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新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

 


精進市容、指標優化、十八尖山步道刨鋪、推動公園智慧管理!竹市公管中心成立邁入半年 持續打造市民有感市政服務 展現改革成效 | 中央社訊息平台


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嶄新CIS與LOGO亮相!邱臣遠代理市長:展現城市關懷與守護精神 | 中央社訊息平台


「新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揭牌成立 邱臣遠代理市長:全面提升市民休憩品質與城市形象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18 15:15:49)  增進市政便民服務,確保施政貼近民意!新竹市政府日前進行業務調整,配合組織改造,正式成立「新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並於今(18)日舉行揭牌儀式。代理市長邱臣遠出席表示,公管中心的成立旨在設立專責單位,全面處理公園及觀光區域各項維護事宜,將有效提升公共設施維護效率,提供市民更優質的休憩環境與旅遊體驗,進一步打造宜居宜遊的城市形象。

邱代理市長指出,新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將主責公園及觀光區內各項硬體設施,包含遊戲場、公廁及植栽等修繕及維護工作,相關業務從原本隸屬城市行銷處的觀光維護科,調整為隸屬工務處轄下的二級單位,期盼透過全面性規劃與統籌,提升維護效率,優化市民的休憩品質與觀光體驗。

工務處表示,公園及觀光區的新設、整建及改建統整由工務處執行,並成立轄下「新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透過單一窗口處理設施修繕、清潔及綠美化工作、相信公園的休憩品質將會逐步提升,給市民一個優質的休憩環境。

新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補充,目前竹市擁有上百座公園綠地,未來將積極補充專業人力,持續提升日常維護量能,並以更高標準執行設施保養與環境管理,致力提供市民與遊客更整潔、安全且宜人的休憩場所。


「新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成立邱臣遠代理市長與貴賓共同揭牌。


「新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成立邱臣遠代理市長與貴賓共同揭牌。


代理市長邱臣遠致詞表示透過單一窗口服務,提升市民便利性。


「新竹市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正式揭牌運作。


2025-05-26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http://www.nkust.edu.tw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楠梓/旗津校區)> http://www.nkmu.edu.tw/

海岸地方創生高雄永安區漁村為例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萌芽




漁鄉關懷與產業競爭力提升計畫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萌芽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萌芽
在地關懷
106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種子
在地關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 http://www.nkfust.edu.tw/

春燕築巢地方創生從新農業出發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深耕




活力水典寶受污染河川再生夥伴計畫SICA計畫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萌芽




義築桃花源港都山線人文心風貌營建計畫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萌芽




樂銀輪轉輔具行動柑仔店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萌芽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萌芽
永續環境
106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萌芽
在地關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建工/燕巢校區)> http://www.kuas.edu.tw/bin/home.php

建構高雄市大寮區友善耕作社區合作社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種子




木與我的旅行木料循環經濟推廣與設計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種子





2025-05-21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明志科技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明志科技大學 http://www.mcut.edu.tw





遠渡重洋開新枝關懷台灣新住民及其子女

明志科技大學 種子




搶救歷史記憶深耕在地文化北臺首學文藝復興計畫

明志科技大學 種子




新北產業鏈結輔導延續計畫

明志科技大學 種子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明志科技大學
種子
在地關懷
106
明志科技大學
種子
產業鏈結



2025-05-17

新北捷運「三鶯5公園」

 

公三公園全新啟用 「親子同樂趣」綠意新景點! 三鶯線陶瓷老街站「四點一線」串聯觀光廊帶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7 14:06:46)  新北捷運三鶯線有最新進展!目前捷運三鶯線進度突破87.43%,預計今(2025)年底完工,在捷運施工的同時,新北捷運局也特別注重周遭市民生活環境,落實「三鶯5公園」,今(17)天LB09陶瓷老街站旁的「公三公園」也正式開放,設置全新共融性遊具,提供不同年齡層的大小朋友玩樂,市長侯友宜親自出席參觀體驗外,也宣布「親子同樂會」一日限定版野餐市集系列活動開跑!市民能在周末假日盡情享受親子共遊的美好時光,也預料公三公園將成為人氣綠意新地標。

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明,鶯歌區五座車站鄰近都有特色公園,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繼去年新北捷運局首座建造的共融遊具特色「國華公園」啟用後,位於陶瓷老街站旁的公三公園全新遊具也開放使用,由南鶯里長主動認養,並以共融公園為重點,規劃出市民同樂、遊戲、發展能力的空間,設置小朋友喜愛的溜滑梯、盪鞦韆,並導入無障礙設計的蹺蹺板及旋轉盤等遊戲場設施,也有為長輩打造的多項體健設施,如壓腿器、雙人大轉輪、雙人滑步機、三人上肢牽引等設施,要讓公三公園成為所有市民共融共享的友善空間,並成為綠意新地標!

