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2023 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

 

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

第22站。112-09-06。交通部視導連江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21112-07-25交通部視導嘉義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20112-07-24交通部視導嘉義市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19112-07-20交通部視導新竹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18112-07-13交通部視導花蓮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17112-07-12交通部視導臺東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16112-07-10交通部視導雲林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15112-07-05交通部視導屏東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14112-07-03交通部視導基隆市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13112-06-28交通部視導金門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12112-06-26交通部視導苗栗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11112-06-19交通部視導新竹市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十站112-06-14交通部視導澎湖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九站112-06-07交通部視導彰化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八站112-06-01交通部視導南投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七站112-05-31交通部視導高雄市 中央及地方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第六站112-05-29交通部行人安全視導 宜蘭縣府展現行人安全改善決心


第五站112-05-17交通部視導臺中市政府 跨局處展現改善交通行動力

第四站112-05-16交通部視導新北市政府跨局處合作通盤檢討通學路廊安全

第三站112-05-12臺北市中央與地方協力 行人環境改善需地方跨局處合作

第二站112-05-09。臺南市縣市政府行人友善環境 需各局處通力改善

第一站112-05-04。桃園市人行安全環境需整體規劃,成功取決於縣市首長決心

交通部組成視導委員,聽取各縣市人行安全環境改善簡報、實地查證及與地方縣市首長 (副首長) 綜合座談,規劃於5月至7月執行完成,屆時將再公布各縣市辦理成效。


168交通安全入口網    https://168.motc.gov.tw/

交通安全熊平安 | Facebook



















22站。112-09-06交通部視導連江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連江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22站)

 

21站。112-07-25交通部視導嘉義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嘉義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21站)

 

20站。112-07-24交通部視導嘉義市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嘉義市】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20站)

 

19站。112-07-20交通部視導新竹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新竹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9站)

 

18站。112-07-13交通部視導花蓮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花蓮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8站)

 

17站。112-07-12交通部視導臺東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臺東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7站)

 

16站。112-07-10交通部視導雲林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雲林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6站)

 

15站。112-07-05交通部視導屏東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屏東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5站)

 

14站。112-07-03交通部視導基隆市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基隆市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4站)

 

13站。112-06-28交通部視導金門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金門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3站)

 

12站。112-06-26交通部視導苗栗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苗栗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2站)

 

11站。112-06-19交通部視導新竹市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新竹市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1站)

 

第十站。112-06-14交通部視導澎湖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澎湖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0站)

 

第九站。112-06-07交通部視導彰化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彰化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9站)

 

第八站。112-06-01交通部視導南投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南投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8站)

 

第七站。112-05-31交通部視導高雄市 中央及地方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高雄市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7站)

 

第六站。112-05-29交通部行人安全視導 宜蘭縣府展現行人安全改善決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高雄市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6站)

 

第五站。112-05-17交通部視導臺中市政府 跨局處展現改善交通行動力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臺中市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5站)

 

第四站。112-05-16交通部視導新北市政府跨局處合作通盤檢討通學路廊安全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新北市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4站)

 

第三站。112-05-12。臺北市。中央與地方協力 行人環境改善需地方跨局處合作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臺北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3站)

 

第二站。112-05-09。臺南市。縣市政府行人友善環境 需各局處通力改善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臺南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2站)

 

第一站。112-05-04。桃園市。人行安全環境需整體規劃,成功取決於縣市首長決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桃園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1站)

 


【連江縣】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22站)

 

112-09-06。交通部視導連江縣 共同營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

交通部9月6日召集內政部營建署、警政署、教育部及運輸研究所等單位,視導連江縣政府,展開「112年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第22站,就人行車行空間改善、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行人及高齡友善示範區、路口停讓行人執法等聽取簡報及實地查證。

連江縣政府由陳冠人副縣長帶領團隊統籌分工,連江縣已就人行車行空間於111-112年提出改善工程,包括人行道拓寬、道路改善工程、危險路段手孔降挖工程,視導委員聽取簡報及對已提報營建署未來改善工程實地現勘,提供更細緻的做法與改善建議,並一致決議將進行完整的行人安全環境總健檢,提出短中長期改善規劃。
今天視導小組到現地視導介壽國中小前路口,針對校門口建議設置完整的交通設施、增設安全停等空間,建立行人安全步行系統。

連江縣雖是離島也是以觀光立縣,兼顧在地居民生活,同時積極辦理觀光活動,連江縣道路崎嶇、坡度陡,因此以鄉親的運動、就醫、交通及道路品質等行人通行空間串連為基礎,建構觀光設施的美好,讓民眾願意一來再來,提供鄉親、遊客及學子安全的交通環境及一條順、平、續進的人行通道,中央及地方政府間互相合作,首長有決心,基層才有決心,縣市政府營造行人友善環境,需各局處通力改善。

連江縣是「交通部行人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視導」最後一站,現階段專案視導結束是下一階段開始,各縣市政府將於112年12月31日前提出完整人行安全環境改善行動方案,全面訂出改善期程,分年、分期編列經費或爭取預算推動。


社論/人本交通 停讓文化 - 馬祖日報

每年9月是我國的交通安全月,今年交安月的主題是「人本交通-停讓文化」,口號是「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本縣在9月已進行多場跨機關聯合宣導活動,相關單位前進機場、港口、景點、校園等地,希望透過各項宣導活動提升鄉親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建構本縣以人為本的交通安全環境。

 馬祖的車流量雖不如台灣都會區,但馬祖地理上坡度陡、轉彎多,並且春季霧濃、冬季風大,道路交通視覺死角多,一不小心駕駛人將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同時馬祖村內停車不易,巷弄道路狹小,也增加交通意外發生的機會。因此在馬祖行駛車輛,千萬不要以為車少而鬆懈駕駛安全防護意識,反而更應該要隨時提高警覺,注意路況、車況,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今年交安月的主題是「人本交通-停讓文化」,這個主題提醒了我們,交通應該要以「人」當作中心進行延伸發展,而不是以「車」做為中心,「人」是交通系統中的最高價值。地區駕駛應要記住慢行和停讓的重要性,同時本縣行人也應要遵守交通規則,相互彼此尊重,透過停讓文化,落實人為本的價值,營造四鄉五島友善交通環境。

