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臺中市】道路交通安全〔相關訊息輯要〕


為行人撐起安全傘 臺中交通事故死傷減少六都最高

第662次市政會議(114年3月11日):交通局「為行人撐起安全傘 臺中交通事故死傷減少六都最高」專案報告


交通部公布台中交通死亡人數降幅六都第一! 中市交通局:持續努力打造「台中好行」宜居城市

交通部道安記者會今(5)日公布113年1至12月的30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資料,台中市交通事故死亡288人,較112年同期減少27人,下降人數及降幅皆為六都第一。台中市政府交通局指出,台中市113年每10萬人死亡數10.11,為六都第三低;台中市行人30日死傷2,833人,則較112年同期減少73人(-2.5%)。另外,依據市府警察局統計,台中市113年24小時交通事故死亡138人,較112年同期減少33人,下降人數及降幅亦為六都第一。

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交通局積極推動「人本交通」政策,針對校園通行安全展開地毯式盤點,因應學生上放學的通行動線,以安全為優先,完成153處校園交通改善。此外,交通局持續盤點學校、醫院、商圈、國民運動中心及公共運輸場站等多處行人通行量大路口,研商改善行人設施,並配合內政部與交通部計畫推動4年行動方案,落實執行行人安全道路工程改善,包含路口行人安全設施改善、改善人行道、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設置行人及高齡友善示範區、減少路側障礙物及提升非號誌化路口安全,打造「台中好行」宜居城市

葉局長提到,市府分析易釀嚴重事故的違規行為及高肇事路段(口),列入精準執法策略,並增設科技執法,24小時取締闖紅燈、不停讓行人,以及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等違規,請民眾遵守交通規則,以免受罰;同時,市府也提出行人安全改善執法4階段計畫,首先淨空行人專用道、掃除道路障礙,進而加強取締,改善行人用路環境,且為持續提醒行人路權及深化民眾停讓行人觀念,持續重申重點執法期,最後配合淨空路口計畫,讓行人被看見、行人路權亮起來。

葉局長補充說明,市府跨局處合作,結合社區、鄰里、機關、團體(社團)及學校場合,利用各類管道加強宣導各類交通安全觀念。交通局規劃今年對於兒童、婦女、高齡者等族群,進行重點式強化宣導,透過生動實用的示範演練及活潑有趣的交通安全解說,增進其交安意識。




內政部補助逾5,900萬元 優化臺中市重要幹道 董建宏:降低在地人車衝突 提供民眾人本通行環境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今(5)日出席「臺中市北區進化北路(中清路至崇德路)道路、共桿建置及人行道改善工程」完工典禮。董建宏表示,本工程總經費7,200萬元,中央透過前瞻計畫補助臺中市5,904萬元、82%,優化臺中市重要幹道-進化北路改善工程,建置行人通行安全及無障礙空間,並增設庇護島、避車彎等,有效降低人車衝突,提供民眾以人為本的通行環境。

董建宏說明,這次工程改善重點包括:將進化北路逾1公里的既有人行道拓寬至3公尺、新增無障礙坡道;沿線增設10處庇護島及改善18處路口,透過行穿線退縮、縮短行穿線、建置避車彎與增設完偏心左轉車道等方式,讓各類族群的用路人在路口等停或穿越時能有足夠的安全保護及舒適行走空間。

同時也整併紅綠燈號誌、路燈及電箱等桿件,讓纜線下地,淨空天際線及重塑街道景觀、市容新風貌。

董建宏指出,內政部持續推動「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積極協助臺中市辦理多項道路建設,截至今(114)年1月底止,核定臺中市政府57案人行環境改善工程,總經費逾13.1億元,中央補助6.6億餘元,請市府持續依規劃進度期程辦理,以建構一個安全、平整且順暢的公共通行環境,落實以人為本的通行理念。

董建宏另指出,中央113年透過多項計畫已挹注臺中市政府經費達195億元,這些都是內政部與臺中市政府攜手努力執行相關計畫、建設之成果,讓市民可以享有整體優化之生活環境。

