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臺東縣】道路交通安全〔相關訊息輯要〕 

 

臺東縣召開 7月份道安會報 王副縣長轉達請各單位做好大型活動交通疏導及進出會場行車動線規劃 | 中央社訊息平台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內政部〕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人本道路資訊網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2023馬路好行評選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2020馬路好行評選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內政部】無障礙道路考評計畫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綱要計畫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中央道路交通安全會報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院會議案【行政院】交通部「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2023-2027)」報告(112817日)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部會報告【立法院】台灣適合步行嗎?從弱勢角度看公共通行權公聽會(106330日)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院會議案【行政院】交通部「無障礙交通環境推動成果」報告(10457日)



新竹市關東國小通學步道

 


兌現高虹安市長對關東國小親師生承諾!關東國小通學步道改善工程完工 邱臣遠代理市長:提升通行安全與社區友善環境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長榮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10 10:28:50)


長榮大學綠能系大一環境倫理課程 - 巴克禮公園及樹木碳匯計算

教育部推動USR大學社會責任,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長榮大學USR「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計畫,結合課程讓學生將課堂所學融入行動,走出校園,於實踐場域進行環境永續行動。

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洪智能老師於2024年12月13日帶領學生付諸環境行動,參訪本校所認養的巴克禮紀念公園,並進行樹木碳匯計算,一起學「樹」學,量測46棵樹的碳匯,計算出18.9噸二氧化碳當量。透過參訪,不僅了解碳匯的重要與趨勢,也認識長榮大學與珍古德博士共同推動「根與芽」計畫,鼓勵年輕人以行動愛護環境、愛護動物及愛護社區,並且做出改變。

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表示,長榮大學支持課程讓學生深入場域進行實作,於巴克禮公園進行樹木碳匯規劃與量測。以公園第一期範圍規劃23個區域,透過學生、志工及企業的參與,目前已量測9個區域,共計234棵樹,吸收228.4噸二氧化碳當量,讓民眾更加意識到每一棵樹對環境的重要。

除此之外,綠能系學生也於二仁溪等實踐場域進行研究,透過實習成果發表,深化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教育理念,在本計畫主持人暨環境教育國際實驗學院院長洪慶宜指導下,獲得佳績。其中二仁溪水質污染研究,以水體污染指數(WPI)與河川污染指數(RPI)分析二仁溪水質,探討污染程度及兩指數間的差異,研究結果精準指出了污染數據分佈差異,並榮獲論文獎,為水資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實踐成果不僅展現了學生的專業能力,更彰顯長榮大學在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SDG 4目標「優質教育」、SDG 11目標「永續城鄉」和SDG 13目標「氣候行動」的努力。學生將學習化為實際行動,加深對全球與在地議題的理解和實踐能力,也展現對環境生態的社會責任。


巴克禮環教中心的志工夥伴,蔡政澄志工為同學們詳細介紹樹木碳儲存的概念,指導同學們碳匯計算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9 14:49:32)


瓶蓋拼貼創作

長榮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計畫自2021年起,以大潭社區在地文化、二仁溪流域及海洋生態環境等為主題,改造台鐵沙崙支線橋下空間,與社區共同營造社區特色景觀。

近期,本計畫延續2023年以海洋廢棄物創作的理念,將廢棄物轉換成可再利用的價值。結合本校美術系「專題研討」碩士班學生,以及第五屆亞太根與芽青年高峰會國際青年,運用臺南市政府環保局與大南方資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回收瓶蓋」拼貼與彩繪,呈現海洋生態,並且以梅花鹿及甘蔗田象徵大潭社區過往生態及農村景象。

長榮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潘永瑢表示,這不僅是一場藝術創作,也是社區環境行動,呼籲生態及資源再利用的重要。參與的美術系學生也表示瓶蓋藝術牆完成的效果令人驚艷,第一次參與戶外壁畫,是美好的學習與經驗。