 今年交安月的口號是「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每一位汽機車駕駛人,下車後就是行人,因此我們應該要換位思考,重視行人安全,今天你停下來,明天別人也會為你停下來。地區汽機車駕駛應要慢、看、停,「慢」路口放慢速度,「看」注意周遭人車,「停」停讓行人通過,呼籲地區駕駛者重視行人優先的人本交通觀念,養成安全道路駕駛習慣。

 另外,本縣市是以觀光立縣,沒有安全,就沒有觀光,發展觀光的第一個前提就是要做好旅遊安全,由於多數散客島內移動的方式是租賃機車,因此提醒本縣機車租賃業者應該注意車輛狀況,為遊客把關車輛安全標準,是人本交通價值的展現。業者在機車出租前應確保車輛的安全標準,如煞車系統、燈光系統及輪胎胎紋等車況,避免車況因未達安全標準,而發生交通事故。

 回顧馬祖近三年道路交通事故,110年有49起、受傷59人,111年有58起、受傷77人,112年有57起、受傷72人,每一起交通事故都會造成財產損失,甚至是生命危害,因此本縣道路交通安全議題不能予以忽視,希望夠過全民重視人本交通、落實停讓文化,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讓本縣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更加安心。


社論/打造高齡友善行人示範區 - 馬祖日報

為改善全國各縣市行人安全環境,交通部召集內政部營建署、警政署、教育部及運輸研究所等單位組成專案視導小組巡迴全國,日前在馬祖最後一站的視導行程中親身體驗馬祖特殊地形的道路型式與人行道配置,建議應針對地區特性來進行整體改善評估,希望能讓地小島散的連江縣成為全國友善行人的示範區。

 根據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的統計顯示,2022年台灣有394位行人因為交通事故死亡、1萬6千餘人受傷,平均每天有近47位行人在道路上傷亡。近期台灣本島發生數起車子不禮讓行人造成的傷亡意外,讓國內交通與道路設計再度成為民眾關注焦點。

 從媒體報導得知,各縣市政府在規劃道路人行道或騎樓管理時都有不同程度的在地特色,有的是因應當地民眾的長期習慣需求,有的是配合地形做特殊規劃等,但早期便宜行事的作法如今都被用放大鏡檢視,不少縣市道路交通主管機關也因為社會輿論的重視而有了改革動作。

 事實上內政部早在110年部務會報通過修正標準,明定市區道路均應留設人行道,希望提高人行道的普及率;另也增訂新闢及改善的人行道,原則不劃設機車格位,以停車彎型式設置來替代,還給行人一個安全的通行環境。交通部與內政部也針對全國道路安全進行總體檢。近年來馬祖地區爭取不少營建署道路生活圈計畫用以改善道路,其中人行道列為必要項目,而且寬度不得少於1.5公尺,相較於馬祖早期的道路建設,現在對人行道要求是越來越高。

 道安委員會召集人沈慧虹表示,馬祖地區交通狀況一直相對安全單純,但不表示沒有改善空間,希望透過通盤檢討,由中央、地方通力合作,務實改善基礎設施。馬祖各鄉基本上車流量並不大,道路因地形而起伏甚大,路肩人行道的規劃考量要比台灣本島要複雜許多。人行道因陡坡必須有止滑功能,又大部份路段係開挖山坡而來,人行道護欄也是必要設施。人行道在規劃及建設時包括功能及景觀面都要納入,在建設經費上自然會比較高。

 除了道路人行道外,馬祖應立即推動改革的是各村社區的騎樓人行道管理工作,諸如人口較多的南竿介壽、馬港社區、北竿塘岐、坂里社區等,騎樓人行道順暢度不足,民眾隨意堆置雜物造成行人不便,這些需要公部門及民眾鄉親共同來努力才能澈底改善。馬祖全區都是觀光區,遊客與住民的活動空間重疊,營造友善人行空間就是營造友善旅遊環境,中央有經費、地方有想法,就能聯手打造高齡友善行人示範區。


交通部行人安全改善視導小組抵馬視察 - 馬祖日報


交通部組成行人安全改善視導小組6日抵達連江縣政府,並實地前往介壽國中小現勘。(圖/文:馮紹夫)


【記者馮紹夫報導】為改善全國各縣市行人安全環境,交通部召集內政部營建署、警政署、教育部及運輸研究所等單位組成專案視導小組巡迴全國,昨天最後一站來到連江縣,就人行車行空間改善、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行人及高齡友善示範區、路口停讓行人執法等聽取簡報及實地現勘。

道安委員會召集人沈慧虹表示,連江縣交通狀況一直相對安全單純,但不表示沒有改善空間。沈慧虹說,透過這次通盤檢討,由中央、地方通力合作,務實改善基礎設施,透過車輛減速計畫、高齡友善行人示範區等規劃,共同營造馬祖交通友善的旅遊環境。

會議6日上午9時30分在縣府3樓會議室召開,是馬祖第一次針對行人道路安全檢視進行會議。縣府由副縣長陳冠人率團隊,包括交旅局、教育處、警察局、工務處、公車處等單位均出席會議。

各單位進行簡報說明近年道路安全改善及檢討措施。工務處指出,持續爭取道路生活圈修繕路段,並拓寬道路與人行步道,以南竿中央大道為例,人行道從原有0.8m,拓寬至1.2m到1.5m,以及手孔降挖97處,大幅減低車輛打滑問題。

視導小組特別重視學區行人安全問題,實地前往介壽國中小校門口現勘,介壽國中小外的中央大道,是馬祖車流量最大路段之一,周邊公務機關林立、人口數多,每逢上下班、上下學時段人車壅擠;為此,縣府特別爭取移動式紅綠燈一座,維護學童安全。

視導小組羅孝賢教授指出,馬祖雖然交通事故少,但地形崎嶇對路況不熟的機車族觀光客仍是隱憂,建議可透過完整的人車共存計畫,拓寬人行道、減少車流量達成車輛減速;另外,高中生騎機車安全亦須特別注意,盼馬祖能成為全國交通安全示範區。

