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新竹市】關東國小通學步道

 


兌現高虹安市長對關東國小親師生承諾!關東國小通學步道改善工程完工 邱臣遠代理市長:提升通行安全與社區友善環境 | 中央社訊息平台



【臺東縣】道路交通安全〔相關訊息輯要〕 

 

臺東縣召開 7月份道安會報 王副縣長轉達請各單位做好大型活動交通疏導及進出會場行車動線規劃 | 中央社訊息平台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內政部〕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人本道路資訊網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2023馬路好行評選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2020馬路好行評選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內政部】無障礙道路考評計畫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綱要計畫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中央道路交通安全會報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院會議案【行政院】交通部「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2023-2027)」報告(112817日)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部會報告【立法院】台灣適合步行嗎?從弱勢角度看公共通行權公聽會(106330日)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院會議案【行政院】交通部「無障礙交通環境推動成果」報告(10457日)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長榮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10 10:28:50)


長榮大學綠能系大一環境倫理課程 - 巴克禮公園及樹木碳匯計算

教育部推動USR大學社會責任,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長榮大學USR「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計畫,結合課程讓學生將課堂所學融入行動,走出校園,於實踐場域進行環境永續行動。

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洪智能老師於2024年12月13日帶領學生付諸環境行動,參訪本校所認養的巴克禮紀念公園,並進行樹木碳匯計算,一起學「樹」學,量測46棵樹的碳匯,計算出18.9噸二氧化碳當量。透過參訪,不僅了解碳匯的重要與趨勢,也認識長榮大學與珍古德博士共同推動「根與芽」計畫,鼓勵年輕人以行動愛護環境、愛護動物及愛護社區,並且做出改變。

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表示,長榮大學支持課程讓學生深入場域進行實作,於巴克禮公園進行樹木碳匯規劃與量測。以公園第一期範圍規劃23個區域,透過學生、志工及企業的參與,目前已量測9個區域,共計234棵樹,吸收228.4噸二氧化碳當量,讓民眾更加意識到每一棵樹對環境的重要。

除此之外,綠能系學生也於二仁溪等實踐場域進行研究,透過實習成果發表,深化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教育理念,在本計畫主持人暨環境教育國際實驗學院院長洪慶宜指導下,獲得佳績。其中二仁溪水質污染研究,以水體污染指數(WPI)與河川污染指數(RPI)分析二仁溪水質,探討污染程度及兩指數間的差異,研究結果精準指出了污染數據分佈差異,並榮獲論文獎,為水資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實踐成果不僅展現了學生的專業能力,更彰顯長榮大學在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SDG 4目標「優質教育」、SDG 11目標「永續城鄉」和SDG 13目標「氣候行動」的努力。學生將學習化為實際行動,加深對全球與在地議題的理解和實踐能力,也展現對環境生態的社會責任。


巴克禮環教中心的志工夥伴,蔡政澄志工為同學們詳細介紹樹木碳儲存的概念,指導同學們碳匯計算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9 14:49:32)


瓶蓋拼貼創作

長榮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計畫自2021年起,以大潭社區在地文化、二仁溪流域及海洋生態環境等為主題,改造台鐵沙崙支線橋下空間,與社區共同營造社區特色景觀。

近期,本計畫延續2023年以海洋廢棄物創作的理念,將廢棄物轉換成可再利用的價值。結合本校美術系「專題研討」碩士班學生,以及第五屆亞太根與芽青年高峰會國際青年,運用臺南市政府環保局與大南方資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回收瓶蓋」拼貼與彩繪,呈現海洋生態,並且以梅花鹿及甘蔗田象徵大潭社區過往生態及農村景象。

長榮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潘永瑢表示,這不僅是一場藝術創作,也是社區環境行動,呼籲生態及資源再利用的重要。參與的美術系學生也表示瓶蓋藝術牆完成的效果令人驚艷,第一次參與戶外壁畫,是美好的學習與經驗。