與此同時,此計畫結合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IPSD)「社區規劃」課程學生設計分隔島,透過參與式環境設計方式邀請社區民眾共同參與,並票選出一組設計,而後由IPSD「校園永續體驗學習I」課程進行施作及維護,共同努力打造社區綠色空間。

此計畫致力建立綠色循環社區,實踐SDG目標11「永續城鄉」,透過沙崙支線下分隔島及橋墩的改造,提供安全的、包容的、可使用的綠色公共空間。改造的歷程亦產生影響力,協助大潭社區通過114年度農村再生執行計畫,持續進行沙崙支線下分隔島空間環境改善,共同提升社區環境品質。


長榮大學美術系潘永瑢老師指導學生構圖


進行彩繪中


IPSD「校園永續體驗學習I」課程進行植栽種植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8 16:22:56)  教育部日前公布第四期(114-116)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核定結果,長榮大學USR計畫複審三案全數通過,總共核定每年1750萬經費。所核定之三案計畫包含:(一)永續發展類國際合作型「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計畫-從在地到國際」(二)大學特色類深耕型「相約檨仔腳,躍向永續六龜」(三)大學特色類萌芽型「社會創新與綠色經濟-邁向珈雅瑪榮耀永續社區之路」。其中,永續發展類國際合作型計畫全國僅十三件通過,長榮大學即為其中一件,社會影響力備受肯定。

長榮大學秉持著落實「深耕在地、連結國際、成為永續發展典範大學」的目標實踐大學社會責任,長期深耕於大武崙社區、巴克禮公園、高雄六龜區等地,與地方社區一起共創共學共好與共榮。此外,並倡議「台灣經驗、非洲實踐」,培育本校的非洲國際生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國際連結至其母國非洲蒲隆地、史瓦帝尼與坦尚尼亞,將台灣的經驗成功實踐於非洲當地,十足展現本校USR計畫深厚的社會影響力與價值。

人才培育是USR計畫的主要精神,校方表示,長榮大學在人才培育上不餘遺力,全新開設跨領域的「社會實踐與永續微學程」,連結本校所有的USR計畫,讓全校所有不同學院學系的學生都能夠有機會接觸到自己有興趣的USR議題,參與實踐與自主學習,並培養跨領域的知識與技能,貫徹大學社會責任與跨領域人才培育的目標精神。

大學社會責任的落實與深耕,也讓本校榮獲亮眼的評比成績與肯定,包括榮獲2024國家品質獎之「永續發展典範獎」;QS世界大學排名維持1001-1200名區間,是少數獲得QS五星評等、入榜QS世界大學排名的雙認證大學;2024世界綠色大學評比長榮大學排名全球第150名,國內排名第14名。長榮大學未來將持續肩負著社會責任的使命,加深加廣社會影響力的展現。


「台灣經驗、非洲實踐」遠赴非洲國際生母國蒲隆地、史瓦帝尼與坦尚尼亞


長榮大學屢獲國內外獎項肯定


長榮大學USR計畫複審三案全數通過


食農體驗暨文化之旅活動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長榮大學 http://www.cjcu.edu.tw


龍崎在地樂安居AGElong

長榮大學 種子




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在地實踐計畫2由大武崙社區到二仁溪流域

長榮大學 萌芽




沿荖濃溪走莫拉克的下一哩路

長榮大學 種子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長榮大學
種子
在地關懷
106
長榮大學
萌芽
永續環境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中信科技大學】遠東科技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遠東科技大學 http://www.feu.edu.tw


創新能資源再利用雙平台與高價值循環經濟

遠東科技大學 萌芽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遠東科技大學
萌芽
永續環境
106
遠東科技大學
萌芽
在地關懷






2025-07-23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南臺科技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南臺科技大學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s://cusr.stust.edu.tw/

南臺科技大學|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s://sites.google.com/stust.edu.tw/usr-hub/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04 14:35:10)