副縣長陳冠人感謝視導小組為地區交通改善提供真知灼見。陳冠人表示,在中央部會經費支持下,馬祖道路安全、行人環境均大幅改善,有關視導小組提出的意見,會後各單位可針對可改進地方向運研所窗口提出詢問並執行改善,共同營造行人友善環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113 年連江縣道路交通安全執行計畫


連江縣既有市區道路景觀與人行環境改善 綱要計畫案 【期末定稿】97年12月

https://www.matsu.gov.tw/upload/f-20170630172222.pdf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專題網>友善環境


TWECOLIVING臺灣國家公園


臺灣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網站    http://np.cpami.gov.tw/accessibility/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https://www.nps.gov.tw/國家公園/年度成果.html


2022-08-10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所新增一處: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橋」

營建署表示,為滿足臺灣高齡社會及行動不便者對戶外活動與探索國家公園自然、人文之需求,致力於建置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並由內政部公告為無障礙活動場所提供民眾使用,今(111)年4月28日公告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橋」為第19處無障礙活動場所。

營建署表示,「小油坑橋」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繼二子坪遊憩區、小油坑遊憩區及擎天崗草原景觀區公告為無障礙活動場所後,增加的第4處無障礙活動場所。

本次公告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橋」位於陽金公路最高點,因天氣影響雲霧變化莫測,眺望小油坑、竹子湖及大屯山等景觀別有一番樂趣,該無障礙活動場所係利用陽金公路改道後重新整理提供遊憩使用,以原路折返長約150公尺的無障礙步道串接觀景平台、涼亭及停車場等服務據點,是全齡家族散步及觀察徐徐飄升噴氣孔火山地質特殊景觀的絕佳地點。

持續建構綠色友善環境共享無障礙活動場所

營建署表示,依據「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現各國家公園管理處已建置並公告19處無障礙活動場所,可提供約14.35公里無障礙步道,各無障礙活動場所皆具特色,適合闔家三代同遊。未來將持續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規劃、改善整體遊憩品質等工作,以營造友善環境,讓更多民眾能親近及體驗國家公園之美。



2022-05-18營建署公告台江國家公園「南灣遊憩區」為第18處無障礙活動場所

營建署於今(111)年4月19日公告台江國家公園「南灣遊憩區」為第18處無障礙活動場所,為台江國家公園繼黑面琵鷺賞鳥亭及網仔寮汕無障礙活動場所之後的第3處無障礙活動場所。

營建署表示,依據「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現已建置並公告18處無障礙活動場所,可提供約14.2公里無障礙步道,各無障礙活動場所皆具特色,適合闔家三代同遊。

新增1處自然資源豐富無障礙活動場所

營建署表示,為滿足臺灣高齡社會及身心障礙者對戶外活動與探索國家公園自然、人文之需求,致力於建置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並由內政部公告為無障礙活動場所提供民眾使用。

本次公告的台江國家公園「南灣遊憩區無障礙活動場所」位於七股潟湖最西邊的南灣碼頭,是欣賞紅樹林、落日餘暉及遠眺頂頭額汕、網仔寮汕(當地居民稱沙洲為汕)的絕佳地點,透過長約200公尺的無障礙步道串接南灣碼頭、無障礙廁所、戶外活動廣場、休憩廊道及停車場等服務據點,來到這邊可搭乘娛樂漁筏遊七股潟湖至網仔寮汕(上下漁筏需有人協助),航程中可以飽覽潟湖的生態、蚵棚與沙洲美景,適合全齡家族一同到訪,探索豐富的自然生態、海岸風光及認識蚵仔的生長、養殖與採收過程。

持續建構綠色友善環境共享無障礙活動場所

營建署最後表示,未來將持續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規劃、改善整體遊憩品質等工作,以營造友善環境,讓更多民眾能親近及體驗國家公園之美。




營建署表示,為滿足臺灣高齡社會及身心障礙者對戶外活動與探索國家公園自然、人文之需求,致力於建置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於今(111)年1月6日公告雪霸國家公園「汶水服務區」為第17處無障礙活動場所,該場所是探訪雪霸國家公園的最佳起點。

持續建構綠色友善環境共享無障礙活動場所

營建署指出,本次公告的雪霸國家公園「汶水服務區無障礙活動場所」位於苗栗縣大湖地區,是民眾拜訪草莓故鄉時,也會一起同遊的重要景點-汶水服務區。在此放鬆心情,盡情享受園區內遼闊的大草地、群山環繞、蟲鳴鳥叫等大自然美景與生態。

營建署進一步表示,雪霸國家公園為提供各年齡層皆可親近的服務空間,積極推動無障礙環境與步道的建置。本次透過近1公里的無障礙步道來串連服務區內各項遊憩據點,包含行政中心、生態湖、販賣部及戶外活動廣場等。此外,汶水遊客中心提供完整的國家公園資訊、自然資源展示及貼心解說服務,適合全齡家族同遊,一同前來領略雪霸國家公園的四季之美與友善環境。

營建署表示,依據「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已建置並公告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等17處無障礙活動場所,提供約14公里無障礙步道,各無障礙活動場所皆具特色,適合闔家三代同遊。未來將持續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規劃、改善整體遊憩品質等工作,以營造友善環境,讓更多民眾能親近國家公園,享受優質體驗活動。



2021-12-29營建署公告第16處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所

營建署於今(110)年12月2日公告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史館」為第16處無障礙活動場所,該場所為見證戰地文化史蹟步道,有別於其他自然景觀賞景步道,可提供更豐富、多樣的無障礙環境,讓民眾體驗遊憩臺灣國家公園之美。

新增1處具戰地特色無障礙活動場所 適合全齡到訪體驗

營建署表示,為滿足臺灣高齡社會及身心障礙者對戶外活動與探索國家公園自然、人文之需求,致力於建置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並由內政部公告為無障礙活動場所提供公眾使用。