包括生活圈道路建設計畫74.98億元、提升道路品質計畫13.6億元、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13.1億元、城鎮風貌逾8,000萬元、污水下水道建設11.24億餘元、雨水下水道建設1.7億餘元、再生水推動計畫12.96億元;此外,在居住支持方案部分,共補助臺中市政府73.27億元,其中直接興辦社會住宅9.62億元、社會住宅包租代管1.18億元及住宅補貼62.47億元;並再次強調中央與地方必須共同合作,才能夠讓地方建設得以順利推動,也請地方首長發揮影響力協助降低預算凍結的影響,確保整體民生基礎建設之推動及民眾居住等權益不受影響。

今日出席貴賓,包括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臺中市長盧秀燕、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黃建豪、立委羅廷瑋、立委何欣純也派代表出席、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總工程司游源順、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中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分署長陳俊雄,與地方民意代表等共同參與。


市民道路交安改善滿意度破8成5!中市進化北路改善工程完工 盧市長:持續打造友善行人之都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行人安全與道路品質,由建設局編列預算並成功爭取中央補助,地方與中央攜手共斥資7,200萬元推動北區進化北路(中清路至崇德路)道路改善工程,已於去年11月完工通車。

市長盧秀燕今(5)日主持完工典禮指出,此工程包括人行道拓寬至3公尺以上、增設10處庇護島、改善35處無障礙斜坡、道路燙平近3公頃面積等,全面優化人行空間及行車品質,盼讓道路更安全舒適。

「新好建設、新好台中!」盧市長提到,此工程能順利完工,她要感謝台中市議會支持通過預算、在地立委協助爭取內政部補助經費,減輕市庫負擔;她也特別感謝進化北路沿線住家及店家在施工期間的體諒與配合,讓工程順利完工、造福地方。

盧市長強調,市府積極推動道路燙平及提升人本環境,近幾年在市府增加預算推動下,去年獲交通部「金路獎」六都類組第一名,也在內政部「113年度道路及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榮獲優等成績;此外,根據交通部統計,去年台中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112年減少34人,下降幅度19.9%,減少人數及防制成效均為六都第一,未來會繼續努力,讓台中成為更友善宜居的城市。

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致詞時提到,他現在於中興大學任教,學生有針對台中市民對於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有超過8成5的市民感到滿意,肯定市府的努力成效。對此,盧市長感謝市民家人的肯定,市府團隊不會因此自滿,會繼續加油!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進化北路優化工程著重行人安全與無障礙空間營造,除了道路燙平,還設置行人停等區及庇護島,降低行人穿越道路時與車輛的衝突風險;在都市景觀方面,透過路口號誌纜線下地、路燈與號誌共桿設置,以及種植小花紫薇和草皮,營造清新、整潔的城市景觀;此外,重要路口也增設偏心左轉車道,減少車輛等待時間。

建設局說明,此次工程總經費7,200萬元,成功爭取中央補助82%,工程包括拓寬人行道至3公尺、改善35處無障礙斜坡道、增設10處庇護島及8處左轉偏心車道,改善近3公頃道路面積,並新設10座路燈號誌共桿、種植63株小花紫薇、植草827平方公尺等;其中庇護島更加設防撞軟桿,強化視覺辨識度,請駕駛人行經路口減速慢行,共同維護行車及行人安全。

今日完工典禮,盧市長、立委黃健豪、羅廷瑋、市議員陳文政、陳政顯、陳俞融、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內政部國土署中區分署長陳俊雄、建設局長陳大田、北屯區長陳宗祈及多位在地里長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何欣純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內政部〕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人本道路資訊網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2023 馬路好行評選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2020 馬路好行評選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內政部】無障礙道路考評計畫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綱要計畫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中央道路交通安全會報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院會議案【行政院】交通部「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2023-2027)」報告(112817日)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部會報告【立法院】台灣適合步行嗎?從弱勢角度看公共通行權公聽會(106330日)

Friendly Environment Taiwan院會議案【行政院】交通部「無障礙交通環境推動成果」報告(1045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