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愛鄉網>社區營造
新北市侯友宜市長在「2024FAPCE 亞太社造論壇暨學術研討會」開幕致詞時表示,社造是造人的工程,靠的是不斷累積,從零到一、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鄰居變成社區,乃至於從現在到未來,社造還有無限的發展潛力;作為全臺人口最多的城市,新北市面對未知的變化,具有勇氣與改變的決心,近年責成局處成立「工作圈」,串聯區公所、社造團隊等公私部門整合與協調,推動永續經濟,利用大數據監測及規劃減災應變,努力深化在地社群連結;面對下一世代的臺灣,下一個社造的30年,希望能建立彼此跨領、跨世代共作、學習和分享的平臺,促進對話與合作。
新北市侯友宜市長參觀市府一樓大廳展出的「從鄰到一」新北社造展
新北市文化局長張䕒育說,在市府一樓大廳同步展出的「從鄰到一」新北社造展,以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的架構,打造「社造交誼廳」、「永續柑仔店」以及「城市研究室」三大主題區,透過共同工作室形式,活潑輕鬆地呈現精采的社造案例。開展首日邀請到採集人共作室創辦人陳科廷,從農業及生態背景出發,分享坪林北勢溪流域的地方知識學,和其他志同道合夥伴成為團體,關心環境保護、地方產業,新一代的社造青年,以自身行動力轉動社區。
採集人共作室創辦人陳科廷,從農業及生態背景出發,分享坪林北勢溪流域的地方知識學
「從鄰到一」新北社造展即日起至10月20日於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展出,期間有近30場的案例分享會、15場手作及體驗課程,相關活動免費體驗,現場開放報名,歡迎把握機會參與,更多活動資訊可至新北市文化局官網社造博覽會專區(https://reurl.cc/VMQLEQ)或新北市社區營造輔導中心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ommunity.newtaipeicity/)查詢。
「從鄰到一」新北社造展即日起至10月20日於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展出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08 15:17:39)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進入第三十年,透過不同世代的共同參與及協力合作,關心自己居住的土地,打造優質的社區文化並永續經營。新北市攜手臺灣社區營造學會,10月12日至10月20日在市府大樓共同辦理「2024FAPCE 亞太社造論壇暨學術研討會」及「從鄰到一」新北社造展。從國際論壇、社造分享會、手作課程等方面,讓民眾親身感受地方文化的活力。
呼應「社造30」,市府團隊規劃「從鄰到一」新北社造展,象徵從零到一、從鄰里擴大到地區,結合學會、信義房屋將市府一樓大廳打造成共同工作室(Co-working space),展現合作、連結、創造新意的精神,期間邀請多位社造人分享自身經歷、視角和生命故事。腦麻博士陳銘哲推動行無礙的走讀之旅,希望藉由自身科技專業與身體力行的反覆測試,產出友善路線,幫助更多需要無障礙服務的輪椅族、高齡長輩、親子家庭。浮游藝術共創工作室的黃俊齡,則介紹他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的青年們,以田野採集、舞蹈、音樂、戲劇等元素,帶領觀眾在戶外以浪漫詩意的方式,重新認識浮洲在地文化。
腦麻博士陳銘哲與姊姊運用多樣化攝影器材,紀錄走讀所見,邀輪椅族探索新北各個角落。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為了推動社會、環境、經濟等領域的永續,新北市將社區營造視為整體性的工作,因此跨局處成立「工作圈」,集結資源一起推動永續經濟、環境安全、努力深化在地社群連結,促進跨世代的對話與合作,實踐SDGs第17項指標不落下任何一個人的夥伴關係。欣逢社造在臺推動滿30周年,10月12、13日特邀請長期推動社造的單位,以及來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從事社造與地方創生的專家學者,進行世代對話與全球社群公共治理議題探討。