燈展開幕大合影。

八年傳承 蛇來運轉 南臺與社區攜手打造光影盛宴

南臺科技大學文化底蘊USR團隊今年再度與台南市文化協會攜手,於神農街舉辦第八屆元宵花燈展。以「蛇來運轉、無限光彩」為主題,結合數字「8」的大發與無限意涵,期盼燈展能持續發光發熱。


開幕遊街的情景。

規模空前 參與人數創新高

燈展日前開幕,南臺科王振乾副校長、大台南市文化協會鄭道聰創會會長、成功國中鄭文鵬校長、龍崗國小李啟榮校長與中西區公所蔡佳甫區長都到場力挺。開幕當天除遊街外,還邀請去年夏季音樂會的五條港原創流行音樂得獎者,回歸表演。此外為了讓民眾認識燈展的各燈區,巧妙的搭配第八年的數字8,以「尋找○○」為主題的遊戲,配合燈區的介紹設計成八關的闖關開幕遊戲,也意味神農街元宵燈展從狗年開辦持續至蛇年邁入第八年,最後大家將八關所獲得的碎片拼組而成一顆巨大的麻將「發」字,也藉由發字預祝蛇年神農街燈展發發發

本屆燈展規模空前,共吸引200位學生參與,並與多所學校、社區共同創作。除了神農街店家與住戶門前的花燈,更在神農街口打造了華麗的迎賓燈區,以及以府城建城300年為主題的成功燈牆。此外,今年更首度將燈展範圍擴展至海安宮,讓更多民眾能一同感受節慶氛圍。


龍崗國小與成功國中應援的遊街團隊。

社區共創 傳承在地文化

南臺科大黃能富校長表示,文化底蘊USR計畫團隊持續八年舉辦燈展,每年媒體好評不斷,已成為神農街的金字招牌。今年燈展再度擴及海安宮,除了南臺科大的彩繪自主課程與國際生外,邀請協進國小與其幼兒園小朋友、喜樹樂齡美術教室,共同創作煤輪美奐的蛇年海安燈會,都是南臺科大社會實踐量能的展現。兩處燈展已經開展,歡迎民眾闔家過年來全國最有年味燈展走春、賞燈、提燈與猜燈謎,重溫兒時暖暖的新年氛圍。歡迎大家來神農街與海安宮欣賞這場璀璨的燈光盛宴。

入口意象揭幕,燈展正式開展。

八關闖關 寓教於樂

為讓民眾更深入了解神農街的歷史文化,主辦單位特別設計了八關闖關遊戲,讓大家在欣賞燈展的同時,也能學習到相關知識。最後,大家共同拼組成一個巨大的「發」字,象徵燈展的圓滿成功。


開幕遊戲最後組合碎片為麻將發字,象徵燈展大發。

歡迎大家來神農街與海安宮欣賞這場璀璨的燈光盛宴。
展出期間: 1/24(五)-3/2(日)
展出地點: 神農街、海安宮
活動官網/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FivePortCulturalCenter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20 09:54:51)


113年度漁光再造USR計畫成果展大合影。

南臺科技大學「漁光再造」USR計畫成果豐碩,日前舉辦成果展,以創新方式重現漁光島的蚵產業文化,並推動海洋環境教育。此次成果展,展現了休閒事業管理系結合院系專長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努力,體現了學校在產業創新及社區服務方面的成果。

計畫聚焦漁光島的產業特色與海洋生態保育,從環境、社會、經濟多方面彰顯大學社會責任的價值。透過廢棄蚵棚搭建傳統蚵架、舉辦蚵農攝影展、開設攀樹與衝浪課程、設計海洋教育闖關遊戲等多元活動,成功將大學的學術能量與在地產業結合,共同為漁光島的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團隊教育學童如何分類海洋廢棄物和保護海洋。

USR課程亮點:理論與實務並重

計畫團隊特別規劃USR課程,讓南臺附設幼兒園學童參與攀樹與衝浪課程,在遊戲中學習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此外,透過海洋教育闖關遊戲與海廢DIY手作課程,讓學童從小培養海洋保育意識。


