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新北市農業局「來新北玩公園 屬於你的都市公園」專題報告

 

第734次市政會議農業局專題報告:來新北玩公園 屬於你的都市公園  PDF


新北公園再升級 侯友宜:打造全齡共融及自然共榮的都會公園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今(16)日上午召開市政會議,農業局以「來新北玩公園–屬於你的都市公園」進行專題報告。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積極推動全齡化與特色共融公園,至今(114)年3月底已完成228座,居全國之冠,預計2026年將完成255座,超過8年250座的目標,同時規劃新店「二叭子植物園」為融入自然生態的都會公園,打造新北公園新品牌。

「周遭的公園,用得到才會是你的」,侯友宜說,住家附近的公園就是最便利的自然綠地,新北市致力完善每座公園硬體設施、景觀環境,自106年推動特色共融公園,捨去傳統罐頭遊具,結合當地歷史文化,使公園更有溫度;108年更首創全齡化公園,並安排規劃佈老志工及運動指導員協助長者正確使用體健設施。

侯友宜表示,特色共融公園不只融入當地特色,同時秉持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精神,透過通用設計理念,打造符合各族群需求的公園場域。市府團隊持續深化SDGs,引入自然生態概念,將打造新店區二叭子植物園成為一座全齡共融、自然共榮的都會公園,成為推廣環境教育、地方文化的最佳場所。

農業局說明,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新北美樹館-二叭子植物園」計畫,佔地面積近255公頃,等同於10座大安森林公園,預計今年底可完成。境內生態豐富,擁有超過百種以上的動植物棲息,包含台灣特有種的台灣藍鵲及台北樹蛙等,以及台灣桫欏等保育級物種,未來民眾可藉由境內6座步道彼此串聯通行,一睹園區的生物多樣性外,亦可作為森林教育基地,提供各級學校進行校外教學,朝適合市民與自然共存的共榮公園方向整體規劃,打造國際級都會公園。


新北市推動公園二次革命 全齡共融再升級「共榮公園」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今(16)日上午召開市政會議,農業局以「來新北玩公園 -屬於你的都市公園」進行專題簡報,在未來公園發展上將著重生態永續,以自然共榮公園為概念,持續推動全齡共融,打造多座可供市民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處的共榮公園。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市府投入逾15億元進行本市老舊公園翻新、特色共融公園建置、城市綠美學等項目,2026年前改造全市255座公園全齡化與特色共融遊戲場,全齡化公園的推動不僅是全國創舉,在特色共融公園數量上更是領先全國。

全國唯一 推動全齡化公園 讓公園成為全民共享空間

新北市政府首創「全齡化公園」,推動11處全齡化公園,透過「軟硬兼施」進行更新,將公園內的「硬體」設施持續改善更新外,更導入「軟體」服務的運動指導員及佈老志工,打造各年齡層民眾都能使用的空間,讓大家想到戶外活動時能就近到公園。

位於樹林區的鹿角溪公園,不僅是特色共融公園,亦是本市全齡化公園的代表之一,除共融式兒童遊戲場外,還設有適合長者與兒童均可使用的體健設施,並同時導入運動指導員及佈老志工服務,透過不定期辦理健身操等活動,倡導大家來做運動,也歡迎民眾隨時可以到公園健身鍛鍊,成為老中青三代都能親近與方便使用的全齡化公園。

全國領先 特色共融公園達228座

新北市政府在近年積極推動共融公園建設,截至目前已達228座,數量全國第一。原訂目標2030年完成250座全齡或特色共融公園,在市府各單位通力合作與推動下,現進度已超前,預計2026年底可完成255座的全齡或特色共融公園,這些公園不僅具備無障礙設計,確保身心障礙者及高齡者的使用便利性,也融入在地文化特色,創造更具識別度的公共空間。

其中最具特色的公園,如新北大都會公園熊猴森樂園為全台最大的堤坡滑梯樂園,以森林派對嘉年華為設計理念,並結合各式遊具及堤坡特色地景,如:天空、山岳、森林及溪流等不同主題打造的堤坡滑梯,並特別設計可供輪椅或行動不便者通行之緩坡通道,供全民均能享受無障礙的遊戲之樂與行動之便,創造出共融、充滿趣味及具挑戰刺激性的遊樂場。

公園新趨勢-推動人與環境的共榮公園

未來新北市公園將採納SDGs永續發展指標,以「自然共榮公園」為概念,並接軌國際發展趨勢以永續發展為主軸,期將公園打造為不僅是遊樂場,更是都市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綠意空間。近年市府推動城市覓徑,連結公園與都市郊山健行步道,讓市民隨時能享受自然及休憩服務,達成森林療癒與自然共榮共好的目標。

中和區嘉穗公園即是本市城市覓徑之一,從前置規劃起就由地方民眾及全國青年景觀競賽獲選學生共同參與設計,以森林健身房為主題,融入鳥、松鼠等森林動物概念設施,整體規劃更於日前榮獲美國「2025繆斯設計獎」景觀設計類銀獎之肯定。

二叭子植物園化身「新北美樹館」 結合生態園區與森林教育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美學與生態價值,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新北美樹館-二叭子植物園」計畫,範圍涵蓋輕軌站點周邊、二叭子植物園及森林生態探索區等三大區域,佔地面積近255公頃,等同於10座大安森林公園,目前正進行先期規劃設計,預計今(114)年底可完成。

境內生態豐富,擁有超過百種以上的動植物棲息,包含台灣特有種的台灣藍鵲及台北樹蛙等,以及台灣桫欏等保育級物種,未來大眾可憑境內6座步道彼此串聯通行,一睹園區的生物多樣性外,未來亦可作為森林教育基地,供各級學校校外教學,朝適合市民與自然共存的共榮公園方向整體規劃,打造出具國際水準的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