北漂青年黃俊齡提出社造《浮游共生計畫》,將藝術融入街頭巷尾,追求社區居民與環境共生共融。
社造30「從鄰到一」10月12日起至10月20日在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登場,有精采的新北社造團隊經驗分享、沉浸式虛擬面試體驗,及布藝鑰匙圈、淡海風種子香包、幸福平安符、部落植萃手染等手作課程,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至新北市文化局-社區營造-成果展現-社造博覽會查詢(https://reurl.cc/VMQLEQ),或關注新北市社區營造輔導中心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ommunity.newtaipeicity/)。
社造30「從鄰到一」10月12日起至10月20日在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登場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下稱文化局)補(獎)助辦理社區營造活動計畫,經審計部新北市審計處查核發現,申請案件數呈逐年下降趨勢,經函請研謀改善,已輔導發掘在地需求,鼓勵市民參與計畫提案,申請案件數已增加,且為近5年新高,有效促進市民參與社區營造活動。
審計處指出,文化局為喚醒市民對所居住社區的認識與關心,並凝聚共同意識,配合文化部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105至110年)暨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111至116年),持續補(獎)助辦理轄內社區營造活動,協助社區活化及永續經營,分為「一般性」、「基礎型」、「成長型」、「平台型」與「青年社造」等5 種類別,鼓勵市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培養公民意識以促進在地認同,為社區創造出更多的活力與文化特色。
然而,審計處於111年9月查核發現,108至110年度申請補(獎)助辦理社區營造活動案件數,由108年度之62件逐年下降至110年度之54件,且111年度截至8月底亦僅42件,推動社區營造量能有待提升,審計處遂於111年11月函請文化局研謀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文化局已持續加強輔導發掘在地需求,鼓勵市民踴躍參與計畫提案,並輔以獎助方式鼓勵青年積極參與社區營造活動,112年度申請補(獎)助辦理社區營造活動已增為63件,為近5年新高,且較111年度之42件增加21件,增幅達5成,有效促進市民參與社區營造活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123 11:40:28)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勇於突破創新,結合串流媒體,連續4年推出《新北動社造》電子雜誌,用最活潑的互動影音圖文,紀錄最感動人心的社造故事,讀者可不受時空限制,閱讀新北各地的社造人事物。最新一集《新北動社造》已經出刊,內容包括青年創新、多元平權等議題,也透過再度回訪,追蹤社造青年目前的發展。