漁光講座。

在地共創,共築永續未來

成果展中舉辦的「漁光講座」,邀請在地業者分享漁光社區發展現況,促進學界與業界的交流,並鼓勵學生提出創新想法。透過與在地居民的互動,深化了計畫的在地連結,也為漁光島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成果展亮點豐富多元,展現了計畫的深度與廣度。透過廢棄蚵棚再利用及蚵農攝影展,成功重現漁光島獨特的蚵產業文化;並透過攀樹、衝浪課程以及海洋教育闖關遊戲,深耕海洋環境教育,讓參與者從小建立海洋保育的觀念。

此外,計畫更積極邀請在地業者分享經驗,鼓勵學生提出創新想法,促成產學合作,共同為漁光島的永續發展貢獻心力。整個計畫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充分展現了大學社會責任,為地方帶來正向的影響。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7 09:45:35)  南臺科技大學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第四期中,再度展現亮眼成績,五件計畫全數通過,並獲得校務發展規劃中長期成效評估經費補助50萬元。這不僅展現了該校多年來深耕在地的成果,更彰顯了學校在社會責任實踐上的積極投入。


南臺科技大學《青銀共創打造在地智慧自在不老力》計畫學生社群成員向民眾分享高齡友善社區概念與具體作法。

深耕在地 多元發展

本期計畫聚焦「在地關懷」、「永續環境」、「文化永續」與「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四大面向,透過產官學合作,共同解決在地問題。其中,「青銀共創打造在地智慧自在不老力」計畫,以科技輔助高齡照護,已成功開發出智慧居家照護系統,並在台南市X區的社區進行試行,透過感測器監測長者的生理數據,並結合AI分析,提供即時健康警示,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

「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計畫,則透過文化保存與創新,活化在地經濟。該計畫已成功串聯起台南市安平區與鹽水區的文化資源,並舉辦多場文化交流活動,吸引超過5,000人次參與,成功帶動地方觀光。


南臺科技大學《文化底蕴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計畫打造「神農街博物館」,創造可遊、可玩、可賞、可學、可感的街區博物館。

此外,「左曜山生─創意生活加值計畫2.0」透過文創設計,將左鎮區的化石資源轉化為文創商品,成功提升當地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並帶動青年返鄉創業。「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計畫,則以音樂為媒介,連結西港區的在地文化,成功培育出一支在地樂團,並舉辦多場音樂會,促進社區凝聚力。「藏碳蘊漁:古都漁鄉之綠電創能與數智雙生跨界整合淨零永續行動計畫」計畫,則透過導入太陽能發電系統與智慧養殖技術,協助漁民降低生產成本,並提升產品品質。


南臺科技大學《左曜山生─創意生活加值計畫2.0》計畫學生社群成員帶領民眾藉自製化石教具箱體驗左鎮地區風土文化。

在地深耕 共創雙贏

南臺科大積極與在地企業、政府單位合作,共同推動USR計畫。例如,「青銀共創」計畫與在地醫療院所合作,共同開發智慧健康照護系統;「文化底蘊」計畫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合作,共同挖掘在地文化資產;「左曜山生」計畫與在地農民合作,共同開發文創商品。透過在地深耕,不僅能加速計畫成果的落地,也能培育更多具備社會責任感的學生。


南臺科技大學《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計畫團隊以音樂勾勒在地文化共融的力量,帶領年輕世代認識西港這片土地。

學生參與 多元學習

USR計畫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學生的學習機會。南臺科大鼓勵學生參與USR計畫,透過實作學習,將課堂所學應用於實際情境,提升學生的實務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其成為具有社會關懷的公民。