市長侯友宜進一步說明,三鶯線陶瓷老街站「四點一線」串聯鶯歌觀光廊帶,車站站體、公三公園、「有趣」公共藝術及陶瓷老街,四個點與三鶯線的「四點一線」,形塑完整的觀光休憩廊帶。為推廣在地觀光,結合公三公園全新親子共融遊具啟用,今(17)日特別舉辦一日限定版「三鶯綻放 親子FUN享」親子同樂會,包含一日市集、奇幻泡泡SHOW、街頭藝人演出、歡樂唱跳秀及親子表演節目等等,要讓大朋友能玩得盡興、小朋友放電趣!

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補充說明,捷運三鶯線規劃利用高架橋下空間與在地特色,落實「三鶯5公園」,規劃鶯歌區5座車站通通有公園,打造可近、可親、可及、可享的休憩綠地,除了陶瓷老街站旁的公三公園、國華站的國華公園、還有捷運鶯歌車站附近古鐘樓公園、緊鄰捷運永吉公園站的永吉公園以及鶯桃福德站附近的鳳祥公園。未來三鶯線通車後,將能共享捷運便捷及公園休憩空間,大幅提升周遭市民生活品質!


公三公園全新啟用市長致詞


三鶯線親子共融遊具啟用


三鶯綻放親子fun享同樂會


市長與捷運局長「有趣」合影


三鶯線5站5公園




2025-05-16

嘉義縣大埔國中小整建運動設施與遊戲場

 

大埔國中小整建運動設施與遊戲場 打造優質校園與社區共享空間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6 18:27:53)  大埔國中小獲得教育部補助1,420萬元,整建學校運動操場及周邊設施。同時,學校獲得縣政府支持,在校園內設置全新兒童遊戲場,為大埔鄉親提供更完善、優質的休閒運動場地。

大埔國中小運動場原為紅土跑道,容易塵土飛揚、排水不良積水、雜草滋生,且紅土容易鬆動,每經下雨就會出現水坑,使跑道更不平整。

學校透過體育署核定補助款,進行運動設施改善工程,包括將運動場改為PU跑道、新建跳遠場,並整建籃球場。運動場結合校內通學步道,串聯校舍與運動場區域,打造安全、舒適且便利通行的友善環境,不僅提升師生的運動與通行品質,也同步開放場地供社區民眾運動休閒,共享優質空間資源。

兒童遊戲場以大埔在地特色為設計靈感,融入黑鳶、山豬及象徵曾文水庫的藍色地景,分為6歲以下幼兒及6至12歲國小學童設置兩個區域,包含溜滑梯、鞦韆、攀爬網、傳聲筒和搖搖馬等遊具,藉由多元設施與安全空間,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快樂遊玩。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縣府正積極規劃在全縣各鄉鎮設置特色公園,預計共設置20座,其中將結合校園空間設置,大埔國中小為該計畫首座設置在校園內的公園,平日供學童使用,假日則開放給民眾休憩運動,打造全民共享的友善生活環境

現場有學生特地向翁縣長表達感謝,開心分享學校新增了運動場與溜滑梯,讓他們有更多元、安全的空間可以遊玩與活動。翁縣長也親切地與孩子們用傳聲筒互動,還即興合唱起閩南語歌謠,場面溫馨有趣。

教育處表示,兩項工程雖歷經0221大埔地震,仍如期完工,顯見施工品質安全可靠。新建的遊戲場提供多元、有趣的遊戲設施,操場則兼具師生活動與社區休閒功能,充分展現校園與社區共融的精神。


大埔國中小整建運動設施與遊戲場 打造優質校園與社區共享空間


大埔國中小整建運動設施與遊戲場 打造優質校園與社區共享空間


大埔國中小整建運動設施與遊戲場 打造優質校園與社區共享空間


大埔國中小整建運動設施與遊戲場 打造優質校園與社區共享空間


大埔國中小整建運動設施與遊戲場 打造優質校園與社區共享空間


【新竹市】東園街與光復路二段銜接人行道改善工程( 2025)

 