這一集《新北動社造》收錄貢寮簡珮瑜守護里山環境提出的水牛文化保存行動;樹林青農邱昌宏以食農教育及農事體驗,促進北大特區新舊居民間的交流;鶯歌林威翰以人本交通串聯文史導覽,打造兼顧生態與人文的宜居環境;關注東南亞移工的One-Forty透過教育幫助移工找回自信;南洋台灣姊妹會串連新住民社群網絡,幫助婚姻移民女性自立自強;同時也追蹤曾受訪青年這些年來的努力成果,展現他們返鄉關懷在地的成長與蛻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為鼓勵全齡化的社造,透過落實在地行動的過程,提供不同世代間的對話機會,凝聚地方共識,不同過往的社造年度成果多以紙本圖文紀錄出版,搭配閱聽習慣的改變,特別連續4年推出動社造系列,走訪山海城鄉,納入42篇報導、13支影片,紀錄每個社造人努力活出理想的故事,透過創新及改變,讓更多人感同身受,進而一起加入社造行動。
歡迎至新北市文化局網站瀏覽更多《新北動社造》多采多姿,感動人心的故事(https://gov.tw/Lv3)。
這一集《新北動社造》收錄貢寮簡珮瑜守護里山環境提出的水牛文化保存行動;樹林青農邱昌宏以食農教育及農事體驗,促進北大特區新舊居民間的交流;鶯歌林威翰以人本交通串聯文史導覽,打造兼顧生態與人文的宜居環境;關注東南亞移工的One-Forty透過教育幫助移工找回自信;南洋台灣姊妹會串連新住民社群網絡,幫助婚姻移民女性自立自強;同時也追蹤曾受訪青年這些年來的努力成果,展現他們返鄉關懷在地的成長與蛻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為鼓勵全齡化的社造,透過落實在地行動的過程,提供不同世代間的對話機會,凝聚地方共識,不同過往的社造年度成果多以紙本圖文紀錄出版,搭配閱聽習慣的改變,特別連續4年推出動社造系列,走訪山海城鄉,納入42篇報導、13支影片,紀錄每個社造人努力活出理想的故事,透過創新及改變,讓更多人感同身受,進而一起加入社造行動。
歡迎至新北市文化局網站瀏覽更多《新北動社造》多采多姿,感動人心的故事(https://gov.tw/Lv3)。
2022-06-18。汐止青年廖珮璇促老屋成共學基地 不同世代暢談在地相同話題
【新北市訊】「水返腳街道博物館」是一間蒐藏多年汐止在地記憶的老屋,在新北社造青年廖珮璇和「返腳咖工作室」夥伴的努力下,從空間整理、設計到改造,並定時舉辦展覽、工作坊、導覽與讀書會等活動,參加的成員從7歲到80歲都有,歲數差距超過一甲子,讓老中青不同世代暢談相同的話題,使老屋搖身一變為共學基地。
110年以「水返腳街道博物館」計畫獲得新北市文化局一般性補助的廖珮璇,起初參加由在地青年組成的「返腳咖工作室」,自106年開始投入社造工作,陸續獲得新北市及文化部經費補助,進行刊物、街道博物館和策展。後續也接受青山國中小及至善汐止Wawa森林兒少社區聚點的邀約,展開合作,號召更多的汐止年輕夥伴加入共學。
廖珮璇表示,自己正職是做社區規劃,經常到許多地方,工作一段時間後,萌生了想把這份信念帶回從小養育自己的這塊土地。因此從踏查和共學開始,重新認識這塊土地,一起做些好玩的事情,不管是刊物、展覽或是共學活動,都是號召大家一起認識汐止的媒介,透過行動找回生活感,也不必事事都往台北跑。
廖珮璇進一步表示,106至109年是返腳咖行動能量最高的時候,由於成員同時都有正職在身,因此110年起步伐開始漸緩。不過當時團隊已經整理好「水返腳街道博物館」,加上還有一群在行動過程結識的各路汐止人,因此心想絕不能讓能量就此中斷,於是決定透過簡單的小計畫,延續大家對汐止的關心,進而挑選關於河、都市計畫、博物館為主題的共學,讓不同特質、各年齡層的夥伴都能夠持續參與。廖珮璇心滿意足的說,感到最開心就是邀請到移居汐止的都市計畫技師、以及在汐止深耕已久的生態工作者擔任講師,透過實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分享最真實的經驗,覺得非常有感也非常溫暖。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新北市111年社區營造一般性補助計畫第2梯次徵件,自即日起至7月5日止,只要年滿20歲就有提案資格,歡迎沒有經驗但有志從事社造工作的民眾踴躍提案,小試身手一下。補助金額最高新臺幣5萬元。詳情請至新北市文化局網站社造專區 https://www.culture.ntpc.gov.tw/ 或「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110年以「水返腳街道博物館」計畫獲得新北市文化局一般性補助的廖珮璇,起初參加由在地青年組成的「返腳咖工作室」,自106年開始投入社造工作,陸續獲得新北市及文化部經費補助,進行刊物、街道博物館和策展。後續也接受青山國中小及至善汐止Wawa森林兒少社區聚點的邀約,展開合作,號召更多的汐止年輕夥伴加入共學。