本次新公告的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史館無障礙活動場所」位於震驚中外的古寧頭戰役區域範圍內,園區以戰役意象為主題,並打造無障礙步道等友善設施串聯園區內據點,步道入口處牆面保留射台等軍事設施,步道鋪面仿制戰車履帶意象營造出戰地氛圍特色,連結停車場、反空降堡砲陣地、大勇士雕像、金門之熊-戰車至戰史館等據點,長約450公尺,步道為人行、無障礙共線步道,適合全齡家族到訪進行一場精采的戰地歷史文化體驗。

持續建構綠色友善環境共享無障礙活動場所

營建署表示,依據「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已建置並公告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等16處無障礙活動場所,可提供約13.05公里無障礙步道,各無障礙活動場所皆具特色,適合闔家三代同遊。未來將持續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規劃、改善整體遊憩品質等工作,以營造友善環境,讓更多民眾能親近國家公園,享受更多優質體驗活動。

為強化高齡化社會的公共支持,方便高齡、行動不便者或孩童走入國家公園,親近臺灣獨特且豐富的山巒水域,本署積極建構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並由內政部公告為無障礙活動場所提供大眾使用。

建構綠色友善環境 再新增3處活動場所

繼去(109)年10月26日公告太魯閣國家公園「山月吊橋步道無障礙活動場所」後,於同年12月23日再公告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無障礙步道」長約433公尺,塔塔加遊憩區景緻十分美麗,天然植被隨海拔變化而異,林相次第變化豐富,步道於林間蜿蜒前進,悠遊其間享有山林之樂;同日公告墾丁國家公園「龍磐公園無障礙步道」長約162公尺,無障礙通路連結臨海賞景台地,區內有崩崖、滲穴、石灰岩洞、紅土等地形景觀,倘佯在遼闊的草地上,可遠眺曲折有緻的海岸、陡峭的崩崖,此外日出絢爛的彩霞,以及夜晚耀眼的星空,更是獨特的景觀;110年2月17日公告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憩區無障礙步道」長約990公尺,武陵遊憩區位在高山地區,常有雲霧繚繞山谷景象,櫻花鉤吻鮭是該地區最具稀有性與獨特性的生態旅遊資源,無障礙通路從桃花莊為起點,連接武陵遊客中心、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松林大道、蔣公行館、梅花林等知名景點。

推行無障礙環境計畫 打造友善旅遊路線

依據104年10月22日頒行的「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本署已建置並公告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無障礙步道」等15處活動場所,可提供約12.6公里無障礙步道,各無障礙活動場所皆具特色,適合闔家三代同遊。未來,本署將持續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無障礙環境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改善。
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所公告一覽表
位置名稱說明備註
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戶外無障礙步道暨周邊無障礙環境無障礙步道164公尺及車位、廁所、戶外桌椅、觀景平台等周邊設施106.01.04公告
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賞鳥亭戶外無障礙步道暨周邊無障礙環境無障礙步道280公尺及賞鳥亭、車位、廁所、座椅等周邊設施106.07.04公告
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遊憩區無障礙活動場所無障礙步道1.8公里及涼亭、車位、廁所、座椅等周邊設施107.03.12公告
墾丁國家公園臺灣最南點無障礙活動場所無障礙步道472公尺及觀景臺、車位、座椅等周邊設施107.07.24公告
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自然中心無障礙活動場所無障礙步道550公尺及車位、廁所、輪椅充電處等周邊設施107.07.24公告
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遊憩區無障礙活動場所無障礙步道295公尺及車位、廁所、輪椅充電處等周邊設施108.01.04公告
墾丁國家公園南灣遊憩區無障礙活動場所無障礙步道200公尺及觀景台、車位、桌椅等周邊設施108.07.25公告
金門國家公園中山林遊憩區無障礙活動場所無障礙步道5.5公里及車位、廁所、座椅等周邊設施107.08.30、109.01.14公告
陽明山國家公園陽明山擎天崗草原景觀區無障礙步道無障礙步道433公尺及車位、廁所、輪椅充電處等周邊設施109.01.20公告
墾丁國家公園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無障礙步道無障礙步道100公尺及車位、廁所、桌椅等周邊設施109.04.06公告
台江國家公園網仔寮汕無障礙步道無障礙步道540公尺及周邊設施109.04.16公告
太魯閣國家公園太魯閣山月吊橋步道無障礙活動場所無障礙步道675公尺及廁所、車位、觀景台、座椅等周邊設施109.10.26公告
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無障礙步道無障礙步道433公尺及車位、廁所、觀景台等周邊設施109.12.23公告
墾丁國家公園龍磐公園無障礙步道無障礙步道162公尺及車位等周邊設施109.12.23公告
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憩區無障礙步道無障礙步道990公尺、解說牌、電梯、廁所及停車位等周邊設施110.02.17公告


2020-05-27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

國家公園多位於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之山林或濱海地區,建立「無障礙」環境深具挑戰性,然為因應臺灣高齡社會及行動不便者之需求,本署仍致力建置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於99年訂定「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104年為延續前開計畫修訂長期計畫(105-108年)階段,推行「每年提供至少1條無障礙步道」,108年更為擴充無障礙環境範圍及提升服務品質,再次修訂「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延長長期計畫(109-112年),持續推動建設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服務網絡。

在實質環境方面,本署已完成各園區既有建築物及其周邊無障礙環境改善,並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無障礙環境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改善。依據104年10月22日頒行的「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國家公園內的無障礙活動場所應由內政部公告。於106年1月4日公告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無障礙步道」、同年亦公告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賞鳥亭無障礙環境」,107年公告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遊憩區無障礙步道」、墾丁國家公園「最南點無障礙步道」及「龍鑾潭自然中心無障礙步道」等3處,108年陸續公告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遊憩區無障礙空間」及墾丁國家公園「南灣遊憩區無障礙步道」等2處,今(109)年更公告金門國家公園「中山林遊憩區無障礙活動場所」、陽明山國家公園「擎天崗草原景觀區無障礙步道」、墾丁國家公園「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無障礙步道」、台江國家公園「網仔寮汕無障礙步道」等4處,總計已達11處無障礙活動場所、可提供總長度約10.3公里無障礙步道。