竹市府完成東園街人行道銜接工程 邱臣遠代理市長:串聯行人動線、提升交通安全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6 13:20:44)  新竹市政府積極落實市長高虹安「交通暢行」的市政願景,致力提升用路人安全,保障行人權益,營造更友善的步行環境,打造宜居的竹市。工務處表示,市府推動各區人行道改善計畫,並於近期順利完成「東園街人行道銜接工程」,此次工程針對東園街與光復路二段銜接處進行實體人行道改善,大幅提升行人通行的安全性與便利性。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自高市長上任以來,每月皆召開道路交通安全會議,針對交通安全改善及事故分析,徵詢專家委員意見,深入探討事故肇因,並透過教育、工程及執法等多元策略推動改善,市府指示道安會報各工作小組完成多項交通改善任務,而此次東園街人行道工程即為其中之一。

東園街側過去僅有一小段實體人行道,且後方廢棄版橋阻礙通行,導致用地閒置,長期出現髒亂及車輛違停等問題。市府在收集當地居民、里長反映及議員提案後,由工務單位積極規劃設計人行道銜接工程,並於日前順利完工,成功串聯步道,打造行人幸福的「安居科技城」。

工務處表示,此次工程總計改善人行道55公尺,113年度市府編列經費208萬元,於東園街建置實體人行動線。工程過程中克服多項困難,順利拆除長期阻礙工程執行的廢棄版橋,解決用地閒置、髒亂及違停等問題,並完成光復路二段人行道(綠水里)與光復公園周邊社區(東園里)的人行動線串聯工作。此外,工程還增設無障礙坡道,進一步提升通行的便利性與安全性,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更舒適友善的步行環境。

工務處強調,東園街人行道改善工程旨在提供市民更安全的通行環境,特別是為社區居民、公園使用者、輪椅及嬰兒車使用者打造友善無障礙的步行空間。市府持續推動人本交通政策,未來將盤點轄內道路及人行道設施,依照優先順序逐步改善,打造更宜居的步行城市。


竹市府完成東園街人行道銜接工程 邱臣遠代理市長:串聯行人動線、提升交通安全



2025-05-15

運動部籌備規劃


教育部體育署       https://www.sa.gov.tw/

運動部籌備進度院會議案

卓揆:運動部99日正式成立 開啟臺灣運動文化新頁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5)日於行政院會聽取教育部「運動部籌備進度」報告後表示,運動部預計將於9月9日國民體育日掛牌成立,請教育部體育署依期程掌握各項籌備進度。未來運動部將以「組織新造、思想翻新、全新推動」為主軸,秉持「提倡全民運動風氣、強化選手培育及權益保障、推動運動產業發展、推展國際運動事務,並強化適應運動」等各大精神,開啟臺灣運動文化新的一頁。

卓院長指出,運動部logo視覺設計規劃,以國人熟知的臺灣隊長手勢為發想,結合運動部及Team Taiwan的意涵,搭配象徵聖火的橘色及動能的黃色,營造出運動部明亮且具行動感的意象。在運動部正式成立前,卓院長請教育部體育署以此概念及意涵,持續規劃及推動全國運動事務,並全力籌辦9月9日成立運動部事宜。

9 月 9 日國民體育日揭開運動新篇章 延續臺灣隊長精神成為全新的運動部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今(15)日於院會聽取「運動部籌備進度及視覺設計」報 告,教育部報告運動部各項籌備進度,以運動壯大臺灣為願景,用全新的概念推出:1 新造、2 翻轉、3 推進的運動政策,透過 1 部 1 署 3 中心的組織架構,辦理全國運動事務,推動競技運動全民化、強化選手培育及權益保障、全民運動產業化發展運動經濟、推展臺灣品牌國際賽事加強運動外交。 

1 新造

為組織新造,是指「運動部」為全新打造的部會,且採「運動(SPORTS)」 命名,展現嶄新視野接軌國際,推動我國運動政策;多元用人,包含一級業務單位主管及署長雙軌制、多元職系任用及進用具運動及產業專長之聘用人員。

2 翻轉

是 2 項思維翻轉的政策,要轉換國民的思維,重視全民運動,以推動競技運動全民化,擴大運動人口,並引導體育班轉型朝向社團化及社區化發展。

3 推進

是 3 項全新推進的政策,推動特定體育團體改革 2.0、全民運動產業化及加強推動運動外交,以達成運動壯大臺灣的願景。

運動部及全民運動署的辦公廳舍選址,以國家發展委員會「均衡臺灣」理念, 並考量中央部會與行政院及立法院行政聯繫之即時性與便利性,1 部、1 署及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設置於北部,將現有體育大樓及租用中繼辦公室結合使用, 南部以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及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為推動基地,未來將持續尋求可容納運動部及全民運動署辦公場所設址,共同推動全國運動事務。 