廖珮璇表示,自己正職是做社區規劃,經常到許多地方,工作一段時間後,萌生了想把這份信念帶回從小養育自己的這塊土地。因此從踏查和共學開始,重新認識這塊土地,一起做些好玩的事情,不管是刊物、展覽或是共學活動,都是號召大家一起認識汐止的媒介,透過行動找回生活感,也不必事事都往台北跑。
廖珮璇進一步表示,106至109年是返腳咖行動能量最高的時候,由於成員同時都有正職在身,因此110年起步伐開始漸緩。不過當時團隊已經整理好「水返腳街道博物館」,加上還有一群在行動過程結識的各路汐止人,因此心想絕不能讓能量就此中斷,於是決定透過簡單的小計畫,延續大家對汐止的關心,進而挑選關於河、都市計畫、博物館為主題的共學,讓不同特質、各年齡層的夥伴都能夠持續參與。廖珮璇心滿意足的說,感到最開心就是邀請到移居汐止的都市計畫技師、以及在汐止深耕已久的生態工作者擔任講師,透過實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分享最真實的經驗,覺得非常有感也非常溫暖。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新北市111年社區營造一般性補助計畫第2梯次徵件,自即日起至7月5日止,只要年滿20歲就有提案資格,歡迎沒有經驗但有志從事社造工作的民眾踴躍提案,小試身手一下。補助金額最高新臺幣5萬元。詳情請至新北市文化局網站社造專區 https://www.culture.ntpc.gov.tw/ 或「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新北市社區發展營造現況概述
一、面對變局勇於改變
二、把過去累積變成現今的力量
三、從民眾感受出發的文化生活圈議題
四、從多元到豐富
五、以社區營造作為轉動文化政策的核心工程
工作概況及簡史
新北市外來人口居多,可說是典型臺灣移民社會的縮影,外來人口或為求學、或為就業,無心亦無空閒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尤以人口聚集較多的都市為甚,相對的是民眾對公共事務漠視的結果,導致對社區缺乏認同感,及社區事務推動相當困難。為了因應這種狀況,92年成立了「社區營造中心」,不僅使其成為社區面對政府的特定窗口,也進一步成為政府與社區的溝通介面與平臺,透過深耕、有系統的方式營造社區,無論是公民意識的再教育、社區自主提案的輔導、或是計畫的執行、人才的培訓工作,都給予最大協助。93年至今持續以深化及廣化方式,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整合,一方面將過去曾接受過補助的社區納入營造對象,一方面也進行資源的串聯整合,使社造中心成為資源整合平臺,提供社區全面的服務及輔導。
施政重點:
(一) 扎根青年種子,打造以社區營造的為基礎的公民意識。
(二) 持續培養社區影像資源,強化社區與藝文活動,來塑造民眾的在地認同。
(三) 結合藝文館舍、社區大學與各級學校,活化社區資源,打造區域文化生活,從解決社區問題提升到公共議題參與。
(四) 推動新北市行政社造化,期待透過人才培力與營造點補助機制鼓勵社區間文化交流,發展社區特色,輔導社區自主營造能力。
未來展望
「社區營造」為促發社區居民自主、自發的關懷生活環境、發掘社區文化,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全面性活動,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為目標。本市推動社區營造有三個階段性任務:首先透過補助營造點各項活動,增進社區民眾的認同感,並辦理社區人才培訓,協助社區工作推廣。其次建立普遍、進階性的補助辦法,並安排社區觀摩、座談會及社區營造成果展,增加社區間交流的機會,使各社區能激發創意、開展視野,並促成彼此的連結互助。最後當社區居民自主意識產生後,社區組織開始自發性的推動社區工作,行政部門的工作重點便應逐漸由輔導轉為支援協助,以達永續性的社區營造。