南臺科技大學《藏碳蘊漁:古都漁鄉之綠電創能與數智雙生跨界整合淨零永續行動計畫》計畫團隊帶領學生實地走訪土城仔魚塭為真實議題尋求解方。

校長黃能富表示,該校USR計畫的成功,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以及與在地社區的緊密合作。未來將持續深耕在地,將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結合,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正向影響。我們也期待能與更多夥伴共同努力,為台南地區乃至全國的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南臺科技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日前舉辦111學年度「{南臺人佇遮}USR × SDGs學生社群博覽會」,吸引400多位教職員生駐足參加,此次活動由7個USR計畫學生社群團隊自主策劃執行,透過精彩有趣的互動式遊戲與介紹,宣傳社會實踐行動方案及成果、USR議題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邀約更多南臺人加入USR的行列。

近年南臺科大USR計畫積極對接108課綱,以SDG議題發想教案與教具,用大學專業能量協助培育基層教師的實作力與創造力,致力接軌國教端素養導向的創新教學需求,各USR計畫團隊透過與國中小之課程教學協作、共創在地文化校本課程與教具教案、辦理跨領域師資培力工作坊、舉辦在地關懷與素養導向之暑期營隊等,將大學專業知識、技術與資源分享到國高中小等教育階段,促進創新知識的運用與擴散,帶動地方成長動能,此次活動相關的教具教案獲得廣大迴響。

南臺科大USR學生社群博覽會已邁入第三屆,此次學生自發設計的宣傳活動均能鏈結專業與在地實踐,以促進社會共好為目標。「左鎮地方創生」學生社群透過課程製作的教具箱與文創商品,生動地介紹左鎮地區西拉雅文化;「識礙就是愛」學生社群透過「藝卡共融」桌遊互動傳達障礙意識;「Sesame寫蝦米」學生社群藉由實作「芝麻油雞」英文食譜小書,宣傳英語跨域課程方案及佳里區芝麻產業文化。

「自造教育社」同學利用酒精墨水染畫實作體驗,推廣自造教育理念及團隊師生歷年共同開發的教具成果;「花現西港」學生社群透過西港區金砂里在地故事問答遊戲傳遞當地產業特色與文化魅力;「通識USR課程課群」同學藉由「猜猜五條港」桌遊介紹五條港文化園區及宣傳兔年彩繪花燈實作先修課程;「高齡囝仔」學生社群則透過展示輔具圖卡、防潮藥品盒及各式防滑物件,讓參與者了解如何協助長輩提升用藥及居家安全意識。

南臺科大USR社群的同學們表示,很高興能與校內師生分享投入社會實踐的經驗和成果,當天參與者的正面回饋與熱情讓同學們大受鼓舞,深刻體會到透過社會實踐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成就感,對USR計畫想傳達的價值與信念也更具認同感。

南臺科技大學校長盧燈茂表示,在即將展開的教育部第三期(112-113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中,南臺科大將擴大專業實踐力,期待在綠色能源、文化創生、健康促進與永續環境等社會實踐議題上持續前進,串聯跨領域專業與課程資源,培育具有影響力的未來人才,走出有感的大學社會責任之路。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s://usr.moe.gov.tw

南臺科技大學 https://www.stust.edu.tw


107-108年

文化底蕴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

南臺科技大學 萌芽




青銀共創攜手在地共築智慧高齡友善社區

南臺科技大學 深耕




106年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南臺科技大學
萌芽
食安與長照
106
南臺科技大學
種子
在地關懷



新竹市「敬老愛心號誌」裝置服務

 

全國首創!竹市啟用「敬老愛心號誌」 邱臣遠代理市長:嗶一下,通行更安全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嘉南藥理大學】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學門網>人文社會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5 09:24:04)   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系畢業班同學,特別選在畢業前夕,結合「西港風‧敘事雲」USR計畫,選用西港區特色農產品——芝麻為主題,於13日舉辦「芝麻特色點心烘焙體驗」活動,邀請西港區長輩與該校國際專班的越南學生,一起在校內烘焙教室動手製做「芝麻黑糖糕」、「芝麻桃酥」、「芝麻瑪德蓮」及「芝麻黑糖磚」等,富含台灣風味的糕點,除了促進世代與跨文化交流外,也讓地方特色農產轉化為溫暖人心的甜點。