運動部視覺設計由獲得第六屆「總統創新獎」個人獎殊榮的劉耕名與他的團隊 Bito 甲蟲創意有限公司所設計,發想於 2024 年棒球 12 強賽中,臺灣隊隊長陳傑憲在擊出全壘打後,比出胸口一個象徵臺灣的框,呈現 Team Taiwan 的精神,用全民熟悉的手勢轉化視覺設計的起點,利用負空間的設計手法將外輪廓與負空間中呈現「S」,具有 Ministry of Sports 的意象,亦有 TT—Team Taiwan 的意涵,搭配色彩結合聖火橘(象徵堅持與榮耀)及動能黃(象徵熱力與速度),傳達運動場上的拼搏與前進,營造出運動部明亮且具有行動感的品牌印象,設計成為代表全新運動部的部徽。

國民體育法第 6 條明定每年 9 月 9 日為國民體育日,為我國體育運動重要節日,法規明定各級政府於當日加強全民健身宣傳,與成立運動部及全民運動署理念相符,歷經 1 年的籌備、研議及規劃,融合各方建議,集結國人期待,成立運動部及運動部全民運動署,將於 9 月 9 日國民體育日揭開運動新篇章。














立法院三讀通過成立運動部相關組織法案

立法院院會今(7)日三讀通過成立「運動部」有關的7案組織法案,制定「運動部組織法」、「運動部全民運動署組織法」及「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設置條例」3案,以及修正「行政院組織法」、「教育部組織法」、「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設置條例」及「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4案。

成立「運動部」獲立法院朝野支持,教育部體育署鄭世忠署長前往立法院議場感謝立委們在本會期推動組織法三讀通過,期盼能於今(114)年掛牌運作,讓臺灣運動發展走向下一個嶄新的階段。

113年9月起,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以「體育暨運動發展部諮詢小組」召集人身分主持4次會議,凝聚各界共識,順利在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提出組織法草案,行政院規劃「運動部」組織架構設「1部1署3中心」推動全國運動業務,打造一個運動平權、社會包容及永續發展的國家,並強化臺灣的國際參與及影響力。

「運動部」專責綜理全國運動政策,下設專責次級機關「全民運動署」,另增設「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強化全民運動及運動產業事項之執行,並透過現有「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與「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共同合作執行競技運動人才培育及運動科學研究及應用。

運動部相關組織法案制定及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一、修正「行政院組織法」第3條:為辦理全國運動業務,促進全民運動,發展運動之教育、競技、產業與外交,增設「運動部」。

二、制定「運動部組織法」:明定設立目的及隸屬關係、權限職掌、組織,並明定設次級機關「運動部全民運動署」等事項;並定明本法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三、制定「運動部全民運動署組織法」:明定設立之目的及隸屬關係、權限職掌及組織等事項,並定明本法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四、制定「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訂定設立目的、組織型態、監督機關、業務範圍、經費來源、財產之使用管理、相關規章或內部規定之訂定程序、董事會及監事會之組成及任務、設執行長及任務、董事、監事及執行長之利益迴避事項及其他事項,並定明本條例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五、修正「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設置條例」:修正監督機關、業務範圍、董事及監事之消極資格、董事長聘任辦法之授權範圍、董事、監事及執行長之利益迴避事項;增列因業務需要取得公有財產或使用之方式、依任務性質遴派專業人員駐境外辦事、自主財源及其運用管理相關事項;刪除董事、監事續聘次數限制。

六、修正「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修正監督機關、業務範圍、董事及監事之消極資格、執行長之利益迴避相關事項;增列依任務性質遴派專業人員駐境外辦事、自主財源及其運用管理相關事項;另刪除董事、監事續聘次數限制。

七、修正「教育部組織法」第2條、第5條、第9條:修正掌理事項,及刪除設體育署之規定。

體育署表示,我國競技運動成績在穩定中成長,也因此,全民運動及觀賽風氣逐漸提升,展望國家未來的運動政策,除了讓世界持續看見臺灣在運動場上發光發熱,也要給予國人全新的運動參與,強化重視全民運動的投入。此時,「運動部」的成立,除了讓政府成為競技運動的堅實後盾,結合「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及「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儘可能提供最完善的行政後勤支援,努力為選手打造最好的競爭條件,期許選手能發揮最大的競爭實力,為臺灣爭取榮耀。