接下來之工作目標將以行政社造化為主要推動方向,深化跨局處資源整合,推動社造培力制度之系統化,以生活圈的概念,開啟與鄰近縣市社造之議題連結,推動市府跨局處社區營造。此外,也以活動社造化之精神擴大社區參與之層面,將活動由外部招標規劃切割為部份內部規劃與執行,並強化社區參與執行在地文化慶典等大型活動之能力與產業經營之能力,藉以加強社區內部自我成長學習與培力機制。
新北市社區營造成果展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從實體活動改為網路及社區小旅行,並以「新新厝邊生活」為主題,策劃10場線上活動及2場體驗小旅行,並讓民眾上傳屬於自己的「新新生活點子」,就有機會獲得社區在地特色小禮。
今年受疫情影響,2021新北社造成果展虛實整合系列活動,邀請超過10組社區營造團隊共同策劃10場線上活動,跨域串聯山海城的社區社群,彼此交流與對話。另以山、海、城社區小旅行,展現新北在地生活魅力,讓民眾更能認識彼此的生活,也看見擁有包容、多元、共好精神的New Taipei Lifestyle。
首次參與社造成果展的「遊境感知所」團隊代表葉俞君表示,籌備階段走進其他團隊場域,交換彼此的社區日常是最有趣的部分,這個過程就像帶著旅行限定的旺盛好奇心,挖掘意想不到的驚喜。
逾70歲的泰山大科社區資深新北社造人阿員姊則說,這次線上教學對她而言是全新體驗,因為過往都是面對面直接教學,首次改由網路途徑,她每天都在想怎麼做線上教學的細節,盼能達到與現場一樣的教學效果。
10場線上體驗包含汐止金龍市場導覽、中和新住民的東南亞料理教學、新店暗坑文化秘辛分享、三芝型染日曆教學等,而平溪菁桐團隊則將礦工阿嬤的故事導入Gather Town,帶大家玩實境解謎。
2場在地體驗鎖定新莊、北海岸等區域,分別為「夜幕降臨,新莊時間靜止:散步清朝河港、夜訪地藏庵、深入都會叢林的人與水岸」,與「北海岸的真空練習:跟著潮汐呼吸、沙洲中耙文蛤、三芝型染年曆」。2條路線都由多個鄰近社區共同設計規劃,強調共創與實驗精神。
2020新北社造 「趣味厝邊」生活指南
「社區總體營造」自1993年12月提出以來,歷經20餘年的推動,不僅僅是一項地方文化基礎建設,也是提供公民參與最重要的基礎建設,讓民眾透過社造營造來營造社區,進而參與公共議題,解決地方問題。
2020年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以「趣味厝邊」為主題,繼續透過社區營造,鼓勵市民朋友揪團進行社造提案,挖掘地方特色,共同打造理想家園;本次邀集今年獲補助的營造點及青年社造、社會局、農業局、經發局,再加上貢寮區公所及林口區公所,總共35組社造團隊共襄盛舉,體驗新北社區35種超級好玩的生活方式,一起來上山下海、在城裡巷間玩耍,體會傳統及穿越未來的趣味生活。
跨世代交流 社造心法
35個社區單位在11月1日齊聚空軍三重一村傳授社造心法,依照區域發展特色,規劃山、海、城3種特色生活型態,帶來各自的在地故事、生活智慧或技藝傳承。包含林口地區子弟戲的文化記憶、從古地契看新店開發史、新住民與原住民的舞蹈交流、三重大拜拜辦桌文化、泰山產業的文化史,及礦業文化的產業紀錄及生命史等。現場也舉辦親子體驗手作活動、介紹地方知識的說故事工作坊等的「厝邊學堂」,等著大家一起來同樂。
各顯神通!山海城大會師
為了讓更多人感受新北社造的活力與趣味,更空軍三重一村18號眷舍,加碼推出為期2週的限時展覽「限時解密!山海城秘笈展」,在展場取得生活任務卡,走進新北的「海的廚房」、「山的書房」與「城的飯廳」,找到幫主人公一家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在這裡獲取更多新北生活智慧,任務卡更可以拿回家,組合成獨一無二的任務秘笈,回家後可參考任務秘笈帶來的靈感,在生活中實踐,創造屬於自己的新北趣味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