與此同時,此計畫結合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IPSD)「社區規劃」課程學生設計分隔島,透過參與式環境設計方式邀請社區民眾共同參與,並票選出一組設計,而後由IPSD「校園永續體驗學習I」課程進行施作及維護,共同努力打造社區綠色空間。

此計畫致力建立綠色循環社區,實踐SDG目標11「永續城鄉」,透過沙崙支線下分隔島及橋墩的改造,提供安全的、包容的、可使用的綠色公共空間。改造的歷程亦產生影響力,協助大潭社區通過114年度農村再生執行計畫,持續進行沙崙支線下分隔島空間環境改善,共同提升社區環境品質。


長榮大學美術系潘永瑢老師指導學生構圖


進行彩繪中


IPSD「校園永續體驗學習I」課程進行植栽種植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8 16:22:56)  教育部日前公布第四期(114-116)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核定結果,長榮大學USR計畫複審三案全數通過,總共核定每年1750萬經費。所核定之三案計畫包含:(一)永續發展類國際合作型「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計畫-從在地到國際」(二)大學特色類深耕型「相約檨仔腳,躍向永續六龜」(三)大學特色類萌芽型「社會創新與綠色經濟-邁向珈雅瑪榮耀永續社區之路」。其中,永續發展類國際合作型計畫全國僅十三件通過,長榮大學即為其中一件,社會影響力備受肯定。

長榮大學秉持著落實「深耕在地、連結國際、成為永續發展典範大學」的目標實踐大學社會責任,長期深耕於大武崙社區、巴克禮公園、高雄六龜區等地,與地方社區一起共創共學共好與共榮。此外,並倡議「台灣經驗、非洲實踐」,培育本校的非洲國際生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國際連結至其母國非洲蒲隆地、史瓦帝尼與坦尚尼亞,將台灣的經驗成功實踐於非洲當地,十足展現本校USR計畫深厚的社會影響力與價值。

人才培育是USR計畫的主要精神,校方表示,長榮大學在人才培育上不餘遺力,全新開設跨領域的「社會實踐與永續微學程」,連結本校所有的USR計畫,讓全校所有不同學院學系的學生都能夠有機會接觸到自己有興趣的USR議題,參與實踐與自主學習,並培養跨領域的知識與技能,貫徹大學社會責任與跨領域人才培育的目標精神。

大學社會責任的落實與深耕,也讓本校榮獲亮眼的評比成績與肯定,包括榮獲2024國家品質獎之「永續發展典範獎」;QS世界大學排名維持1001-1200名區間,是少數獲得QS五星評等、入榜QS世界大學排名的雙認證大學;2024世界綠色大學評比長榮大學排名全球第150名,國內排名第14名。長榮大學未來將持續肩負著社會責任的使命,加深加廣社會影響力的展現。


「台灣經驗、非洲實踐」遠赴非洲國際生母國蒲隆地、史瓦帝尼與坦尚尼亞


長榮大學屢獲國內外獎項肯定


長榮大學USR計畫複審三案全數通過


食農體驗暨文化之旅活動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長榮大學 http://www.cjcu.edu.tw


龍崎在地樂安居AGElong

長榮大學 種子




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在地實踐計畫2由大武崙社區到二仁溪流域

長榮大學 萌芽




沿荖濃溪走莫拉克的下一哩路

長榮大學 種子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長榮大學
種子
在地關懷
106
長榮大學
萌芽
永續環境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中信科技大學】遠東科技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遠東科技大學 http://www.feu.edu.tw


創新能資源再利用雙平台與高價值循環經濟

遠東科技大學 萌芽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遠東科技大學
萌芽
永續環境
106
遠東科技大學
萌芽
在地關懷






2025-07-23

新竹市「敬老愛心號誌」裝置服務

 

