進行簡報說明近年道路安全改善及檢討措施。工務處指出,持續爭取道路生活圈修繕路段,並拓寬道路與人行步道,以南竿中央大道為例,人行道從原有0.8m,拓寬至1.2m到1.5m,以及手孔降挖97處,大幅減低車輛打滑問題。

視導小組特別重視學區行人安全問題,實地前往介壽國中小校門口現勘,介壽國中小外的中央大道,是馬祖車流量最大路段之一,周邊公務機關林立、人口數多,每逢上下班、上下學時段人車壅擠;為此,縣府特別爭取移動式紅綠燈一座,維護學童安全。

視導小組羅孝賢教授指出,馬祖雖然交通事故少,但地形崎嶇對路況不熟的機車族觀光客仍是隱憂,建議可透過完整的人車共存計畫,拓寬人行道、減少車流量達成車輛減速;另外,高中生騎機車安全亦須特別注意,盼馬祖能成為全國交通安全示範區。

副縣長陳冠人感謝視導小組為地區交通改善提供真知灼見。陳冠人表示,在中央部會經費支持下,馬祖道路安全、行人環境均大幅改善,有關視導小組提出的意見,會後各單位可針對可改進地方向運研所窗口提出詢問並執行改善,共同營造行人友善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113 年連江縣道路交通安全執行計畫


連江縣既有市區道路景觀與人行環境改善 綱要計畫案 【期末定稿】97年12月

https://www.matsu.gov.tw/upload/f-20170630172222.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