本署籌劃每年提供至少1條國家公園無障礙步道,預定公告之無障礙活動場所尚有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無障礙步道」、太魯閣國家公園「山月吊橋無障礙步道」及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憩區無障礙步道」等3處,長度約為3.5公里,全數完成後將能提供長達約13.8公里之優質賞景步道。

本署同步推動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計畫,由各處完成無障礙環境整體規劃與整建,於資訊平臺提供無障礙旅遊友善行程及活動資訊,以提升無障礙旅遊服務品質及政府為民服務形象,已完成「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導覽手冊」及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摺頁10式,有需要的民眾可於內政部營建署網站及臺灣國家公園網站逕行下載列印使用,並於109年1月出版「自由自遊:臺灣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攻略」專書,進一步介紹國家公園景點與無障礙步道、活動場所及其提供的無障礙服務等精彩內容,藉以廣為宣傳無障礙旅遊資訊。

國家公園長久以來營造有利於高齡者與行動不便者的友善環境,未來將持續建構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網絡藍圖,並透過生態體驗與落實環境教育,致力臺灣國家公園永續經營管理向上提升進化,以提供更豐富多樣的無障礙環境供國人體驗遊憩。


推動國家公園友善環境 提升無障礙服務品質 | 2020脊梁山脈旅遊年


2020-02-26

為強化高齡化社會的公共支持,方便高齡、行動不便者或孩童走入國家公園,親近臺灣獨特且豐富的山巒水域,本署積極建構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針對活動場所的出入口、通路、使用區域等提供友善設施及標示,並由內政部公告為無障礙活動場所提供大眾使用。

截至今年1月,本署已完成各園區既有建築物及其周邊無障礙環境改善,並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無障礙環境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改善。依據104年10月22日頒行的「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已建置並公告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無障礙步道」等9處活動場所,可提供約9.6公里無障礙步道;建置中預定公告之無障礙活動場所尚有「台江國家公園網仔寮汕」等5處,總長度約為4.4公里,全數完成後將能提供長達約14公里之優質賞景步道。

推行無障礙計畫 提升無障礙服務品質

為持續改善整建無障礙環境,提供更完整的無障礙旅遊服務,本署將在秉持國家公園保育宗旨的前提下,擴充修訂「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之長期計畫(109-112年),除持續推動點狀的遊憩據點無障礙設施及線狀的無障礙步道建置外,更將進行各國家公園面狀的無障礙環境整合檢視及品質提升,讓更多行動不便者、全齡家族親近國家公園,並透過生態體驗與落實環境教育,致力實現臺灣國家公園永續發展之願景。

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改善工程




2019-09-27

為因應臺灣高齡社會及行動不便者之需求,本署致力建置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國家公園多位於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之山林或濱海地區,建立「無障礙」環境深具挑戰性,本署乃於99年訂定「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104年為擴充無障礙環境範圍及提升服務品質,更延續前開計畫,擴充修訂長期計畫(105-108年)階段,推行「每年提供至少1條無障礙步道」,期將國家公園從「無障礙設計」環境提升到「通用設計」環境,擘劃建設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服務網絡。

在實質環境方面,本署已完成各園區既有建築物及其周邊無障礙環境改善,並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無障礙環境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改善。依據1041022日頒行的「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國家公園內的無障礙活動場所應由內政部公告。繼10614日公告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無障礙步道」、74日公告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賞鳥亭無障礙環境」、107312日公告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遊憩區無障礙步道」、724日公告墾丁國家公園「最南點無障礙步道」、「龍鑾潭自然中心無障礙步道」及830日公告金門國家公園「中山紀念林遊憩區無障礙步道」、10814日公告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遊憩區無障礙空間」等7處活動場所後,今(108)年725日再次公告位於墾丁國家公園之「南灣遊憩區無障礙活動場所」。

本署籌劃每年提供至少1條國家公園無障礙步道,全數完成後,將能提供長達約10公里以上之優質賞景步道,預定建置並公告之無障礙活動場所尚有7處:陽明山國家公園「擎天崗草原景觀區無障礙步道」、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無障礙步道」、墾丁國家公園「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無障礙步道」、太魯閣國家公園「山月吊橋無障礙步道」、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憩區無障礙步道」、金門國家公園「中山林青山坪及三友園無障礙步道」、台江國家公園「網仔寮汕無障礙步道」。

另在軟體建設方面,本署以各國家公園99年盤點之園區既有建築物暨周邊無障礙環境資料為基礎,於104年再進行第2次盤點作業並建置各國家公園之基礎設施資料,盤點內容包含:對外服務建築物暨周邊無障礙環境(包括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中心、遊客中心、管理站等)、各分區對外服務戶外無障礙基礎設施,以作為日後推動及改進之參考資料,並建置公共設施資訊系統。

本署另同步推動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計畫,除海洋國家公園尚無提供遊憩功能外,由各處完成無障礙環境整體規劃與整建,並提供無障礙旅遊友善行程建置於資訊平臺,廣為周知相關活動資訊,以提升無障礙旅遊服務品質及政府為民服務形象。目前已完成「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導覽手冊」1式及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摺頁10式,有需要的民眾可於內政部營建署網站及臺灣國家公園網站逕行下載列印使用。

國家公園長久以來致力於營造有利於高齡者與行動不便者的友善環境,未來將在不違反國家公園設立宗旨之前提下,建構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網絡藍圖,並透過生態體驗與落實環境教育,致力臺灣國家公園永續經營管理向上提升進化,以提供更豐富多樣的無障礙環境供國人體驗遊憩。



2018-05-30

國家公園多位於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之山林或濱海地區,建立「無障礙」環境深具挑戰性,然為因應臺灣高齡社會及行動不便者之需求,內政部營建署致力建置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於99年頒行「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104年為擴充無障礙環境範圍及提升服務品質,更延續前開計畫,擴充修訂長期計畫(105-108年)階段,推行「每年提供至少1條無障礙步道」,期將國家公園從「無障礙設計」環境提升到「通用設計」環境,擘劃建設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服務網絡。