全國首創!竹市啟用「敬老愛心號誌」 邱臣遠代理市長:嗶一下,通行更安全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嘉南藥理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5 09:24:04)   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系畢業班同學,特別選在畢業前夕,結合「西港風‧敘事雲」USR計畫,選用西港區特色農產品——芝麻為主題,於13日舉辦「芝麻特色點心烘焙體驗」活動,邀請西港區長輩與該校國際專班的越南學生,一起在校內烘焙教室動手製做「芝麻黑糖糕」、「芝麻桃酥」、「芝麻瑪德蓮」及「芝麻黑糖磚」等,富含台灣風味的糕點,除了促進世代與跨文化交流外,也讓地方特色農產轉化為溫暖人心的甜點。


嘉藥學生與長輩開心製作芝麻點心

本次活動以芝麻為主題,搭配黑糖與堅果等食材,設計成適合長輩牙口的甜點,首先由餐旅系學生分小組進行教學,親自帶領長輩一步步操作,長輩彷彿回到當年上課的時光,活動現場氣氛溫馨熱絡,除了傳授製作技巧,也讓參與者感受世代交流間溫暖的連結。首次親手做點心的陳阿公開心地分享,黑糖糕我平常會吃,但加芝麻這種口味是第一次,自己做甜點、還能帶回去給家人吃,真的是有滿滿成就感。


西港長輩開心做點心滿載而歸回家

來自越南國際專班的學生表示,因為越南曾經是法國殖民地,瑪德蓮在越南很常見,但芝麻口味還是第一次嘗試,覺得很特別也很好吃,能與台灣長輩一起做點心,是一段很難忘的經驗。餐旅系黃同學說到,能在畢業前能夠參與這樣的活動,與長輩還有外籍同學一起動手做點心,從教學到互動都是難得的經驗,也讓我重新體會到餐旅專業的價值與溫度。


西港區長輩與嘉藥餐旅系同學跨世代交流製作芝麻系列點心

智慧生活學院院長薛雅明表示,此次「芝麻特色點心烘焙體驗」不僅是烘焙實作課程的延伸,更融合USR計畫精神,讓學生運用專業所學,與地方資源連結,促進不同文化與世代的交流。他強調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連結與社會參與,未來嘉藥也將持續結合課程與地方發展,推動在地特色產業轉型與創新,實踐大學在地關懷與社會責任的核心價值。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6 13:57:17)  教育部日前公布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申請案結果,嘉南藥理大學再度展現卓越實力,五件申請案全數通過,彰顯多年來深耕地方的堅持與成果。這是嘉藥繼獲得「2024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福祉共生組楷模獎」及「2023USR社會參與跨校共學南區聯展-最佳人氣獎」後,再度獲得教育部與各界的高度肯定。


嘉藥USR計畫再創佳績 五案全數通過

全國僅有三間大學與六間科技大學達到五件申請案全數通過的最高件數上限,嘉藥名列其中。本次不僅延續上期計畫成果,取得2件深耕型及3件萌芽型計畫,補助經費增加40%,獲得超過2千萬元以上的補助,再次展現校方對地方需求的深入了解與高度實踐力。


二仁溪環境生態教育踏查

嘉藥自106年度起投入USR計畫,至今已邁入第9年。多年來學校持續運用大學端專業知識與技術資源,深化地方社區營造與環境永續推動模式,本次通過的深耕型計畫包括「嘉藥攜手阿蓮:傳承共榮✕永續城鄉」,聚焦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永續安南:生態社區×環境教育×綠色產業的深耕發展」,專注於環境永續與生態教育。

萌芽型計畫中,以「二仁溪流域後現代城鎮漣漪翻轉策略:擴散河海聚落振興力量」促進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活酪大內健康藥營-推動大內智慧農業與醫療」結合在地農業產品與醫藥技術,提升地方經濟效益;「西港風•敘事雲:智慧科技永續西港生活文化」,以智慧科技推動西港文化的永續發展。