嘉藥學生與長輩開心製作芝麻點心

本次活動以芝麻為主題,搭配黑糖與堅果等食材,設計成適合長輩牙口的甜點,首先由餐旅系學生分小組進行教學,親自帶領長輩一步步操作,長輩彷彿回到當年上課的時光,活動現場氣氛溫馨熱絡,除了傳授製作技巧,也讓參與者感受世代交流間溫暖的連結。首次親手做點心的陳阿公開心地分享,黑糖糕我平常會吃,但加芝麻這種口味是第一次,自己做甜點、還能帶回去給家人吃,真的是有滿滿成就感。


西港長輩開心做點心滿載而歸回家

來自越南國際專班的學生表示,因為越南曾經是法國殖民地,瑪德蓮在越南很常見,但芝麻口味還是第一次嘗試,覺得很特別也很好吃,能與台灣長輩一起做點心,是一段很難忘的經驗。餐旅系黃同學說到,能在畢業前能夠參與這樣的活動,與長輩還有外籍同學一起動手做點心,從教學到互動都是難得的經驗,也讓我重新體會到餐旅專業的價值與溫度。


西港區長輩與嘉藥餐旅系同學跨世代交流製作芝麻系列點心

智慧生活學院院長薛雅明表示,此次「芝麻特色點心烘焙體驗」不僅是烘焙實作課程的延伸,更融合USR計畫精神,讓學生運用專業所學,與地方資源連結,促進不同文化與世代的交流。他強調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連結與社會參與,未來嘉藥也將持續結合課程與地方發展,推動在地特色產業轉型與創新,實踐大學在地關懷與社會責任的核心價值。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6 13:57:17)  教育部日前公布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申請案結果,嘉南藥理大學再度展現卓越實力,五件申請案全數通過,彰顯多年來深耕地方的堅持與成果。這是嘉藥繼獲得「2024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福祉共生組楷模獎」及「2023USR社會參與跨校共學南區聯展-最佳人氣獎」後,再度獲得教育部與各界的高度肯定。


嘉藥USR計畫再創佳績 五案全數通過

全國僅有三間大學與六間科技大學達到五件申請案全數通過的最高件數上限,嘉藥名列其中。本次不僅延續上期計畫成果,取得2件深耕型及3件萌芽型計畫,補助經費增加40%,獲得超過2千萬元以上的補助,再次展現校方對地方需求的深入了解與高度實踐力。


二仁溪環境生態教育踏查

嘉藥自106年度起投入USR計畫,至今已邁入第9年。多年來學校持續運用大學端專業知識與技術資源,深化地方社區營造與環境永續推動模式,本次通過的深耕型計畫包括「嘉藥攜手阿蓮:傳承共榮✕永續城鄉」,聚焦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永續安南:生態社區×環境教育×綠色產業的深耕發展」,專注於環境永續與生態教育。

萌芽型計畫中,以「二仁溪流域後現代城鎮漣漪翻轉策略:擴散河海聚落振興力量」促進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活酪大內健康藥營-推動大內智慧農業與醫療」結合在地農業產品與醫藥技術,提升地方經濟效益;「西港風•敘事雲:智慧科技永續西港生活文化」,以智慧科技推動西港文化的永續發展。


帶領銀髮族結合越南生促進世代交流

副校長張翊峰表示,嘉南藥理大學USR計畫能全面通過,是全校師生多年來努力的成果,也是地方社區與民眾對學校信任的體現。未來嘉藥也將持續透過USR計畫,整合校內資源,深化區域產學鏈結,服務地方社區,發揮大學的社會責任影響力,為在地創造更多價值。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http://usr.moe.gov.tw


嘉南藥理大學 http://www.cnu.edu.tw


樂活官田菱香之采菱巡鄉

嘉南藥理大學 種子




年度
學校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類別
議題類別
106
嘉南藥理大學
種子
在地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