在實質環境方面,本署已完成各園區既有建築物及其周邊無障礙環境改善,並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無障礙環境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改善,其相關建置成果有:103年完工之台江國家公園0.38公里遊憩區無障礙環境示範性步道、1051月完工之墾丁國家公園0.164公里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戶外無障礙步道、8月完工之台江國家公園0.28公里黑面琵鷺保護區賞鳥亭區、10512月整建完工之陽明山國家公園1.8公里二子坪無障礙步道、1062月完工之墾丁國家公園0.4公里最南點及龍鑾潭自然中心暨周邊無障礙環境及金門國家公園2.7公里中山紀念林遊憩區無障礙步道。

本署籌劃每年提供至少1條國家公園無障礙步道,截至108年全數完成後,將能提供長達約10公里以上之優質賞景步道,預定建置之步道尚有6處:墾丁國家公園「南灣遊憩區無障礙步道」、陽明山國家公園「擎天崗草原景觀區無障礙步道」、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無障礙步道」、墾丁國家公園「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無障礙步道」、太魯閣國家公園「山月吊橋無障礙步道」、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憩區無障礙步道」。

在軟體建設方面,本署以各國家公園99年盤點之園區既有建築物暨周邊無障礙環境資料為基礎,於104年再進行第2次盤點作業並建置各國家公園之基礎設施資料,盤點內容包含:對外服務建築物暨周邊無障礙環境(包括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中心、遊客中心、管理站等)、各分區對外服務戶外無障礙基礎設施,以作為日後推動及改進之參考資料,並建置公共設施資訊系統。

為使國家公園建置之無障礙環境更貼近行動不便者之使用需求,103811日於台江國家公園網仔寮汕無障礙步道及1041214日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步道辦理無障礙環境觀摩活動,及105328日於金門國家公園辦理中山林無障礙步道改善工程現勘、1051111日辦理陽明山國家公園擎天崗草原景觀區無障礙環境規劃勘查等,邀請多位身心障礙者觀摩指導並提供建言以持續改善無障礙環境。107324日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於中山林無障礙步道辦理「漫步中山紀念林體驗自然之美健走之趣」活動,推廣三代同堂無障礙共遊國家公園。

本署同步推動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計畫,除海洋國家公園尚無提供遊憩功能外,由各處完成無障礙環境整體規劃與整建,並提供無障礙旅遊友善行程建置於資訊平臺,廣為周知相關活動資訊,以提升無障礙旅遊服務品質及政府為民服務形象。目前已完成「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導覽手冊」1式及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摺頁10式,有需要的民眾可於內政部營建署網站及臺灣國家公園網站逕行下載列印使用。

此外,本署同時著手本計畫之長期目標,擬從「無障礙設計」進化到「通用設計」,於1058月完成「國家公園通用化設計規範」及「國家公園通用化設計示範性案例」專書,持續推廣通用設計之觀念與環境應用。

因應10410月頒行之「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第2條規定,活動場所包含經內政部公告之國家公園範圍,為協助各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活動場所公告事宜,於10412月頒行「國家公園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查核作業原則」,並擬定「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現地查核表」,作為公告活動場所前置查核作業之操作依據。據此,本署自105年起查核105年至108年預定完成之無障礙步道,俾利於109年完成計畫內之無障礙步道活動場所公告事宜,屆時將能提供更完整之服務。內政部業於10614日公告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戶外無障礙步道暨周邊無障礙環境」無障礙活動場所、10674日公告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賞鳥亭無障礙環境」無障礙活動場所、107312日公告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遊憩區無障礙步道」無障礙活動場所。另墾丁國家公園最南點及龍鑾潭自然中心無障礙步道預定1076月中旬辦理查核、金門國家公園中山紀念林遊憩區無障礙步道預定1075月完成自主查核改善後,即報署辦理查核及公告作業。

國家公園致力於營造有利於高齡者與行動不便者的友善環境,未來將在不違反國家公園設立宗旨之前提下,建構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網絡藍圖,並透過生態體驗與落實環境教育,致力臺灣國家公園永續經營管理向上提升進化,以提供更豐富多樣的無障礙環境供國人體驗遊憩。



2017-05-31

國家公園多位於地形崎嶇之山林或濱海地區,建立「無障礙」環境深具挑戰性,然為因應臺灣高齡化社會及行動不便者之需求,內政部營建署致力建置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於99年頒行「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 104年為擴充無障礙環境範圍及提升服務品質,更延續前開計畫,擴充修訂長期計畫(105-108年)階段,推行「每年提供至少1條無障礙步道」,期將國家公園從「無障礙設計」環境提升到「通用設計」環境,擘劃建設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服務網絡。

在實質環境方面,本署已完成各園區既有建築物及其周邊無障礙環境改善,並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無障礙環境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改善,其相關建置成果有:陽明山國家公園1.8公里之二子坪無障礙步道、103年完工之台江國家公園0.38公里遊憩區無障礙環境示範性步道、1051月完工之墾丁國家公園0.164公里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戶外無障礙步道、8月完工之台江國家公園0.21公里黑面琵鷺保護區賞鳥亭區及1062月完工之墾丁國家公園0.4公里最南點、龍鑾潭自然中心及後壁湖暨周邊無障礙環境。

本署籌劃每年提供至少1條國家公園無障礙步道,預期108年全數完成後,將能提供長達10公里以上之優質賞景步道,預定建置之步道期程有:106年完成墾丁國家公園「南灣遊憩區無障礙步道」、金門國家公園「中山紀念林遊憩區無障礙步道」、陽明山國家公園「擎天崗草原景觀區無障礙步道」;107年完成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無障礙步道」、墾丁國家公園「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無障礙步道」、太魯閣國家公園「山月吊橋無障礙步道」;108年完成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憩區無障礙步道」。

在軟體建設方面,本署以各國家公園99年盤點之園區既有建築物暨周邊無障礙環境資料為基礎,於104年再進行第2次盤點作業並建置各國家公園之基礎設施資料,盤點內容包含:對外服務建築物暨周邊無障礙環境(包括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中心、遊客中心、管理站等)、各分區對外服務戶外無障礙基礎設施,以作為日後推動及改進之參考資料,並建置公共設施資訊系統。