也特別設立全民運動署將運動推展進入社區,提升國人規律運動習慣,使運動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藉此能夠誕生更多的優秀運動選手,提升國際競爭實力,培育更多臺灣之光。

此外,運動產業產值可期,特設立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承「運動部」政策,推動擴大運動參與人口、社區運動產業化、運動場館普及化、賽事產業化、壯大運動產業生態系、促進產業投融資及企業贊助、培育運動產業各領域專業人才、舉辦臺灣品牌國際賽事等重點工作,帶動運動相關產業健全發展。

立法院三讀通過「運動部」之相關組織法案,成立「運動部」的法源依據,對於社會各界及立法院期許未來「運動部」關注議題,尚須進一步研擬業務規劃或政策方案,亦併掛牌成立事宜,如研擬處務規程、編制表,規劃運動部、全民運動署、運動產業發展中心揭牌,及業務移轉等辦理籌設作業,期「運動部」能於114年順利揭牌運作,讓臺灣運動發展走向下一個嶄新的階段。



LOCALCULTURETW體育暨運動發展部


運動部籌備規劃情形  院會議案

卓揆:籌設規劃運動部 打造運動平權、社會包容及永續發展國家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7)日在行政院會聽取教育部「運動部籌設規劃情形」報告後表示,為實現賴清德總統揭示的願景,以運動壯大臺灣的政策,行政院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將成立嶄新的專責機關「運動部」統籌相關業務,以打造一個運動平權、社會包容及永續發展的國家,並強化臺灣的國際參與及影響力。

卓院長強調,「運動部」組織架構採取新的思維設計,引入多元專業人才,規劃「1部、1署、3中心」,推動全國運動業務,下設「全民運動署」,辦理全民運動發展等業務;另增設「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促進運動產業發展,並透過「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與「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的合作,執行競技運動人才培育及運動科學研究與應用。

卓院長指出,國人對於「運動部」有高度期待,本次相關組織法及配套法案的提出及修正,請教育部加強論述,向立法院朝野黨團及社會各界妥為溝通說明。另針對「運動部」後續相關籌備事宜,請教育部儘速配合辦理,務期於明(114)年下半年「運動部」正式揭牌,讓臺灣的運動發展邁向新的里程,為國人創造無限可能。

另附歷次諮詢小組會議紀錄檔案,詳如網址:https://www.sa.gov.tw/PageContent?n=8498


行政院體育暨運動發展部諮詢小組第1次紀錄
PDF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今(17)日於院會聽取「運動部籌備規劃情形」報告,教育部說明落實總統政見規劃成立運動部進度,自5月起體育署啟動研擬作業,6至7月辦理4場論壇聆聽建言,卓院長於8月15日院會宣布行政院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籌備小組及諮詢小組,於8月至10月間各召開3次會議研議組織法草案及組織規劃,借重諮詢委員專業經驗、宏觀視野及多元意見,對於部名、成立目的、組織設計、跨部會合作及掌理事項等面向給予諸多建議,其中討論部名,多數委員認同以「運動部」更能展現全新部會的嶄新視野,並與國際接軌,就此定名「運動部」。

「運動部」以「運動壯大臺灣」為願景,「保障運動多元平權、促進社會包容及實踐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價值,推動「推動運動產業,促進幸福經濟」、「提倡全民運動,增進國民健康」、「推展運動外交,世界看見臺灣」、「強化選手培訓,保障選手權益」四大目標。

並以新的思維設計全新的組織架構,規劃「1部1署3中心」推動全國運動業務,成立「運動部」專責綜理全國運動政策,運動部下設專責執行機關「全民運動署」,另增設「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強化全民運動及運動產業事項之執行,並透過「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與「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共同合作執行競技運動人才培育及運動科學研究及應用。

研擬配合成立運動部之相關組織法案,本次修法重點,除了配合組織調整增訂及修正相關內容,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修訂由現行14個部會增為15個,另為推展國際運動事務,併修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與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增訂應業務需要,得報請監督機關核准,依任務性質遴派專業人員境外辦事,以及上級監督機關的變更。

經今日院會討論「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行政院組織法」、「教育部組織法」、「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設置條例」及「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修正草案5案、制定「運動部組織法」、「運動部全民運動署組織法」及「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3案及廢止「教育部體育署組織法」案,共計9案,通過後將報送立法院審議。

「運動部」成立獲各界高度共識與期許,在立法院新的會期期間全力推動組織法通過,期盼能於114年掛牌成立,讓臺灣運動發展走向下一個嶄新的階段。

LOCALCULTURETW體育暨運動發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