帶領銀髮族結合越南生促進世代交流

副校長張翊峰表示,嘉南藥理大學USR計畫能全面通過,是全校師生多年來努力的成果,也是地方社區與民眾對學校信任的體現。未來嘉藥也將持續透過USR計畫,整合校內資源,深化區域產學鏈結,服務地方社區,發揮大學的社會責任影響力,為在地創造更多價值。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嘉南藥理大學 http://www.cnu.edu.tw


樂活官田菱香之采菱巡鄉

嘉南藥理大學 種子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嘉南藥理大學
種子
在地關懷




2025-07-19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中臺科技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中臺科技大學  http://www.ctust.edu.tw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5 17:40:40)  以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為核心,中臺科技大學「咖啡智慧革命:國姓咖啡產業創新加值與社區永續」USR計畫團隊近日(114/2/21)前往南投縣國姓鄉長流社區發展協會,由食品科技系劉伯康主任帶領趙士慶副主任、永續發展及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王幸華執行長及呂柏昀助理,與長流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副理事長及幹部共商未來三年合作方向,涵蓋客家飲食文化傳承、地方文史保存、創意烘焙課程與特色農產發展,期望透過產學合作賦能地方,促進國姓文化與經濟共榮。


長流社區發展協會團隊與中臺科大USR計畫團隊共同規劃社區鏈結

長流社區長期推動共餐與健康促進課程,為在地居民提供完善的營養與健康飲食資訊。自六月起,中臺科大將正式進駐,每週五舉辦食農教育與客家飲食創新課程,涵蓋國姓咖啡產業解析、健康烘焙技術、擂茶文化與飲食記憶探討,讓社區居民深入了解地方食材價值,並透過實作提升飲食自主意識。

此外,團隊將輔導學生參與烘焙研發,以傳統客家鹹擂茶與創意烘焙相結合,開發符合現代飲食趨勢的創新產品,並規劃參加食品創新競賽,推廣國姓鄉獨特飲食文化。團隊也將與食品專家共同研究擂茶的乾燥加工模式,探討發展方便沖泡食品的可能性,讓這款傳統飲品更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拓展市場潛力。


中臺科大USR計畫團隊即興品評測試咖啡風味

地方文化保存與文史調查為本計畫重要核心,團隊規劃邀請社區耆老進行口述歷史訪談,記錄國姓鄉發展脈絡與飲食文化,並以「食記」模式出版繪本,呈現國姓咖啡與客家飲食的歷史脈絡。這不僅有助於地方文化傳承,也讓更多年輕世代透過故事理解國姓鄉的飲食特色。在實地考察社區烘焙設備後,團隊發現舊運動中心具備創意烘焙課程的潛力,未來將協助社區規劃空間,並邀請烘焙專家進駐,發展與國姓咖啡、客家文化結合的特色產品,打造地方品牌競爭力。


南投縣國姓鄉長流社區-客家擂茶製作流程

國姓鄉咖啡以優質風味聞名,團隊拜訪當地知名品牌佳芳咖啡,了解咖啡豆品評與烘焙技術,並選定SL34水洗豆作為未來推廣代表。透過實地品評,團隊體驗咖啡風味解析,深化對咖啡產業鏈的認識。未來計畫將結合科學品評、風味分析與市場推廣,協助在地咖啡農發展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讓國姓咖啡不只是地方特色,更能躍升為精品咖啡市場亮點。

未來三年,中臺科大將持續深耕國姓鄉,透過教育、創新與社區參與,推動地方創生,實踐「SDG 9工業、創新及基礎建設」與「SDG 11永續城鄉和社會」,讓國姓咖啡與客家飲食文化在地發光,創造地方新價值,並邁向國際舞台!