為使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更貼近行動不便者之使用需求,103811日於台江國家公園網仔寮汕無障礙步道及1041214日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步道辦理無障礙環境觀摩活動,及105328日於金門國家公園辦理中山林無障礙步道改善工程現勘、1051111日辦理陽明山國家公園擎天崗草原景觀區無障礙環境勘查等,邀請多位身心障礙者觀摩指導並提供建言以持續改善無障礙環境。

本署同步推動各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計畫,由各國家公園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除外)完成無障礙環境整體規劃與相關整建,並提供完整無障礙旅遊友善行程,建構無障礙遊程資訊平臺,廣為周知相關活動資訊,以提升無障礙旅遊服務品質及政府為民服務形象。目前已完成「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導覽手冊」1式及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摺頁10式,同時建置「臺灣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網站」,有需要摺頁、手冊之民眾可於網站逕行下載列印使用。

此外,本署同時著手本計畫之長期目標,從「無障礙設計」進化到「通用設計」,研訂「國家公園通用化設計規範」及「國家公園公共設施通用設計標準(草案)」,為國家公園提供更完善之服務。

因應10410月頒行之「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第2條規定,活動場所包含經內政部公告之國家公園範圍,為協助各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無障礙活動場所公告事宜,於10412月頒行「國家公園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查核作業原則」,並擬定「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現地查核表」,作為後續公告活動場所前置查核作業之操作依據。據此,本署自105年起查核105年至108年預定完成之無障礙步道,俾於109年完成無障礙活動場所公告事宜。其中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戶外無障礙步道暨周邊無障礙環境」業於1051013日查核通過,10614日發布公告為首處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所。台江國家公園「台江黑面琵鷺保護區賞鳥亭暨周邊無障礙環境」續於426日查核通過,預定6月底前完成公告作業。此外,106年預定辦理無障礙活動場所公告者,尚有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步道暨周邊無障礙環境」、墾丁國家公園「最南點、龍鑾潭自然中心及後壁湖暨周邊無障礙環境」及金門國家公園「中山紀念林遊憩區周邊無障礙步道暨周邊無障礙環境」等。

國家公園致力於營造有利高齡者與行動不便者的友善環境,未來將在不違反國家公園設立宗旨之前提下,建構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網絡藍圖,並透過生態體驗與落實環境教育,致力臺灣國家公園永續經營管理向上提升進化,以提供更豐富多樣的無障礙環境供國人體驗遊憩。



2016-05-31

國家公園多位於地形崎嶇之山林或濱海地區,建立「無障礙」環境深具挑戰性,然為因應台灣高齡化社會及行動不便者之需求,內政部營建署致力建置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於99年頒行「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 104年為擴充無障礙環境範圍及提升服務品質,更延續前開計畫,擴充修訂長期計畫(105-108年)階段,推行「每年提供至少1條無障礙步道」,期將國家公園從「無障礙設計」環境提升到「通用設計」環境,擘劃建設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服務網絡。

在實質環境方面,本署已完成各園區既有建築物及其周邊無障礙環境改善,並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無障礙環境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改善,其相關建置成果有:陽明山國家公園1.8公里之二子坪無障礙步道、103年完工之台江國家公園0.38公里遊憩區無障礙環境示範性步道,及1051月完工之墾丁國家公園0.21公里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戶外無障礙步道。

本署籌劃每年提供至少1條國家公園無障礙步道,截至108年全數完成後,將能提供長達10公里以上之優質賞景步道,預定建置之步道期程有:105年完成金門國家公園「中山紀念林遊憩區無障礙步道」;106年完成太魯閣國家公園「山月吊橋無障礙步道」;107年完成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無障礙步道」;108年完成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憩區無障礙步道」。

在軟體建設方面,本署以各國家公園99年盤點之園區既有建築物暨周邊無障礙環境資料為基礎,於104年再進行第2次盤點作業並建置各國家公園之基礎設施資料,盤點內容包含:對外服務建築物暨周邊無障礙環境(包括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中心、遊客中心、管理站等)、各分區對外服務戶外無障礙基礎設施,以作為日後推動及改進之參考資料,並建置公共設施資訊系統。

為使國家公園建置之無障礙環境更貼近行動不便者之使用需求,103811日於台江國家公園網仔寮汕無障礙步道及1041214日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步道辦理無障礙環境觀摩活動,及105328日於金門國家公園辦理中山林無障礙步道改善工程現勘,邀請多位身心障礙者觀摩指導並提供建言以持續改善無障礙環境。

本署同步推動各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計畫,除海洋國家公園尚無提供遊憩功能外,由各處完成無障礙環境整體規劃與相關整建,並提供完整無障礙旅遊友善行程,建構無障礙遊程資訊平台,廣為周知相關活動資訊,以提升無障礙旅遊服務品質及政府為民服務形象。目前已完成「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導覽手冊」1式及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摺頁10式,同時建置「臺灣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網站」,有需要摺頁、手冊之民眾可於網站逕行下載列印使用。

此外,本署同時著手本計畫之長期目標,擬從「無障礙設計」進化到「通用設計」,於104130日已委辦「國家公園通用化設計可行性評估」專業服務案,自210日啟動,預計1058月底前辦理完成,將訂定國家公園通用化規劃設計規範做為推動通用化設計之依據。

因應10410月頒行之「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第2條規定,活動場所包含經內政部公告之國家公園範圍,為協助各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活動場所公告事宜,於10412月頒行「國家公園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查核作業原則」,並擬定「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現地查核表」,作為後續公告活動場所前置查核作業之操作依據。據此,本署預定查核105年至108年預定完成之無障礙步道,俾利於109年完成已規劃無障礙步道之活動場所公告事宜,屆時將能提供更完整之服務。

國家公園致力於營造有利於高齡者與行動不便者的友善環境,未來將在不違反國家公園設立宗旨之前提下,建構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網絡藍圖,並透過生態體驗與落實環境教育,致力臺灣國家公園永續經營管理向上提升進化,以提供更豐富多樣的無障礙環境供國人體驗遊憩。
  


