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市府每月定期召開交通改善小組會議,針對易肇事路口及交通瓶頸路段提出具體改善策略。例如「西大路地下道汽車禁止左右轉林森路(車流紓解率汽車增加13%、機車增加20%)」、「慈雲路上午尖峰號誌調整(埔頂路、埔頂二路等候時間減少60秒)」、「民生路步行環境改善計畫」短期內以標線改善北大路與民生路口行人穿越的安全性,中長期則推動騎樓順平計畫,改善全線步行環境。北大路與民生路口的交通改善已於113年7月完成,成為交通優化的里程碑。此外,學府路與東光路口的改善方案也於11月實施,開放機車於東光路直接左轉進入光復路,有效解決待轉格溢流與壅塞問題。
交通處表示,交通改善小組至今已通過多數改善方案,包含「慈雲路廊交通改善案」、「西大路與南大路、食品路口交通改善案」、「介壽路沿線交通改善案」、「光復路一段交通改善案」、「武陵路與大雅路口」、「東光路與食品路口」、「中華路三段(中山路至育英路)」、「天府路與延平路口」等,均已完成設計,目前正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並加速辦理工程設計及發包。
市府將持續針對市區交通瓶頸及危險路口進行改善評估,並採滾動式檢討,確保改善成效,為市民提供更友善的交通環境,實現交通安全與順暢的目標。
113-03-05。高市長視察竹市西門國小通學步道改善工程 打造安心通學人本城市
安心通學、人本城市。新竹市政府打造孩子更安全、更友善的步行環境!新竹市長高虹安今(5)日至西門國小視察通學步道工程,高市長表示,市府重視人本交通,極力打造行人友善的城市空間,為提供學童及民眾更舒適的通行環境,工程改善既有人行道鋪面,包含北大路、北新街及延平路一段範圍,總長約600公尺的人行步道,並將原有公共設施遷移、新設標線型人行道等,預計今年6月完工,達成交通暢行、行人友善施政藍圖。
高市長說明,西門國小擁有70餘年歷史,位在北大路及延平路交接處,學生人數眾多、人車流量大,改善前校園周邊步道因樹根隆起而破碎,步道上公共設施,像是台電電箱、電信箱及瓦斯管線等,占用步道空間影響行走動線,且因為西門國小位於市中心,社區民眾經常與車爭道,險象環生,這次工程將改善人行道鋪面、新設人行圍牆、調整號誌設施、道路AC鋪設、設置樹穴綠帶及植栽、改善無障礙坡道等。
高市長指出,目前工程完成進度約80%,待台電完成變電箱作業,整體工程預計年中完工,將帶給學校師生家長及用路人更安全、好行、寬敞、美觀的通學步道,市府也會全力督導工程品質,讓工程如期如質完工。
高市長強調,市府團隊致力打造學童安全的通學環境,在推動全齡交通安全教育上不遺餘力,竹市曾獲全國交通安全最高榮譽「金安獎」肯定。市府各局處皆積極爭取中央經費,並於去年成功申請通學步道及相關道路安全改善共30案,總核定金額約8.6億元,未來將持續建置學校與社區共享的通學步道,為社區大小朋友打造出舒適、安全、美觀的城市綠色步道生活圈。
教育處長陳木金說明,西門國小周邊通學步道改善工程,市府向中央國土管理署「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爭取補助2,263萬元,加上市府自籌497萬元,共計2,760萬元,改善包含北大路、北新街及延平路一段範圍,人行道鋪面重整長度約600公尺,平均寬度約2.4至8公尺,面積約4800平方公尺,感謝西門國小許慶恭校長與親師生及議會議員們的支持,市府團隊將持續努力建置學校與社區共享、安全、舒適的通學步道,盡快讓師生們行走在安全舒適的通學步道中,有安心通學環境,家長才放心。
西門國小校長許慶恭表示,感謝市府改善學校周邊通學步道環境,西門國小學生多,因位處市中心,平時車流量也大,上下學時段更是車水馬龍,因此通學步道的改善更為重要,這次西門國小通學步道改善工程,學校為更進一步友善人行道空間,讓台電電箱多處移設至校內閒置空間或綠帶,讓人行空間更完整,提高了親師生及社區民眾的行走安全,在確保學生交通安全的同時,提供友善的步行環境,期待創造「好舒適、好安全、好環境」三好的學校及社區步行環境。感謝市長、議員們對西門國小通學步道的關心與重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