佳芳咖啡店長使用小型烘豆機進行咖啡豆測試 分享田間管理的重要步驟之一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15 18:07:04)  近年來,全球咖啡市場蓬勃發展,而南投縣國姓鄉更以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咖啡文化,成為精品咖啡的重要產區。然而,面對氣候變遷、產業競爭及資源永續等挑戰,如何結合創新技術與在地智慧,推動咖啡產業升級,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

中臺科技大學獲教育部第四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補助,啟動「咖啡智慧革命:國姓咖啡產業創新加值與社區永續計畫」,由食品科技系劉伯康主任主持,攜手趙士慶副主任與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李國興主任,鏈結在地青農共同推動智慧農業、品牌整合與技術創新,目標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在地咖啡產業。


中臺科大USR團隊與向陽咖啡業者合影

為深化產學合作並落實USR計畫「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的核心,計畫團隊於農曆年前拜訪佳芳咖啡與雅谷咖啡,近日(114/2/14)積極再訪林園咖啡、妮珂森咖啡、行者咖啡及向陽咖啡等六大業者,透過雙向交流,深化技術合作、品牌整合與市場行銷策略,為國姓咖啡注入新動能,提升產業競爭力。中臺科大食科系劉伯康主任指出,此次拜訪的六家業者皆由年輕青農經營,展現國姓咖啡產業的多元模式,涵蓋自產自銷、文青咖啡館、休閒旅遊結合創新研發等,發展潛力十足。

其中,佳芳咖啡經營者詹清喨表示,近年業者從鐵比卡轉向藝妓、SL34等精品品種過程,並強調咖啡風味取決於豆種特性,而非單純的烘焙程度。他期待透過大學端的技術協助,推動ITCE品鑑機制,精準對應市場需求,提升國姓咖啡競爭力。

雅谷咖啡邱偉倫則以創新與永續發展為核心,強調資源循環的重要性,積極探索咖啡果肉再利用,研發果肉釀酒產品,並與計畫團隊合作,推出結合咖啡果肉與烘焙技術的創意課程與商品,提升資源循環效益。該作法不僅體現循環經濟,更呼應「SDG 12負責任消費與生產」。

他希望藉此平台讓中臺科大年輕烘焙人才進入社區,教授高齡族群製作相關產品,促進地方經濟與長者參與社區活動,進而展現「SDG 4優質教育」之成果。


妮珂森咖啡負責人與中臺科大USR計畫團隊共同規劃合作平台吸引青年進入社區投入地方創生

培育青年人才是產業永續的關鍵,中臺科大規劃開設「智慧食品製造與綠色管理學程」,整合智慧生產、特色製造、綠色管理、飲食文化與行銷,並與雅谷咖啡合辦產業體驗營,讓學生親身參與咖啡採摘、挑豆、烘焙等全流程實作,深入了解國姓咖啡產業鏈,並藉此激發更多學子投身咖啡產業。

曾赴澳洲學習咖啡技術的妮珂森咖啡負責人姚小姐更表示,希望透過這次計畫,吸引更多青年投入地方創生,共同為國姓咖啡打造獨特品牌。

此外,計畫更聚焦咖啡果肉廢棄物的再利用,導入環保堆肥與食品加值應用技術,減少資源浪費並創造額外經濟價值。中臺科大環安系李國興主任指出,導入堆肥技術可減少有機廢棄物,降低環境負荷,進而促進「SDG 13氣候行動」。

而國姓咖啡品牌應進一步整合,透過大型展覽(如中部茶博會)提升市場曝光度,並結合消費者體驗式行銷,讓國姓咖啡的獨特風味深入消費者心中。


行者咖啡業者與中臺科大USR計畫團隊討論如何提升國姓咖啡競爭力

咖啡智慧革命計畫不僅聚焦技術創新,更重視在地年輕人才培育。未來,中臺科大將持續攜手國姓鄉業者,以科技創新、品牌行銷、產業鏈結與學生實作為核心策略,培育在地人才,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國姓咖啡邁向智慧農業與永續發展,打造台灣精品咖啡國際品牌,並為SDGs永續目標的實現貢獻心力。



建構台中大坑食在綠農食在當地食在安心及食在樂齡計畫

中臺科技大學 種子




走吧台中三十張犁的圳路輕旅行

中臺科技大學 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