2015-05-28

為推動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在實質環境方面內政部營建署業以991220日營署園字第0992924670號函頒「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針對國家公園內之無障礙設計進行檢視,逐步進行整體無障礙改善計畫,以因應台灣高齡化及身心障礙者之需求,希望藉由自然休閒之活動增進行動不便者之生活品質。103年為擴充無障礙環境範圍及提升其服務品質,更延續前開計畫,擴充修訂長期計畫(105-108年)階段,期將國家公園從「無障礙設計」環境提升到「通用設計」環境,擘劃建設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服務網絡。

本署為推動辦理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在實質環境方面,除已完成各園區既有建築物及其周邊無障礙環境改善建置,並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無障礙環境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環境改善,其相關建置成果計有: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無障礙步道及台江國家公園遊憩區無障礙環境示範性步道。陽管處為增進環境整體利用、加強為民服務效能及提升服務行動不便者體驗國家公園之自然環境生態,已辦理全長1.8公里之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無障礙步道;另本署為推動綠色友善環境,於102年度辦理無障礙環境示範性工程,聯結台江國家公園六孔、南灣碼頭遊憩區及網仔寮汕特別景觀區,串連海陸遊憩資源,同時改善網仔寮汕環境教育場所功能,並建置全長0.38公里無障礙步道,讓行動不便者能進行海陸遊憩,其成果豐碩頗獲各方讚許。

為進一步推動整體國家公園無障礙友善環境與步道,並保障身心障礙者擁有公平享有自然資源的機會,除海洋國家公園尚無提供遊憩功能外,營建署目前籌劃每年提供一條國家公園無障礙步道,其相關建置期程如下:

1104年度完成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戶外無障礙步道」。
2105年度完成太魯閣國家公園「白楊地區周邊無障礙步道」。
3106年度完成金門國家公園「中山紀念林遊憩區周邊無障礙步道」。
4107年度完成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周邊無障礙步道」。
5108年度完成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憩區周邊無障礙步道」。

上述實質計畫將於108年全數完成,屆時將能提供長達十公里以上之優質賞景步道,所需經費總計新臺幣壹億貳佰萬元。

除前述實質計畫外,本署同時著手本計畫之長期目標,擬從「無障礙設計」進化到「通用設計」,於104130日已委辦「國家公園通用化設計可行性評估」專業服務案,自210日啟動,預計1052月底前辦理完成,除訂定國家公園通用化規劃設計規範,並將提出各園區最具潛力之遊憩區及無障礙步道規劃。

為完善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各國家公園除依「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整建及維護管理無障礙設施外,本署並研議推動各國家公園無障礙旅遊計畫,由各處完成無障礙環境整體規劃與相關整建,並提供完整無障礙旅遊友善行程,建構無障礙遊程資訊平台,廣為周知相關活動資訊,以提升無障礙旅遊服務品質及政府為民服務形象。屆時將能提供更完整之服務,建構國家公園無障礙環境網絡藍圖,未來更將秉持國家公園保育宗旨,讓更多行動不便者親近國家公園,並透過生態體驗與落實環境教育,致力臺灣國家公園永續經營管理向上提升進化。



2014-05-29

為了保育國家公園內各項自然資源並兼顧引導國人體驗生態與落實環境教育等目的,因應台灣高齡化及身心障礙者之需求,希望藉由自然休閒之活動增進不同使用者之生活品質,故在國家公園具潛力之遊憩區建構無障礙環境,以利推動國家公園綠色友善環境,讓更多行動不便者皆可親近國家公園之自然環境;更因國家公園是國家最具代表性的區域,國家公園為保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野生物及史蹟,並供國民之育樂及研究,在不違反國家公園設立宗旨前提下,利用每個國家公園所擁有獨特的多樣性,儘量減少不必要之開發,並使生態永續不受破壞。

本署業於991220日以營署園字第0992924670號函頒「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針對國家公園內之無障礙設計進行檢視,逐步進行整體無障礙改善計畫。本「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更是以此理念透過短期計畫(1~3) 配合「本署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督導小組」之督導,加強各國家公園現有無障礙設施及達成預期之效益。中期計畫及計畫區域(4~5),尋找具有潛力及可能施作無障礙環境之遊憩區,進行無障礙實質環境之改善。

為有效推動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國家公園管理處為內政部指定之特設主管建築機關,每三年配合「本署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生活環境督導小組」之督導,以期提升國家公園內無障礙設施改善成效,目前各管理處公共設施均依無障礙環境規範辦理,國家公園公共建築物及其周邊環境皆已完成無障礙環境建置,並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內建置無障礙步道及台江國家公園遊憩區內設計無障礙環境示範性工程,其說明如下:

一、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之二子坪步道,其環境及位置所屬適宜性,陽管處為增進環境整體利用之規劃、加強為民服務效能及提升服務身心障礙人士體驗國家公園之自然環境生態,已辦理全長1.7公里之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無障礙步道工程,其成果豐碩頗獲各方讚許。

二、台江國家公園遊憩區內設計無障礙環境示範性工程,係聯結台江國家公園六孔、南灣碼頭遊憩區及網仔寮汕特別景觀區,串連海陸遊憩資源,提昇整體環境遊憩品質,並促進在地夥伴關係良性互動,同時改善網仔寮汕環境教育場所功能,達成國家公園推動綠色友善環境之目標。

藉由「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逐步完成無障礙環境之改善,減少對生態造成傷害,並儘量減少不必要之開發,以引領國家公園以永續發展為目標,其未來遠景及展望如下:

一、賡續推動各國家公園遊憩區內無障礙環境之改善,各管理處在辦理公共設施之相關規劃設計時,在不違反國家公園之宗旨下,應將環境無障礙列為設計目標,讓更多不同需求及能力的人可以親近國家公園之自然環境。

二、藉由國家公園遊憩區內無障礙環境建置之成果,達到環境教育示範、觀念宣導及經驗傳承與交流等附合效益。

三、持續建置具潛力之遊憩區以達成整體無障礙環境之目標,各管理處透過基礎資料建立及既有設施檢視,持續改善相關無障礙環境設施,建構國家公園無障礙網絡系統。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墾丁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域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玉山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域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陽明山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域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太魯閣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域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雪霸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域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金門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域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台江國家公園無障礙活動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